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四连杆收叠结构的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9193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采用四连杆收叠结构的童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童车,特别是一种采用四连杆收叠结构的童车。



背景技术:

为方便童车的收纳和携带,目前的童车具有收叠功能,通过铰链结构或多连杆结构实现折叠收车,同时为提高安全性,铰链结构或多连杆结构通常具有一锁定装置,需要解开锁定装置,方能正常的收叠,但是该类的锁定装置通常为一按键或拉柄,极易的被误触而导致童车的整体机构出现不稳定性,影响童车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四连杆收叠结构的童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采用四连杆收叠结构的童车,包括童车主体,所述童车主体包括两组对应分布于童车主体两侧的侧架及设置于侧架之间的座架,所述侧架包括前脚管、后脚管及手把管,同一侧架的前脚管、后脚管、手把管通过一四连杆机构连接,所述四连杆机构包括滑动关节、第一支撑管、第二支撑管、收车关节,所述滑动关节滑动设置在后脚管上,所述第一支撑管一端铰接在滑动关节一侧,所述第一支撑管另一端铰接在前脚管中部,所述第二支撑管一端铰接在滑动关节另一侧,所述第二支撑管另一端铰接在手把管中部,所述前脚管上端铰接在后脚管上端的一侧,所述手把管下端铰接在后脚管上端的另一侧,所述收车关节固定在后脚管上并位于滑动关节上方,所述滑动关节与收车关节通过一卡钩锁定结构连接,所述收车关节上设置有能够解锁卡钩锁定结构的解锁件,两组侧架上的收车关节中,至少一个的收车关节配置有二道锁装置,所述二道锁装置能够限制解锁件或限制滑动关节动作。

所述滑动关节上部设置有一卡钩部,所述收车关节底部具有能够供卡钩部穿入的卡钩通道,所述收车关节内滑动设置有一卡块,所述卡块能够伸入卡钩通道卡掣卡钩部从而限制卡钩部滑出,所述解锁件为一连接至卡块的拉柄。

优选的,所述收车关节内设置有一与卡钩通道交错的卡块通道,所述卡块滑动设置在该卡块通道内,所述卡块与卡块通道底部之间配置有压簧,通过该压簧将卡块弹性顶压至保持伸入卡钩通道内的状态,以防止卡块意外滑动解锁。

所述卡钩部和卡块的相对面为能够相互推压的斜面结构,以使卡钩部上移时能够推动卡块后移。

所述卡块中部横向穿设有一拉轴,所述拉柄为U型结构,该U型结构的拉柄的端部分别连接至拉轴两端。

所述二道锁装置能够限制拉柄动作,所述二道锁装置包括一二道锁按键,所述二道锁按键滑动设置于收车关节上方,且二道锁按键的滑动方向与卡块滑动方向交错,所述二道锁按键下方延伸设置有格挡片,所述格挡片上开设有与拉轴对应的解锁槽,当二道锁按键滑动至解锁槽与拉轴对齐时,所述拉轴能够往复的滑动。

所述二道锁按键一端滑动套设在后脚管上,所述二道锁按键能够通过一卡钩机构固定在收车关节上。

所述卡块中部横向开设有一长形滑孔,所述长形滑孔的长度方向与卡块滑动方向对应,所述拉轴穿设在该长形滑孔内,且所述拉轴能够在该长形滑孔内沿长形滑孔的长度方向滑动。

所述滑动关节上设置有收车锁定按键机构,所述收车锁定按键机构包括按键座、按键及设置在按键座与按键之间的复位弹簧,所述后脚管上设置有一弹片机构,所述弹片机构包括有一能够弹性顶压至伸出后脚管的弹珠,所述按键座上开设有能够供弹珠穿入的孔位,所述按键下端延伸设置有与孔位对应的顶压柱,所述童车主体在收叠状态时,所述滑动关节滑动至与弹片机构对应,所述弹珠能够弹性穿入按键座从而限制滑动关节滑动。

优选的,两组侧架上的拉柄通过一收车带连接,通过收车能够同时拉动两侧的拉柄移动。

所述收车关节上开设有与格挡片对应的导向滑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四连杆收叠结构的童车,包括童车主体,所述童车主体包括两组对应分布于童车主体两侧的侧架及设置于侧架之间的座架,所述侧架包括前脚管、后脚管及手把管,同一侧架的前脚管、后脚管、手把管通过一四连杆机构连接,所述四连杆机构包括滑动关节、第一支撑管、第二支撑管、收车关节,所述滑动关节滑动设置在后脚管上,所述第一支撑管一端铰接在滑动关节一侧,所述第一支撑管另一端铰接在前脚管中部,所述第二支撑管一端铰接在滑动关节另一侧,所述第二支撑管另一端铰接在手把管中部,所述前脚管上端铰接在后脚管上端的一侧,所述手把管下端铰接在后脚管上端的另一侧,使得第一支撑管、第二支撑管与前脚管上部、手把管下部组成四连杆机构,所述收车关节固定在后脚管上并位于滑动关节上方,所述滑动关节与收车关节通过一卡钩锁定结构连接,所述收车关节上设置有能够解锁卡钩锁定结构的解锁件,两组侧架上的收车关节中,至少一个的收车关节配置有二道锁装置,所述二道锁装置能够限制解锁件或限制滑动关节动作,需要收叠时,需要首先通过二道锁装置解锁解锁件或滑动关节,解锁件方能正常的对卡钩锁定结构进行解锁或正常的解锁滑动滑动关节,才可以正常的进行折叠收车,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

