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幼儿车座位的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6498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幼儿车座位的升降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童车领域,即一种幼儿车座位的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推车的座位(座椅)高度是固定的,即座位不可随使用者需要而降低或抬升。中国专利201010218727.9提供了一种婴幼儿推车的座位升降装置:该装置安装于左、右侧前脚管的两独立对称结构,每一独立结构包括调节座、调节座外盖、按钮、压缩弹簧、档位铁片、调节销等,其中的调节座套装于前脚管,调节座外盖固定于调节座,左、右调节座由前、后固定管连接,推车的座位组件承载于前、后固定管,座位重量由插入前脚管档位孔的档位铁片前端传至地面;以手指推动调节座内的按钮使档位铁片前端自前脚管档位孔抽出,则座位可沿前脚管上下移动,此后压缩弹簧推动按钮、进而推动调节销带动档位铁片前端插入前脚管档位孔,即座位高度变换后被重新固定。上述专利的功用可以实现,但结构相对复杂,换言之即制造和装配成本较高。

市场现有的幼儿车座位高度调节装置相对较少,且由于其结构方式等原因,座位升降操作不够轻松,时而出现左右侧不等高,操作者左、右手施力不一致产生负面状况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任务:提供一种幼儿车座位的升降装置,以给家长育儿带来更多方便,有利于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及智力发育。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一种幼儿车座位的升降装置,是分别装配于幼儿车左、右侧前脚管的两组对称机构,左、右前脚管的后侧自上而下布有若干对等高的档位孔,其特征在于:每组机构包括固定座、按钮、压缩簧、挂钉以及前条、垫条,固定座活动穿接于前脚管,固定座的车内一侧有供幼儿座椅边侧插接的座兜,按钮中位铆接于固定座后侧,压缩簧和挂钉分别位于按钮与固定座之间的上、下端,对应于系列档位孔所在,前脚管内侧布有梯形槽道,前条和垫条位于梯形槽道内,前条下端固定于前脚管壁,前条含有的系列小孔与前脚管的系列档位孔对应,由垫条自后侧涨紧使得前条紧贴合前脚管内壁。

垫条前侧载有对应于前条系列小孔的系列凹区。

前条、垫条为便于精确构型及组装匹配的注塑件。

在本设计装置的结构中,前脚管的系列档位孔、前条系列小孔及垫条前侧的系列凹区共同组成了供挂钉卡入的微洞。

本设计装置的工作过程是:当左右侧挂钉的头段卡在左右前脚管后侧的等高微洞内,固定座内侧座兜承载的座位稳定可供使用;以穿接按钮和固定座的铆钉为杠杆原理的受力支点,压缩簧自主向外推抵着按钮上端,所以挂钉卡在微洞内的状态被可靠保持,左右固定座的状态即座兜承载幼儿车座椅的状态稳定。当操作者手动压下按钮,则弹簧被压缩、挂钉自当前所在微洞撤出,操作者抬升固定座或把持固定座的下降(由于固定座及其承载的座椅重力其自下降)至合适高度(即座椅位于适合再次使用的高度),撤去对按钮的压力,则压缩簧的反弹推力释放,以穿接按钮和固定座的铆钉为受力支点,推动挂钉寻找到最接近的微洞卡入,从而完成座位高度的一次调整。

幼儿座椅的边侧插接于固定座的座兜,挂钉卡接于不同高度的微洞即是座位高度获得调整。在车前脚管上,上下移动的固定座由于上方固定部件(车保险锁开关)的阻挡而达到最高升限,此时的挂钉恰可顺利弹入位置最高的档位孔内(微洞内);由于下方部件(收合大关节)的阻挡而降至最低限,此时的挂钉恰可顺利弹入位置最低的档位孔内(微洞内)。

本设计装置的装配步骤是:

1、前条自前脚管上端插入梯形槽道,前条下端铆定于前脚管壁;

2、自前脚管上端向梯形槽道内的前条后侧插入垫条;

在有限厚度的梯形槽道内,垫条、前条为内涨紧状态,且前条、垫条配合前脚管的档位孔形成适宜挂钉自主弹入的微洞构造。

3、将压缩簧装入按钮上端,挂钉装入按钮下端;

4、令按钮卡入固定座的浅池,按钮中位被铆合于固定座(浅池侧壁),压缩簧和挂钉位于按钮和固定座之间,即不可能漏出浅池之外;

