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辅助轮的电动独轮车及其行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49061阅读:885来源:国知局
带辅助轮的电动独轮车及其行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动独轮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辅助轮的电动独轮车,还公开了使用辅助轮的行驶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动独轮车,是一种电力驱动、具有自我平衡能力的个人用运输载具,是都市用交通工具的一种,是一种前所未见的崭新交通工具,也叫体感车、思维车,应用于个人交通、工作巡视、室内场馆、高尔夫球车,警察巡逻、会展巡逻、大型场馆工作人员交通工具、旅游娱乐以及汽车搭载等多个方面;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交通拥堵在很多大中城市也成了普遍现象,一款便捷的电动独轮车,会让使用者享受穿梭于闹市的轻松与快乐以及上下班的快捷。

然而,电动独轮车有一些缺点,使驾驶者在驾驶时,易受伤,比如,在遇到障碍物时,被障碍物阻拦,造成急停,这时,由于行驶中车和驾驶者是有很大惯性的,速度越快,重量越大,惯性就越大,电动独轮车遇到障碍物虽然能够停下来,但是驾驶者就没这么幸运了,往往会直接飞出去,造成伤亡;

再有,现在的电动独轮车的减速过程都是缓慢的,因为如果急停,比如前方要撞到行人的时候,这时急停,也会出现上述的情况,驾驶者被甩出,造成伤亡;

那么除此以外,当遇到上述障碍物的情况时,除了停下来,还有没有通过越过它的方式来达到避免伤亡呢,这也是独轮车领域有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在急停状态下保障驾驶者安全的带辅助轮的电动独轮车。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辅助轮的电动独轮车,其包括:

轮架,所述轮架上设置有用于支撑驾驶者的支撑模块;

车轮,所述车轮可转动地与轮架相配接,并由电动机驱动转动;

辅助轮,所述辅助轮数量等于或大于两个,对称地设置在所述车轮前方的一个支架上,辅助轮包含外倾角或竖直设置,所述支架可升降地安装于所述轮架或所述支撑模块上,所述辅助轮由第一动力源驱动转动。

当我们安装了可升降的辅助轮时,遇到背景技术中所述的那种需要减速或者急停的情况时,驾驶者可以下放所述辅助轮,辅助轮在电动独轮车前方形成支撑,这样就不会造成支撑模块上的驾驶者因为前倾而飞出,在急停状态下保障驾驶者安全,同时,这种结构配合独轮车还可以实现一些其他的辅助功能,比如上下楼梯,因为一般的电动独轮车的车轮比较大,而楼梯的梯步宽度又较窄,所以直接上下的话车轮就只会接触到楼梯的边沿,这样对车轮非常不好,也不利于上下楼梯时的限速,易造成下楼过快造成事故的情况,当配合本发明中的辅助轮时,则可以通过辅助轮和楼梯的梯步表面接触,起一个支撑作用,扩大支撑面,也便于对电动独轮车整体速度的控制,更安全。

优选的,所述支撑模块能够沿所述轮架侧面在固定范围内直线移动,所述车轮侧面安装有与所述支撑模块配合的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被构造为其转动动能能转换为使支撑模块向上移动的动能;

当驾驶者遇到障碍物时,还可以选择越过它的方式,这时,转动装置被车轮转动提供转动动能,带动所述支撑模块上移,当其移动到一个预定位置时,则停止在轮架上的移动,通过支撑模块向上的惯性,带动电动独轮车整体跃起,实现跳跃功能。

优选的,所述转动装置为固定于车轮侧面的圆盘,所述圆盘和车轮同轴,结构简单方便加工,把车轮的转动动能通过圆盘作为中介传出来再通过其他机构转换为支撑模块向上的驱动动能。

优选的,所述支撑模块包括:

踏板,设置于轮架两侧;

包裹部件,其设置在支撑模块顶部,用于驾驶者坐或者包裹驾驶者腰部,给予驾驶者更牢靠的保护,使其在速度过快的情况下减速或急停时时,也不会因为惯性过大而造成事故。

优选的,所述踏板可升降地安装于轮架或支撑模块两侧,踏板下降到最低位置时,踏板底部的高度等于或低于车轮最低处,当电动独轮车停放时,还可以下放踏板支撑与电动独轮车的两侧,支撑停车。

优选的,每个所述辅助轮由单独的第一动力源驱动转动,并且旋转方向可调,所述辅助轮上设置有刹车装置,当电动独轮车需要减速或者加速时,可以下放辅助轮接触地面,通过改变辅助轮的转动速度,而影响整体电动独轮车的速度,在急停或快速减速时,通过刹车装置时辅助轮的转动停止,通过辅助轮和地面直接接触的摩擦力以使整个电动独轮车达到急停或快速减速的目的;

同时,当辅助轮没有下放到地面时,第一动力源驱动其转动,在其加速旋转时,还可以产生陀螺的进动力以帮助电动独轮车在行驶过程中或腾空状态下保持平衡。

优选的,所述支架两侧的所述辅助轮之间通过横杆连接,横杆中部通过一摆动装置和支架连接,所述摆动装置用于调整横杆的倾斜角度,使转动的辅助轮形成三自由度陀螺,通过三自由度陀螺的定轴性,起到辅助电动独轮车保持平衡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摆动装置安装于一个升降杆上,所述升降杆被第二动力源驱动升降,实现辅助轮的升降功能。

