三轮摩托车前减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7627阅读:28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轮摩托车前减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上的部件,特别是一种机动车的减震。
背景技术
目前的两轮摩托车、三轮摩托车(包括正三轮,偏三轮,农用三轮摩托车)上采用的前减震器,用两筒减震器和机械减震器结构,由于现在三轮摩托车的载荷增加,两筒减震器的承载力则未变,在使用时,由于载荷增加,前减震的承载力相对较小,使减震效果较差,减震长期在超载荷下使用,会缩短寿命,在三轮摩托车转弯时,还容易发生侧翻,引起安全事故。机械式减震器使用相对减少,其主要是不能适用现代摩托车高要求,而且前轮胎不断在加宽、装载加重,致使摩托车行驶起来不稳定,舒适性差,容易疲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强度高和使用寿命长的三轮摩托车前减震,它采用四个减震立柱,不但可以提高前减震的承载能力,还能提高减震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方向管、筒式减震立柱及支撑板,其中,方向管固定在支撑板的上端面的前端,筒式减震立柱为两根,它们固定在支撑板的下端面,且相互对称的位于方向管的两侧,两筒式减震立柱的下端均设置有相通的孔,其特征在于在筒式减震立柱后侧的支撑板的下端面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副筒式减震立柱,在副筒式减震立柱的下端设置有搭在筒式减震立柱上的连接块,在连接块上设置有与筒式减震立柱上的孔相对应的安装孔。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轮轴穿过连接块上安装孔及筒式减震立柱下端的孔, 将减震安装在三轮摩托车前轮的两侧,由于增加了副筒式减震立柱使减震的整体的强度增加,及承载能力也得到明显提高,当三轮摩托车的载荷增加时也能承载,延长了使用寿命, 还能保持整车的平稳性,提高了减震效果,由于安装了四个减震立柱,使支撑板的面积增加,强度得到提高。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强度高、舒适性好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它采用四个减震立柱,不但可以提高前减震的承载能力,还能提高减震效果,在三轮摩托车转弯时,还能避免发生侧翻,提高了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第一种左视图。图3为图1的第二种左视图。图4为图2中副筒式减震立柱的拉伸示意图。图中1.方向管;2.筒式减震立柱;3.支撑板;4.孔;5.副筒式减震立柱;6.连接块;7.安装孔;8.减震弹簧;9.加强块;10.减震胶套;11.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方向管1、筒式减震立柱2及支撑板3,其中, 方向管1固定在支撑板3的上端面的前端,筒式减震立柱2为两根,它们固定在支撑板3的下端面,且相互对称的位于方向管1的两侧,两筒式减震立柱2的下端均设置有相通的孔4, 其特征在于在筒式减震立柱2后侧的支撑板3的下端面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副筒式减震立柱5,在副筒式减震立柱5的下端设置有搭在筒式减震立柱2上的连接块6,在连接块 6上设置有与筒式减震立柱上的孔相对应的安装孔7。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轮轴穿过连接块6上安装孔7及筒式减震立柱2下端的孔4,将减震安装在三轮摩托车前轮的两侧,由于增加了副筒式减震立柱使减震的整体的强度增加,及承载能力也得到明显提高,当三轮摩托车的载荷增加时也能承载,延长了使用寿命,还能保持整车的平稳性,提高了减震效果,由于安装了四个减震立柱,使支撑板的面积增加,强度得到提高。同侧的两支减震立柱5之间的下端与连接块6用螺栓方式连接, 给机车在组装和维修、更换零件带来便捷。本实用新型中的副筒式减震立柱5是可以伸缩的,便于安装、更换减震弹簧,安装时,松开连接块6,拉动连接块就可将副筒式减震立柱5 拉伸,再套上弹减震簧或其它部件,安装完后,在压缩副筒式减震立柱5,连接副筒式减震立柱5上的连接块6搭在筒式减震立柱2上,通过螺栓穿过安装孔7将两支减震立柱固定在一起。如图1、3、4所示,为了减加减震效果,在筒式减震立柱2上设置有减震弹簧8。如图3所示,在副筒式减震立柱5上可以设置减震弹簧8。如图2、4所示,在副筒式减震立柱 5上也可以设置减震胶套10。如图1、2、3、4所示,为了使互换性更强,筒式减震立柱2、副筒式减震立柱5均通过螺栓11安装在支撑板3上。如图1、2、3、4所示,在支撑板3的下方设置有加强块9,该加强块均与方向管1的下端、筒式减震立柱2的上端及副筒式减震立柱5的上端相连接。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多力合成支撑同时均衡地受力原理,将前轮轴孔安装在四支减震立柱下端中间位置,使机车前部的重力均衡地集中在这个点上,故机车在行驶过程中所有来至各种路面、各种大小不同程度的力和来至前方的冲击力,都得到了均衡的释放,从而成倍的增加了其抗疲劳性。进而使各种机动车在行驶中更加平稳、可靠性和舒适性更好。
权利要求1.一种三轮摩托车前减震,包括方向管(1)、筒式减震立柱(2)及支撑板(3),其中,方向管(1)固定在支撑板(3)的上端面的前端,筒式减震立柱(2)为两根,它们固定在支撑板 (3)的下端面,且相互对称的位于方向管(1)的两侧,两筒式减震立柱(2)的下端均设置有相通的孔(4),其特征在于在筒式减震立柱(2)后侧的支撑板(3)的下端面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副筒式减震立柱(5),在副筒式减震立柱(5)的下端设置有搭在筒式减震立柱(2) 上的连接块(6),在连接块(6)上设置有与筒式减震立柱上的孔相对应的安装孔(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前减震,其特征在于在筒式减震立柱(2)上设置有减震弹簧(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前减震,其特征在于在副筒式减震立柱(5)上设置有减震弹簧(8)。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前减震,其特征在于在副筒式减震立柱(5)上设置有减震胶套(10)。
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前减震,其特征在于筒式减震立柱(2)、 副筒式减震立柱(5 )均通过螺栓(11)安装在支撑板(3 )上。
6.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前减震,其特征在于在支撑板(3)的下方设置有加强块(9),该加强块均与方向管(1)的下端、筒式减震立柱(2)的上端及副筒式减震立柱(5)的上端相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三轮摩托车前减震,包括方向管、筒式减震立柱及支撑板,其中,方向管固定在支撑板的上端面的前端,筒式减震立柱为两根,它们固定在支撑板的下端面,且相互对称的位于方向管的两侧,两筒式减震立柱的下端均设置有相通的孔,其特征在于在筒式减震立柱后侧的支撑板的下端面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副筒式减震立柱,在副筒式减震立柱的下端设置有搭在筒式减震立柱上的连接块,在连接块上设置有与筒式减震立柱上的孔相对应的安装孔。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强度高、舒适性好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它采用四个减震立柱,不但可以提高前减震的承载能力,还能提高减震效果,在三轮摩托车转弯时,还能避免发生侧翻,提高了安全性。
文档编号B62K25/08GK202063228SQ20102064946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9日
发明者胡继东 申请人:胡继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