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踏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6432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可折叠踏板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折叠踏板车,包括:车把杆、前轮、踏板、后轮,车把杆和踏板的其中一个上固定连接有枢轴连接头,另一个上设置有一对延伸臂,且车把杆上还固定连接有锁止部件,一对延伸臂之间形成缺口,枢轴连接头位于缺口内,枢轴连接头上开设有轴孔,一对延伸臂枢轴转动连接在枢轴连接头上,锁止部件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踏板上连接有定位插销,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的中心线距离轴孔的中心线相等,并且该距离大于等于5cm小于等于20cm,当可折叠踏板车位于展开状态时,定位销插在第二定位孔内,当可折叠踏板车位于折叠状态时,定位销插在第一定位孔内。
【专利说明】可折叠踏板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可折叠的踏板车。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绿色出行概念的倡导,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利用公共交通出行,而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从地铁站到家门往往还有数公里的距离,这时候人们需要一种短距离的接驳工具。折叠踏板车具有体积小和轻便易携带的特性,可以作为接驳工具的最佳选择,而现有的可折叠踏板车,通常包括车把杆、踏板、前轮、后轮,车把杆转动连接在踏板上,并通过锁定结构使车把杆与踏板保持在展开状态下。现有技术中的折叠踏板车存在两个问题:1、展开状态下,车把杆会晃动,这是由于车把杆的转动轴心与锁定结构的锁定位置重合或者距离过近,锁定结构上的微小配合缝隙,经过杠杆的放大,使得车把处的晃动变得非常明显;2、现有的折叠踏板车仅仅在展开状态下,将车把杆和踏板之间锁定,而折叠状态下车把杆和踏板之间没有相对锁定,这使得踏板车不便于在折叠状态下携带。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折叠车在展开状态下车把杆相对于踏板晃动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折叠踏板车,包括:车把杆、转动连接在所述的车把杆下方的前轮、前端部与所述的车把杆转动连接的踏板、转动连接在所述的踏板后方的后轮,所述的车把杆和所述的踏板的其中一个上固定连接有枢轴连接头,另一个上设置有一对延伸臂,且所述的车把杆的下端部还固定连接有锁止部件,一对所述的延伸臂之间形成缺口,所述的枢轴连接头位于所述的缺口内,所述的枢轴连接头上开设有轴孔,一对所述的延伸臂枢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的枢轴连接头上,所述的锁止部件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所述的踏板的前部连接有定位插销,所述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的中心线距离所述的轴孔的中心线相等,并且该距离大于等于5cm小于等于20cm,当所述的可折叠踏板车位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的定位销插在所述的第二定位孔内,当所述的可折叠踏板车位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的定位销插在所述的第一定位孔内。
[0005]优选地,所述的轴孔内安装有芯轴以及架设所述芯轴的一对轴承,各所述的延伸臂分别包括外侧面和内侧面,所述的外侧面上开设有外安装孔,所述的内侧面上开设有内安装孔,一对螺栓分别在两侧将各所述的延伸臂与芯轴固定,所述的外安装孔的口径大于螺栓端帽的外径,所述的内安装孔的口径大于螺栓大径且小于螺栓端帽的外径,所述的螺栓的端部穿过所述的外安装孔和内安装孔并与芯轴螺纹连接,所述的螺栓的端帽抵紧在所述的延伸臂的内侧面上。
[0006]优选地,所述的定位插销上依次套设有不锈钢套和合金套,所述的合金套焊接固定在所述的踏板上,所述的不锈钢套过盈配合在所述的合金套内,所述的合金套的材料与所述的踏板的构成材料的材质相同。设置套管可以减小定位插销与踏板之间的配合间隙,增大定位插销于踏板之间的接触面积,而设置合金套管可以帮助套管焊接在踏板上,设置不锈钢套管一方面可以更耐磨,另一方面便于更换。
[0007]优选地,所述的定位插销的长度大于所述的合金套和不锈钢套的长度,所述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内均设置有与所述的合金大小相同的大套管,所述的大套管内设置有与不锈钢套的大小相同的小套管,当所述的定位插销插在所述的第一定位孔或第二定位孔内时,所述的定位插销插入在第一定位孔或第二定位孔中的小套管内。
[0008]优选地,所述的大套管和所述的锁止部件的构成材料均为合金材料,所述的小套管的构成材料为不锈钢材料,且所述的大套管焊接在所述的锁止部件上,所述的小套管过盈配合在所述的大套管内。定位孔内设置套管的作用也是减小配合间隙,增加配合面积。
[0009]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的中心线到所述的轴孔的中心线的距离为 9cm。
[0010]优选地,所述的轴孔的中心线到车把杆顶端的距离与轴孔的中心线到所述的第一定位孔的距离之比为9?10:1。
[0011]优选地,所述的锁止部件为圆弧杆。
