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手把管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9899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手把管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摩托车手把管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手把管是摩托车上的重要部件,其作用是供驾驶员抓握,以便于操控摩托车行驶。 目前,摩托车手把管一般固设在方向柱上连板上,即如图5所示,在方向柱的上连板2上一体形成有两个支座加,各支座加的顶部开有下定位槽,手把管1中部的管身卡入支座加的下定位槽中,由带上定位槽的压块7压紧,压块7与支座加之间通过螺钉固定。在两个支座加的上方设有起防护作用的点火开关罩(图中未画出),该点火开关罩通过螺钉与方向柱上连板相固定,并且在点火开关罩的前部设有定位孔,该定位孔对点火开关的上端进行定位。 以上结构所存在的不足在于
1、压块与方向柱上连板之间以及点火开关罩与方向柱上连板之间分别需要通过螺钉进行紧固,工序多,装配较复杂,组装的效率不高。2、压块和方向柱上连板支座对手把管的箍紧力不够,手把管易在支座的下定位槽内发生转动,这样驾驶员必须双手紧握手把管进行操控,不仅驾驶的舒适性较差,而且极易产生驾驶疲劳,并引发安全事故。3、点火开关罩为塑料件,在摩托车行驶的过程中,手把管和点火开关上部会将振动传递给点火开关罩,容易造成点火开关罩损坏,点火开关罩的使用寿命没有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易于装配的摩托车手把管安装结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摩托车手把管安装结构,包括手把管(1)、方向柱上连板(2)、点火开关罩(3)和螺钉(4),上连板(2)为左右对称件,在上连板(2)上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支座(2a),各支座(2a)顶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安装平台,且第一安装平台上分设有一个第一螺孔;同一支座(2a)上的两个第一安装平台之间设有一个第一凹槽(2b),在所述点火开关罩(3)中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分别与支座(2a)位置对应的压座 (3e),且压座(3e)位于支座(2a)的上方,在所述压座(3e)底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对应支座(2a)上的第一安装平台相适应的第二安装平台(3a),第二安装平台(3a)上分别设置有第二螺孔(3c),同一压座(3e)上的两个第二安装平台(3a)之间设有一个第二凹槽(3b),所述第二凹槽(3b)与对应支座(2a)上的第一凹槽(2b)共同构成一个封闭的容纳腔,所述手把管(1)中部的管身穿设在该容纳腔中,并由该容纳腔限位;所述第二螺孔(3c)从第二安装平台(3a)贯通至点火开关罩(3)的顶端,并且在第二螺孔(3c)中穿设有螺钉(4),该螺钉(4)的下端伸入支座(2a)上对应的第一螺孔中,将点火开关罩(3)和上连板(2)固定在一起。本发明在传统结构的基础上取消了压块,并采用点火开关罩与方向柱上连板直接紧固,在两者之间形成容纳腔,以供手把管安装,这样一方面确保了手把管安装的牢靠性;另一方面,减少了装配零件,降低了成本,简化了手把管的装配工艺,使得手把管的组装更简单、方便,能有效提高装配效率。所述点火开关罩(3 )通过铝合金压铸成型,这样不仅加工制作容易,而且点火开关罩的强度可靠,即使受手把管及点火开关的振动影响,也不会发生损坏,从而确保了使用寿命。在所述第二凹槽(3b)内一体形成有至少一条凸棱(3d),该凸棱(3d)嵌入手把管 (1)上对应的凹槽(Id)中。凸棱与凹槽相配合,能够对手把管进行周向限位,以防止手把管在安装孔内发生相对转动,有效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舒适性。靠近开关孔(3f) —侧的两个第二安装平台(3a)在同一个平面上,远离开关孔(3f) —侧的两个第二安装平台(3a)在另一个平面上,两个平面之间的高度差为h,0 <h^2mm0以上结构使得第一安装平台与第二安装平台对手把管的紧固力更强,更有利于手把管定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减少了零部件及安装工序,降低了成本,装配也更简单、方便,组装效率成倍提高。2、能有效防止手把管发生相对转动,有利于驾驶员操控,在提高驾驶舒适性的同时,消除了安全隐患。3、点火开关罩结构强度好,不会发生损坏,使用寿命长。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点火开关罩的立体图。图3为图1中点火开关罩的仰视图。图4为图1中上连板的立体图。图5为背景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由手把管1、上连板2、点火开关罩3和螺钉4构成,其中上连板2采用现有结构,为左右对称件。在上连扳2中部的一端开有方向柱孔6,以供摩托车的方向柱穿设。在上连板2上以左右对称设置的方式一体形成或焊接有两个支座加,各支座加顶部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安装平台,每个第一安装平台上开设有一个第一螺孔2c,两个支座加上的第一螺孔2c按矩形分布。同一支座加上的两个第一安装平台之间设有一个第一凹槽2b,该凹槽2b为槽口在上的圆弧形通槽。从图1、图2、图3和图4中可知,点火开关罩3通过铝合金压铸成型,该点火开关罩3罩设在上连板2的上方,且点火开关罩3的前端形成凸缘,该凸缘上开有开关孔3f,点火开关5的上端由下往上伸入开关孔3f中,由该开关孔3f定位。在点火开关罩3中部的两侧以左右对称的方式设置有压座:3e,两个压座!Be与两个支座加一一对应,且压座;^位于支座加的上方。在所述压座:3e底部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对应支座加上的第一安装平台相适应的第二安装平台3a,靠近开关孔3f—侧的两个第二安装平台3a在同一个平面上,远离开关孔3f—侧的两个第二安装平台3a在另一个平面上,两个平面之间的高度差为h,02mm。同一压座:3e上的两个第二安装平台3a之间设有一个第二凹槽北,第
