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车头的急救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1091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车体改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两车头的急救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医院救护车一般采用担架方式将伤员置入厢体内,厢体内空间小,一次只能盛放一个伤员,并且急救配备的设施不完备,并且,在救护车行进过程中,有发生堵车的风险,导致耽误治疗,如果在救护车内设置手术台,将避免这种风险系数,如果车厢再和交通警察联网,则能够有效规避这种耽误治疗的风险,并且,中国现有的集中交通事故,爆炸事故较多,一次伤亡几十人,采用普通救护车抢救效率低下,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两车头的急救车,一次能够救助夺人,使得抢救效率提高,降低了事故的死亡率,促进了社会和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两车头的急救车,急救车厢体设计紧凑,采用两个车头设计,行进方便,并且车厢能够盛放多名伤员,提高了救助效率,并且厢体内配备了急救室,不用在医院也能施行手术治疗。

所述的一种两车头的急救车,包括车厢本体,车厢本体采用长方体结构,材料选择合金钢材料制作,在车厢本体下端连接汽车底盘,在汽车底盘下端设置了车轮,在汽车底盘两端分别设置了车头A和车头B,车头A为主车头,车头B为备用车头。

车厢本体通过车厢隔离板把车厢分隔为上下两层结构,在下层车厢本体上设置了车厢侧门,在车厢侧门上设置了踏板,踏板有利于把病人的抬入抬出。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车厢侧门的数量在5到18个之间, 能够有效满足车厢本体使用。

下层车厢本体为底层救助厢体,底层救助厢体内设置了救助台,能够对病人及时展开救治,在救助台上设置了救助工具和物品,包括:血压计,药品, 氧气管,液体瓶,呼吸机,抢救罩,换气箱,进最大努力挽救生命,在下层车厢本体上还设置了底层支撑柱,底层支撑柱为长方体或者圆柱体结构,使得车厢本体加固。

在上层车厢本体上设置了急诊室和手术室,用于对于危险病人进行紧急处理和治疗,为了便于病人进入急诊室和手术室,在车厢本体中间位置设置了轿厢和配重,并在车厢本体上端设置了电动机,通过电动机动力,拉动轿厢,实现电梯功能,把病人直接送入急诊室或者手术室,为了方便医治,在下层车厢本体和上层车厢本体之间设置了斜梯,方便上层和下层的进出。

为了保持环境,避免感染,在下层车厢本体的侧壁上设置了通风窗体,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通风窗体上设置了排风扇,便于内外换气,保持空气清洁,同时,在上层车厢本体和下层车厢本体上设置了消毒灯。

为了和交通部门和医院保持联系,在车厢本体顶端设置了交通天线,实现信息的传递。

在急诊室和手术室内设置了显示屏和摄像头,通过显示屏和摄像头能够与医院专家保持联系,获取远程指导意见,更好的救助伤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两车头的急救车,结构设计紧凑,采用两层空间,服务的人群和数量多,采用两个车头设计,提高了抢救效率,在大型灾难事故面前能够有效降低伤亡,最大程度挽救生命,促进社会的和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两车头的急救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

1为车头A,2为车身,3为车轮,4为车厢侧门,5为车头B,6为底层救助厢体,7为急诊室,8为手术室,9为斜梯,10为轿厢,11为配重,12为底层支撑柱,13为车厢隔离板,14为通风窗体,15为交通天线,16为消毒灯,17为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所述的一种两车头的急救车,包括车厢本体,车厢本体采用长方体结构,材料选择合金钢材料制作,在车厢本体下端连接汽车底盘,在汽车底盘下端设置了车轮,在汽车底盘两端分别设置了车头A和车头B,车头A为主车头,车头B为备用车头。

车厢本体通过车厢隔离板把车厢分隔为上下两层结构,在下层车厢本体上设置了车厢侧门,在车厢侧门上设置了踏板,踏板有利于把病人的抬入抬出。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车厢侧门的数量在5到18个之间, 能够有效满足车厢本体使用。

下层车厢本体为底层救助厢体,底层救助厢体内设置了救助台,能够对病人及时展开救治,在救助台上设置了救助工具和物品,包括:血压计,药品, 氧气管,液体瓶,呼吸机,抢救罩,换气箱,进最大努力挽救生命,在下层车厢本体上还设置了底层支撑柱,底层支撑柱为长方体或者圆柱体结构,使得车厢本体加固。

在上层车厢本体上设置了急诊室和手术室,用于对于危险病人进行紧急处理和治疗,为了便于病人进入急诊室和手术室,在车厢本体中间位置设置了轿厢和配重,并在车厢本体上端设置了电动机,通过电动机动力,拉动轿厢,实现电梯功能,把病人直接送入急诊室或者手术室,为了方便医治,在下层车厢本体和上层车厢本体之间设置了斜梯,方便上层和下层的进出。

为了保持环境,避免感染,在下层车厢本体的侧壁上设置了通风窗体,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通风窗体上设置了排风扇,便于内外换气,保持空气清洁,同时,在上层车厢本体和下层车厢本体上设置了消毒灯。

为了和交通部门和医院保持联系,在车厢本体顶端设置了交通天线,实现信息的传递。

在急诊室和手术室内设置了显示屏和摄像头,通过显示屏和摄像头能够与医院专家保持联系,获取远程指导意见,更好的救助伤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