[0012]优选地,所述的枢轴连接头焊接固定在所述的车把杆的下端部,所述的延伸臂一体形成在所述的踏板的前端部。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将踏板与车把杆连接的转动点和锁定点分开,并且增大了转动点到锁定点之间的距离,在车把杆高度一定的情况下,降低了杠杆放大的比例,从而降低车把杆晃动;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插销两点定位,可以实现踏板车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下的快速锁定,便于在折叠状态下携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0015]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6]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17]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一;
[0018]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二;
[0019]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踏板与芯轴、螺栓以及销钉的配合示意图;
[0020]附图中:10、车把杆;11、转向杆;12、车把;13、扣套;14、锁止部件;15、第一定位孔;16、第二定位孔;161、小套管;162、大套管;17、枢轴连接头;18、轴孔;181、轴承;19、外固定定套;
[0021]20、踏板;21、踏板本体;22、延伸臂;221、外侧面;222、内侧面;223、外安装孔;224、内安装孔;23、滑槽;24、芯轴;25、缺口 ;26、螺栓;27、销钉;28、不锈钢套;29、合金套;
[0022]30、前轮;40、后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详细描述:
[0024]附图1至附图3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其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的踏板车,可以是不带动力驱动的踏板车,也可以是电动踏板车。其中,说明书中所述的上下位置关系与附图2所示上下位置关系对应,说明书中所述的“前”侧对应附图2中的左侧方向,说明书中所述的“后”侧对应附图2中的右侧方向,说明书中所述的“左”、“右”侧分别对应附图3中的下方和上方。
[0025]附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踏板车,包括:车把杆10、转动连接在所述的车把杆下方的前轮30、前端部与所述的车把杆10转动连接的踏板20、转动连接在所述的踏板20后方的后轮40。
[0026]参见附图4,所述的车把杆10包括外固定套19、转动设置在所述的外固定套19内的转向杆11、可拆卸地设置在转向杆11顶部的车把12,转向杆11的顶部设置有可开合的扣套13,车把12通过扣套13固定在转向杆11上方,扣套13打开以后,可以实现车把12的拆卸。
[0027]见附图4、5、6,外固定套19位于所述的车把杆10的下端部,外固定套19上焊接固定有枢轴连接头17和锁止部件14。该枢轴连接头17包括一对左右侧壁、上壁面和下壁面,枢轴连接头17的前部开设有贯通一对左右侧壁的轴孔18,该轴孔18内设置有一对轴承181,一对轴承181的内圈分别与芯轴24固定,轴承181的外圈固定在枢轴连接头17上。
[0028]所述的踏板20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踏板主体21、自踏板主体21的前端向前向上倾斜延伸的一对延伸臂22,一对延伸臂22之间形成可以收容该枢轴连接头17的缺口25。各所述的延伸臂22分别包括外侧面221和内侧面222,且一对延伸臂22的内侧面222与一对枢轴连接头17的左右侧壁之间可滑动配合,一对螺栓26分别在两侧将延伸臂22与芯轴24固定。外侧面221上开设有大于螺栓26端帽外径的外安装孔223,内侧面222上开设有大于螺栓大径且小于螺栓端帽外径的内安装孔224。螺栓26的端部与芯轴24螺纹连接,螺栓26的端帽抵紧在延伸臂22的内侧面222,从而将延伸臂22与芯轴24固定。由于一对螺栓在两侧锁紧延伸臂和芯轴,因此踏板与枢轴链接头的转动连接处配合紧密,没有什么间隙,芯轴无轴向窜动;同时,利用一对轴承限制轴的转动,可以很好的保证转动的平滑性和精度,芯轴同样不存在配合间隙。
[0029]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枢轴连接头设置于踏板上,而一对延伸臂设置在车把杆上,本实用新型的意义在于通过上述结构使得枢轴连接头与延伸臂之间的配合更紧密,而并不限制具体将枢轴连接头设置于车把杆上还是将延伸臂设置于车把杆上,从作用效果上来说,两者作用是相同的。
[0030]一对延伸臂22的前端部弹性地连接有定位插销27,踏板上焊接有合金套29,合金套29内过盈配合连接有不锈钢套28,定位插销滑动地插入在不锈钢套28内,其中定位插销27的中空管体上开设有槽,定位插销27内设置有弹簧,通过圆柱销依次贯穿合金套29、不锈钢套28和定位插销27,将三者弹性的结合,定位插销27可以相对于不锈钢套28和合金套29移动。踏板的材质一般是镁合金的,并且是中空结构,为增加摩擦面积,减小配合间隙,所以在踏板上焊接材质相同的镁合金套,而定位插销一般是不锈钢材质的,设置不锈钢套的目的也是为了防止定位插销与合金套直接摩擦,而损坏合金套。
[0031]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锁止部件14为弧形杆件,其他实施例中该锁止部件还可以呈扇形板、球形或三角形等。该锁止部件14的上端部焊接在所述的外固定套19上,下端部与枢轴转接头17焊接固定。锁止部件14上开设有至少第一定位孔15和第二定位孔16。第一定位孔15和第二定位孔16的中心线距离枢轴转接头17的轴孔的中心线上的距离相等,该距离大于等于5cm小于等于20cm,优选地为9?14cm,最佳实施例中,该距离为9cm。该距离就是车把杆与踏板的枢轴转动中心距离锁定点之间的距离。该距离与定位插销到内安装孔的距离相等,因此定位插销的末端部可以插入第一定位孔或第二定位孔中。
[0032]一般常见的车把杆高度在80cnTl20Cm因此枢轴转动中心到锁定点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的枢轴转动中心到车把杆顶端的距离之比为9?10:1。通过控制上述枢轴连接头与踏板的延伸臂之间的转动连接间隙和控制定位插销与定位孔之间的配合间隙,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小踏板与车把杆之间的晃动,通过限定定位孔距离轴孔中心线的距离,可以减小配合间隙传递到车把处被杠杆放大的比例。