优选的,所述轮架向上延伸出一配合在车轮周围的门型结构,所述支撑模块滑动地安装于所述门型结构两侧,门型结构顶部和包裹部件底部之间设置有减震装置,电动独轮车跳跃后落下时,起到减震作用,对驾驶者更好地进行保护。

优选的,所述包裹部件旁设置有控制手柄,用于控制电动独轮车的行驶状态,优化驾驶者的操作过程,更人性化。

优选的,所述圆盘圆周设置有齿,支撑模块上设置有齿条,所述圆盘上的齿与一第一齿轮啮合,所述齿条与一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通过离合装置安装于同一轴芯上,离合装置的开启和关闭决定了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是否同轴同速转动,以此实现电动独轮车跳跃过程中的不同过程。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所述的电动独轮车的行驶方法,其步骤为:

A、启动电动独轮车,保持正常行驶状态;

B、在电动独轮车准备减速或急停时,下放所述辅助轮接触地面,下放完成后开始减速或急停,辅助轮自身的速度可以辅助地改变整个电动独轮车的速度,比如电动独轮车原本的速度为X,辅助轮的速度为Y,Y<X后,电动独轮车就会被减速。

本发明还公开了另一种所述的电动独轮车的行驶方法,其步骤为:

A、启动电动独轮车,保持正常行驶状态;

B、在电动独轮车需要减速或急停时,下放所述辅助轮接触地面,通过所述刹车装置对辅助轮减速或急停,从而使电动独轮车减速或急停;

通过刹车装置的设置,使辅助轮的减速效果更明显,这个方法和上一个减速方案的区别就类似汽车制动中,发动机制动和刹车制动的区别。

本发明还公开了另一种所述的电动独轮车的行驶方法,其步骤为:

A、启动电动独轮车,保持正常行驶状态;

B、在电动独轮车需要进行跳跃时,控制所述离合装置,使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同步转动,带动所述支撑模块向上移动,支撑模块移动到预定位置后,控制所述离合装置,使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断开,分别转动,支撑模块移动时向上产生的惯性,带动电动独轮车跳跃。

本发明还公开了另一种所述的电动独轮车的行驶方法,其步骤为:

A、启动电动独轮车,保持正常行驶状态;

B、在电动独轮车腾空时,所述辅助轮保持转动,通过摆动装置调整所述横杆的倾斜角度,辅助电动独轮车保持平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在急停状态下保障驾驶者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轴测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轴测图;

图3为本发明跳跃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上下楼梯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上下楼梯另一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上下坡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上下坡另一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急停或减速示意图;

图中标记:1-踏板,2-车轮,3-第四齿轮,4-第三齿轮,5-第二齿轮,6-第四动力源,7-丝杆,8-门型结构,9-包裹部件,10-控制手柄,11-第二动力源,12-升降杆,13-弹簧,14-短杆,15-第三动力源,16-辅助轮,17-刹车装置,18-横杆,19-第一齿条,20-第二齿条,21-减震装置,22-第一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2,一种带辅助轮16的电动独轮车,其包括:

轮架,所述轮架上设置有用于支撑驾驶者的支撑模块;

车轮2,所述车轮2可转动地与轮架相配接,并由电动机驱动转动;

辅助轮16,所述辅助轮16数量等于或大于两个,对称地设置在所述车轮2前方的一个支架上,辅助轮16包含外倾角或竖直设置,所述支架可升降地安装于所述轮架或所述支撑模块上,所述辅助轮16由第一动力源驱动转动,并且每个所述辅助轮16由单独的第一动力源驱动转动,并且旋转方向可调,所述辅助轮16上设置有刹车装置17。

所述支撑模块能够沿所述轮架侧面在固定范围内直线移动,所述轮架向上延伸出一配合在车轮2周围的门型结构8,所述支撑模块滑动地安装于所述门型结构8两侧,门型结构8顶部和包裹部件9底部之间设置有减震装置21(本实施例中为若干竖向设置的弹簧),所述车轮2侧面安装有与所述支撑模块配合的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被构造为其转动动能能转换为使支撑模块向上移动的动能,所述转动装置为固定于车轮2侧面的圆盘,所述圆盘和车轮2同轴,所述圆盘圆周设置有齿,支撑模块上设置有齿条,所述圆盘上的齿与一第一齿轮22啮合,所述齿条与一第二齿轮5啮合,所述第一齿轮22和第二齿轮5通过离合装置安装于同一轴芯上,具体的,所述支撑模块上的齿条分为第一齿条19和第二齿条20,分辨安装于支撑模块上,位于电动独轮车前后方向上的前后两个位置,第一齿条19在后方,所述第一齿轮22和圆盘配合,第二齿轮5和第一齿条19配合,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齿轮4和第四齿轮3,第三齿轮4和第四齿轮3通过另一个离合装置安装于同一轴芯上,第三齿轮4和圆盘配合,第四齿轮3和第二齿条20配合,上述的一套齿轮组和齿条的装置,具体配合是为了实现所述跳跃功能,具体为:

当电动独轮车正常行驶时,和圆盘配合的第三齿轮4和第一齿轮22均是空转状态,因为这时离合装置均是断开状态,当需要跳跃时,第一齿轮22和第二齿轮5间的离合装置闭合,使第一齿轮22转动带动第二齿轮5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条19向上移动,也就是使支撑模块向上快速移动,当支撑模块移动到预定位置时,控制第一齿轮22和第二齿轮5间的离合装置断开,使第二齿轮5失去动力源,与其齿合的第一齿条19也同时失去动力源,其不再相对于轮架移动,通过刚刚向上移动产生的惯性,提起整个电动独轮车进行跳跃,当跳跃实现后,第三齿轮4和第四齿轮3之间的离合装置闭合,使第三齿轮4转动带动第四齿轮3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齿条20向下移动,也就是带动支撑模块向下移动,当支撑模块移动到预定位置时,控制第三齿轮4和第四齿轮3间的离合装置断开,使第四齿轮3失去动力源,与其齿合的第二齿条20也同时失去动力源,其不再相对于轮架移动,从而收回支撑模块,为下一次跳跃做准备,在跳跃后接触地面时,通过所述减震装置21减震。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模块包括:

踏板1,设置于轮架两侧,所述踏板1可升降地安装于轮架或支撑模块两侧,踏板1下降到最低位置时,踏板1底部的高度等于或低于车轮2最低处,踏板1的上方通过杆件安装于支撑模块上,支撑模块侧面设置有第四动力源6,其通过丝杆7结构和踏板1上方的杆件连接,通过第四动力源6带动丝杆7结构上下移动,以实现踏板1的升降。

包裹部件9,其设置在支撑模块顶部,用于驾驶者坐或者包裹驾驶者腰部,包裹部件9包括一个座位,座位前方设置控制手柄10,其可为单纯的只是帮助扶持的把手,也可为一个控制端,前向或向后控制电动独轮车的前进或后退,包裹部件9为半圆形的开环结构(其高度可调,以适应不同驾驶者),前端设置可以连接的卡扣,用于驾驶者坐或者包裹驾驶者腰部。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两侧的所述辅助轮16之间通过横杆18连接,横杆18中部通过一摆动装置和支架连接,所述摆动装置用于调整横杆18的倾斜角度,在电动独轮车行驶中,正常行驶状态或跳跃状态下,通过陀螺的定轴性辅助电动独轮车保持平衡。

所述摆动装置安装于一个升降杆12上,所述升降杆12被第二动力源11驱动升降,摆动装置具体包括:

短杆14,所述短杆14中部铰接与升降杆12上,通过第三动力源15驱动,从而进行绕铰接点的摆动;

弹簧13,所述弹簧13安装于短杆14两端,弹簧13的两端分别连接短杆14和横杆18,所述横杆18中部铰接于升降杆12上,当需要改变辅助轮16的位置时,通过所述第三动力源15驱动,带动短杆14偏转,从而带动横杆18的偏转,以实现辅助轮16位置的改变。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所述的电动独轮车的行驶方法,其步骤为:

A、启动电动独轮车,保持正常行驶状态;

B、在电动独轮车准备减速或急停时,下放所述辅助轮16接触地面,下放完成后开始减速或急停。

具体的状态如图8,当急停或减速时,辅助轮16下放形成反支撑,使整个电动独轮车的状态如图8,可以克服急停或减速时,所带来的惯性。

在本实施例结构上下楼梯或上下坡时,可以朝向不同的方向进行,如图4-7,比如,下坡时,放置驾驶者往前翻,最好采用图7的方案,辅助轮在行驶方向的前方,当然,上坡时,也可采用图7的方案,看具体情况。

实施例2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另一种所述的电动独轮车的行驶方法,其步骤为:

A、启动电动独轮车,保持正常行驶状态;

B、在电动独轮车需要减速或急停时,下放所述辅助轮16接触地面,通过所述刹车装置17对辅助轮16减速或急停,从而使电动独轮车减速或急停。

其为采用刹车装置17后的,电动独轮车的减速或急停方法。

实施例3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另一种所述的电动独轮车的行驶方法,其步骤为:

A、启动电动独轮车,保持正常行驶状态;

B、在电动独轮车需要进行跳跃时,控制所述离合装置,使所述第一齿轮22和第二齿轮5同步转动,带动所述支撑模块向上移动,支撑模块移动到预定位置后,带动电动独轮车跳跃。

具体状态如图3,具体过程已在说明书中记载。

实施例4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另一种所述的电动独轮车的行驶方法,其步骤为:

A、启动电动独轮车,保持正常行驶状态;

B、在电动独轮车腾空时,所述辅助轮16保持转动,通过摆动装置调整所述横杆18的倾斜角度,辅助电动独轮车保持平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