二凹槽北为槽口在下的圆弧形通槽。所述第二凹槽北与对应支座加上的第一凹槽2b共同构成一个圆形的容纳腔,所述手把管1中部的管身穿设在该容纳腔中,并由该容纳腔箍紧限位。 从图1、图2、图3和图4中还可知,在第二凹槽3b内一体形成有至少一条凸棱3d, 凸棱3d的数目及大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所述凸棱3d嵌入手把管1上对应的凹槽Id中。 凸棱3d与凹槽Id相配合,能够对手把管1进行周向限位,以防止手把管1在容纳腔内发生相对转动。在每个所述第二安装平台3a上均开设有第二螺孔3c,该第二螺孔3c从第二安装平台3a的底面贯通至点火开关罩3的顶端,并且点火开关罩3上的第二螺孔3c与支座 2a上的第一螺孔2c —一对应,在点火开关罩3的各第二螺孔3c中穿设有螺钉4,该螺钉4 的下端伸入支座加上对应的第一螺孔2c中,将点火开关罩3和上连板2固定在一起。本发明的其余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权利要求
1.一种摩托车手把管安装结构,包括手把管(1)、上连板(2)和点火开关罩(3),上连板(2)为左右对称件,在上连板(2)上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支座(2a),各支座(2a)顶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安装平台,且第一安装平台上分设有一个第一螺孔(2c);同一支座(2a)上的两个第一安装平台之间设有一个第一凹槽(2b),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点火开关罩(3)中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分别与支座(2a)位置对应的压座(3e),且压座(3e)位于支座(2a)的上方,在所述压座(3e)底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对应支座(2a)上的第一安装平台相适应的第二安装平台(3a),第二安装平台(3a)上设置有第二螺孔(3c),同一压座(3e) 上的两个第二安装平台(3a)之间设有一个第二凹槽(3b),所述第二凹槽(3b)与对应支座 (2a)上的第一凹槽(2b)共同构成一个封闭的容纳腔,所述手把管(1)中部的管身穿设在该容纳腔中,并由该容纳腔限位;所述第二螺孔(3c)从第二安装平台(3a)贯通至点火开关罩 (3)的顶端,并且在第二螺孔(3c)中穿设有螺钉(4),该螺钉(4)的下端伸入支座(2a)上对应的第一螺孔(2c)中,将点火开关罩(3)和上连板(2)固定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手把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开关罩(3)通过铝合金压铸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手把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凹槽(3b) 内一体形成有至少一条凸棱(3d),该凸棱(3d)嵌入手把管(1)上对应的凹槽(Id)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摩托车手把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靠近开关孔 (3f) 一侧的两个第二安装平台(3a)在同一个平面上,远离开关孔(3f) —侧的两个第二安装平台(3a)在另一个平面上,两个平面之间的高度差为h,0 < h < 2mm。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托车手把管安装结构,在上连板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支座,各支座顶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平台;同一支座上的两个第一安装平台之间设有第一凹槽。在点火开关罩中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分别与支座位置对应的压座,且压座位于支座的上方,在压座底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对应支座上的第一安装平台相适应的第二安装平台,第二安装平台上分别设置有第二螺孔,第二凹槽与对应支座上的第一凹槽共同构成一个封闭的容纳腔,所述手把管中部的管身穿设在该容纳腔中,并由该容纳腔限位。本发明的减少了零部件及安装工序,装配更简单、方便,组装效率成倍提高;同时,能有效防止手把管发生相对转动,有利于驾驶员操控,有效提高了驾驶的舒适性。
文档编号B62K11/14GK102358376SQ201110203388
公开日2012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0日
发明者刘东伟, 赵正东, 龚华明 申请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