5、左右固定座穿接左右前脚管,左右固定座通过挂钉挂接于左右前脚管的等高微洞;

6、将座椅的边侧结构插接于左右固定座的座兜内。

至此本设计装置完成装配进入待使用状态。

本设计的有益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设计装置已大幅简化,其结构原理可靠,受力安排简洁,细节设计合理,保证了本装置操作使用的顺畅、轻松、方便和安全,较好地解决了现有幼儿车座位高度调整尚不够省力的问题。由于幼儿车座位高度可调节,使得座位中的婴幼儿对周围环境及物体的观察视野更加广阔,增加了婴幼儿成长的愉悦感。

附图说明

图1a是载有本设计装置的幼儿车示意图,图1b是图1a的局部A的放大图,图1c是图1b所在结构的分解图,图1d是内壁具有梯形槽道的前脚管横截面图,图1e是插接于前脚管梯形槽道内的前条和垫条联合体的横截面图,图1f是前条直观图,图1g是垫条直观图。

图2a-b分别是左右固定座直观图,图2c-d分别是图2a固定座的不同位置剖视图。

图3a是按钮、压缩簧、挂钉、支点铆钉的装配图,图3b是图3a结构的拆分图,图3c是图3b中按钮的剖视图。

图4a是本设计固定座处于升降中的挂钉状态剖视图,图4b是本设计固定座稳定工作时的挂钉卡入微洞状态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a,以幼儿推车为例,由于无后脚管,所以前脚管即是脚管(11)。推车左右脚管的上、下段均设有位置固定件(如上方的保险锁开关(13),下方的收合大关节(14)),本设计装置在上、下固定件之间的脚管(11)上装配、使用。

参见图1a-g:本设计座位升降装置是分别装配于幼儿车左、右脚管(11)的两组对称机构,左、右脚管(11)的后侧自上而下布有若干等高的档位孔(111)。档位孔所在的脚管内壁设有梯形槽道(112),前条(2)自脚管(11)上端口(位于图1a中的保险锁开关(13)内)向下插入,至其下端孔(22)到达指定底点(113)时被固定于脚管壁,在梯形槽道(112)内的前条(2)的后侧再插入垫条(3),前条(2)半嵌在垫条(3)前侧,垫条(3)上端被前条(2)所顶托(参照图1f和图1g右上端的比对),前条(2)和垫条(3)在梯形槽道(112)内也恰好自涨紧,显然前条(2)和垫条(3)叠合体的位置稳定。此时垫条凹区(31)、前条小孔(21)与脚管档位孔(111)精确组成了微洞结构。

参见图2a-b及图2c:左右固定座(4)对称,每只固定座(4)的内侧有座兜(41)结构,该座兜(41)供座位(12)边侧结构自上而下插入,即座兜(41)为承载座位(12)而设(参见图1a所示意)。参见图2d,固定座(4)的通管(42)套合于脚管(11)后适合上下移动。参见图2a-b及图2c-d:固定座(4)的后侧具有浅池(43),浅池(43)上端适合压缩簧(8)的一端套合,浅池(43)下端含有穿孔(431),适合挂钉(6)头部穿过挂接于脚管(11)侧面的微洞。

参见图3a-b及图3c:压缩簧(8)的一端套接在按钮(5)上端,挂钉(6)插接在按钮(5)下端。参见图4a-b及图1b-c:按钮(5)对接固定座(4)后侧的浅池(43)后,按钮(5)中部被横向铆钉(7)穿铆于固定座(4)的浅池(43)侧壁,使得压缩簧(8)、挂钉(6)均被封夹在按钮(5)和浅池(43)之间。显然,以横向铆钉(7)为杠杆原理的受力支点,如操作者手动按下压缩簧(8),则下端的挂钉(6)头部将自浅池(43)下端的穿孔(431)回抽(特别参见图4a中的B区和图2d),即挂钉(6)头部自脚管(11)侧面的微洞完全撤离;如操作者撤去对按钮(5)的压力(即撤去对压缩簧(8)的压力),则压缩簧(8)欲恢复静态将释放反弹力,仍以横向铆钉(7)为杠杆原理的受力支点,挂钉(6)头部将被推入浅池(43)下端穿孔(431)、直至抵达脚管(11)、前条(2)、垫条(3)共同构建的微洞内(特别参见图4b中的C区)。此时的座位(12)状态稳定,其重量被左右挂钉(6)转移于脚管(11)承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