图4是图1实施例的收叠过程示意图;

图5是图1实施例的收叠状态示意图;

图6是图1实施例的滑动关节与收车关节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实施例的收车锁定按键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8是图1实施例的滑动关节与收车关节处的截面示意图;

图9是图1实施例的滑动关节与收车关节处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9,图1至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采用四连杆收叠结构的童车,包括童车主体,所述童车主体包括两组对应分布于童车主体两侧的侧架及设置于侧架之间的座架4,所述侧架包括前脚管1、后脚管2及手把管3,所述前脚管1和后脚管2上设置有脚轮。

如图所示,同一侧架的前脚管1、后脚管2、手把管3通过一四连杆机构连接,所述四连杆机构包括滑动关节5、第一支撑管6、第二支撑管7、收车关节8,所述滑动关节5滑动设置在后脚管2上,所述第一支撑管6一端铰接在滑动关节5一侧,所述第一支撑管6另一端铰接在前脚管1中部,所述第二支撑管7一端铰接在滑动关节5另一侧,所述第二支撑管7另一端铰接在手把管3中部,所述前脚管1上端铰接在后脚管2上端的一侧,所述手把管3下端铰接在后脚管2上端的另一侧。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后脚管2上端两侧延伸设置有T型管,所述前脚管1上端、手把管3下端分别铰接在该T型管上部的两端,如图所示,所述的第一支撑管6、第二支撑管7与前脚管1上部、手把管3下部组成四连杆机构。

如图4、图5所示,当滑动关节5向后滑动时,能够通过第一支撑管6、第二支撑管7带动前脚管1、手把管3向后翻转靠近后脚管2,如图5所示,最终前脚管1、手把管3分别叠放在后脚管2两侧,形成折叠结构。

如图所示,所述收车关节8固定在后脚管2上并位于滑动关节5上方,所述滑动关节5与收车关节8通过一卡钩锁定结构连接,所述收车关节8上设置有能够解锁卡钩锁定结构的解锁件,两组侧架上的收车关节8中,至少一个的收车关节8配置有二道锁装置,所述二道锁装置能够限制解锁件或滑动关节5动作,需要收叠时,需要首先通过二道锁装置解锁解锁件或滑动关节,解锁件方能正常的对卡钩锁定结构进行解锁或正常的解锁滑动滑动关节,才可以正常的进行折叠收车,安全性更高。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仅在其中一侧架的收车关节8上配置有二道锁装置,即可通过单侧的双重锁定,即可达到整个四连杆机构的锁定,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可为两侧的收车关节8均配置二道锁装置。

优选的,如图所示,所述滑动关节5上部设置有一卡钩部51,所述收车关节8底部具有能够供卡钩部51穿入的卡钩通道80,所述收车关节8内设置有一与卡钩通道80交错的卡块通道83,所述卡块通道83内滑动设置有一卡块81,所述卡块81能够滑动伸入卡钩通道80卡掣卡钩部51从而限制卡钩部51滑出,所述解锁件为一连接至卡块81的拉柄82,通过拉动拉柄82带动卡块81移动,实现卡掣卡钩部51或释放卡钩部51的功能。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中,两组侧架上的拉柄82通过一收车带88连接,通过拉动收车带88可以同时的解锁两侧的卡钩锁定结构,使用更为的方便。

优选的,如图所示所述卡块81与卡块通道83底部之间配置有压簧84,通过该压簧84将卡块81弹性顶压至保持伸入卡钩通道80内的状态,卡掣卡钩部51,使得卡钩锁定结构正常状态下处于锁定状态,提高安全性。

优选的,如图所示,所述卡钩部51和卡块81的相对面为能够相互推压的斜面结构,童车展开时,卡钩部51上移顶压卡块81,通过斜面结构顶压卡块81克服弹力后移,使得卡钩部51成功扣入卡块81,而无需人手的拉动拉柄82。

优选的,如图所示,所述卡块81中部横向穿设有一拉轴85,所述拉柄82为U型结构,该U型结构的拉柄82的端部分别连接至拉轴85两端,通过拉动拉柄82带动拉轴85,即可带动卡块81向后滑动进行解锁。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二道锁装置通过限制解锁件即拉柄82的动作来实现双重锁定的功能。