[0033]第一定位孔15和第二定位孔16内均过盈配合有套管,参见附图5所示,第二定位孔16内设置有与合金套29大小相同的大套管162,大套管162内设置有与不锈钢套28的大小相同的小套管161。大套管为镁合金材质,与车把杆以及锁止部件的材质相同,小套管为不锈钢材质,大套管焊接在定位孔内,小套管过盈配合在大套管内。定位孔内设置大套管和小套管的好处是,可以消除定位插销与定位孔之间的配合间隙,避免定位插销晃动,而设置两个套管的好处是为了防止不锈钢的定位插销和镁合金套管直接摩擦。
[0034]当所述的可折叠踏板车位于展开状态时,枢轴连接头17位于踏板20的缺口 25内,并与枢轴连接头17的左右侧壁与一对延伸臂22的内侧面过盈配合,锁止部件14位于滑槽23内,芯轴24贯穿轴孔18和一对延伸臂22上的外安装孔和内安装孔,通过螺栓26将踏板的延伸臂22与芯轴24的两端锁紧,定位插销27穿过一侧延伸臂22插入在第二定位孔16内,定位插销27的末端与第二定位孔16内的小套管161公差配合。
[0035]向外拉动定位插销27使其脱离第二定位孔16,向后向下转动车把杆10,可以将可折叠踏板车折叠,松开定位插销27,在弹簧作用下,定位插销27的端部始终抵在锁定部件14的侧面上,当定位插销27与第一定位孔15相对时,自动插在第一定位孔15内,折叠踏板车处于折叠状态下。由于定位插销27将车把杆10与踏板20两者相对止转固定,因此便于可折叠踏板车在折叠状态下携带。
[0036]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折叠踏板车,包括:车把杆、转动连接在所述的车把杆下方的前轮、前端部与所述的车把杆转动连接的踏板、转动连接在所述的踏板后方的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把杆和所述的踏板的其中一个上固定连接有枢轴连接头,另一个上设置有一对延伸臂,且所述的车把杆的下端部还固定连接有锁止部件,一对所述的延伸臂之间形成缺口,所述的枢轴连接头位于所述的缺口内,所述的枢轴连接头上开设有轴孔,一对所述的延伸臂枢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的枢轴连接头上,所述的锁止部件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所述的踏板的前部连接有定位插销,所述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的中心线距离所述的轴孔的中心线相等,并且该距离大于等于5cm小于等于20cm,当所述的可折叠踏板车位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的定位销插在所述的第二定位孔内,当所述的可折叠踏板车位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的定位销插在所述的第一定位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踏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孔内安装有芯轴以及架设所述芯轴的一对轴承,各所述的延伸臂分别包括外侧面和内侧面,所述的外侧面上开设有外安装孔,所述的内侧面上开设有内安装孔,一对螺栓分别在两侧将各所述的延伸臂与芯轴固定,所述的外安装孔的口径大于螺栓端帽的外径,所述的内安装孔的口径大于螺栓大径且小于螺栓端帽的外径,所述的螺栓的端部穿过所述的外安装孔和内安装孔并与芯轴螺纹连接,所述的螺栓的端帽抵紧在所述的延伸臂的内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踏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插销上依次套设有不锈钢套和合金套,所述的合金套焊接固定在所述的踏板上,所述的不锈钢套过盈配合在所述的合金套内,所述的合金套的材料与所述的踏板的构成材料的材质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踏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插销的长度大于所述的合金套和不锈钢套的长度,所述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内均设置有与所述的合金套大小相同的大套管,所述的大套管内设置有与不锈钢套的大小相同的小套管,当所述的定位插销插在所述的第一定位孔或第二定位孔内时,所述的定位插销插入在第一定位孔或第二定位孔中的小套管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踏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套管和所述的锁止部件的构成材料均为合金材料,所述的小套管的构成材料为不锈钢材料,且所述的大套管焊接在所述的锁止部件上,所述的小套管过盈配合在所述的大套管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踏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的中心线到所述的轴孔的中心线的距离为9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踏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孔的中心线到车把杆顶端的距离与轴孔的中心线到所述的第一定位孔的距离之比为9?10: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踏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止部件为圆弧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踏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枢轴连接头焊接固定在所述的车把杆的下端部,所述的延伸臂一体形成在所述的踏板的前端部。
【文档编号】B62K15/00GK203921073SQ201420305067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0日
【发明者】姜猛 申请人:张家港市亿顺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