如图所示,所述二道锁装置包括一二道锁按键9,所述二道锁按键9滑动设置于收车关节8上方,且二道锁按键9的滑动方向与卡块81滑动方向交错,所述二道锁按键9下方延伸设置有格挡片91,所述格挡片91上开设有与拉轴85对应的解锁槽92,当二道锁按键9滑动至解锁槽92与拉轴85对齐时,所述拉轴85能够往复的滑动,此时,能够正常的拉动拉柄82对卡钩锁定结构进行解锁,若二道锁按键9滑动至解锁槽92与拉轴85错开时,格挡片91的其他位置阻挡了拉轴85的滑动,此时无法拉动拉柄82对卡钩锁定结构进行解锁,达到双重锁定的功能。

优选的,所述收车关节8上开设有与格挡片91对应的导向滑槽87,以引导格挡片91滑动,防止其发生偏移,保证位置精度,保证机构的可靠性。

优选的,所述二道锁按键9一端滑动套设在后脚管2上,所述二道锁按键9能够通过一卡钩机构90固定在收车关节8上。

优选的,所述卡块81中部横向开设有一长形滑孔86,所述长形滑孔86的长度方向与卡块81滑动方向对应,所述拉轴85穿设在该长形滑孔86内,且所述拉轴85能够在该长形滑孔86内沿长形滑孔86的长度方向滑动,通过该结构,使得在二道锁按键9锁死拉轴85时,即拉轴85无法移动时,所述的卡块81依然能够滑动一定的距离,使得,展开过程中,无需解锁二道锁装置,也能正常的插入卡钩部51至收车关节8进行锁定。

优选的,所述滑动关节5上设置有收车锁定按键机构52,所述收车锁定按键机构52包括设置在滑动关节5侧面上的按键座53、按键54及设置在按键座53与按键54之间的复位弹簧55,所述后脚管2下端设置有一弹片机构(图中未示出),所述弹片机构包括有一能够弹性顶压至伸出后脚管2的弹珠,所述按键座53上开设有能够供弹珠穿入的孔位,所述按键54下端延伸设置有与孔位对应的顶压柱56,所述童车主体在收叠状态时,所述滑动关节5滑动至与弹片机构对应,所述弹珠能够弹性穿入按键座53从而限制滑动关节5滑动,从而使得童车保持在收叠状态,当需要展开时,按下按键54,顶压柱56顶压弹珠退出按键座53,使得滑动关节5能够自由滑动,以展开童车。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仅在单侧的滑动关节5上设置收车锁定按键机构52,即可实现收叠时的锁定功能,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可将收车锁定按键机构52分别设置在两侧的滑动关节5上,在此不作详述。

需要收叠时,首先按下二道锁按键9,使得二道锁按键9滑动至解锁槽92与拉轴85对齐,拉动收车带,同时带动两侧的拉柄82向内侧移动,带动卡块81脱离卡钩部51,滑动关节5解锁,继续提起收车带,如图4所示,手把管3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往下向后脚管2靠拢,同时前脚管1向后脚管2靠拢,其中由手把管3、前脚管1、第一支撑管6、第二支撑管7组成的四连杆,如图5所示,在此四连杆作用下,童车体积慢慢收合成至最小,即可完成收叠,此时,所述滑动关节5滑动至与弹片机构对应,所述弹珠能够弹性穿入按键座53从而限制滑动关节5滑动,从而使得童车保持在收叠状态,当需要展开时,按下按键54,顶压柱56顶压弹珠退出按键座53,使得滑动关节5能够自由滑动,以展开童车。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的卡钩锁定结构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如所述的二道锁装置通过限制滑动关节5的动作来实现双重锁定的功能,卡钩锁定结构与第一个具体实施例类似,在此不作详述,四连杆机构也是采用卡钩式的锁定结构,通过拉柄82带动卡块81滑动脱离卡钩部51进行解锁;此时所述二道锁装置的结构与第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收车锁定按键机构52类似,其包括二道锁按钮,所述滑动关节5上设置有能够供二道锁按钮滑动的按钮座,在所述后脚管2中部设置有一二道锁弹片机构,当童车展开状态时,该二道锁弹片机构位置与滑动关节5对应,所述二道锁弹片机构包括有一能够弹性顶压至伸出后脚管2的弹珠,所述按钮座上开设有能够供弹珠穿入的孔位,所述二道锁按钮下端延伸设置有与孔位对应的解锁顶压柱,当童车处于展开状态时,二道锁弹片机构的弹珠卡入按钮座上的孔位,此时,即便解开解锁件,所述的滑动关节5也无法进行滑动收叠,需按下二道锁按钮,通过顶压柱顶压弹珠退出按钮座上的孔位,所述滑动关节5方能正常的滑动,通过上述结构也能实现双重锁定的功能,提高童车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的卡钩锁定结构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如将卡钩设置在收车关节上,在滑动关节上设置扣孔,或为其他的卡扣、扣位结构,同样能够实现卡钩锁定的功能;所述的解锁件还可为一按钮,或其他的卡扣解锁结构,所述的二道锁装置还可为一能够插装在解锁件或滑动关节上的插销、限位块等,同样能够实现解锁件的锁定功能,在此不作详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形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的变换或相应的改动,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