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叉式两轮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97266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叉式两轮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两轮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平叉式两轮车。



背景技术:

电动车、摩托车等二轮车,目前已经成为人们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现有二轮车的前叉和后叉主要采用竖叉式,这种方式的前叉和后叉上下减震范围小,减震效果差。另外,竖叉式的前叉和后叉由于竖直安装在前车轮和后车轮的中间纵向,半个车轮基本覆盖在车架以下,从视觉角度缺乏运动时尚性。此外,例如像电动车采用电瓶作为动力源,电动车在行驶过程中比较安静,行人不易察觉行驶中的电动车,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对于年青群体来说,电动车不能像摩托车等其它机动车那样产生发动机轰鸣声,反而降低了驾驶体验。所以有必要在类似电动车的二轮车辆上安装一些发生功能设施,以提高驾驶体验。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叉式两轮车,以解决现有二轮车运动时尚感不足,结构不够紧凑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平叉式两轮车包括前叉机构、后平叉机构和中间车架机构,所述的后平叉机构包括后平架和后减震器,所述的后平架对称安装在后车轮的左、右两侧,后车轮设置于后平架后端,后平架的前端分别铰接在中间车架机构后端的两侧,在后平架的前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后加强件;所述的后减震器倾斜安装,所述后减震器的上端与中间车架机构后端的上部铰接,后减震器的下端与后加强件铰接。

所述的前叉机构采用前平叉结构,包括前立架、前平架和前减震器,前平架对称安装在前车轮的两侧,前车轮设置于前平架的前端,前平架之间通过前加强件固定连接,前平架的后端与前立架的下端铰接;前减震器倾斜安装,前减震器的上端与前立架的上部铰接,前减震器的下端与所述的前加强件铰接;前立架的上端通过腕组与中间车架机构连接。

所述的前立架采用拱形结构。

所述的前叉机构采用前直叉结构,包括前直叉支撑管、前直叉支撑肩和前直叉减震器,所述前直叉支撑管的上端与所述前直叉支撑肩固定连接,前直叉支撑肩的上端通过腕组与中间车架机构连接;所述前直叉支撑管的下端通过前直叉减震器与前车轮转轴连接。

所述的中间车架机构包括上横架、前竖架、后竖架、底托架和中间托架,上横架的前部下端与前竖架的上端固定连接,上横架的后部与后竖架的上端固定连接;底托架的前端与前竖架的下部固定连接,底托架的后端与后竖架的下部固定连接;中间托架安装于底托架和上横架之间。

进一步的包括声音模拟系统,所述的声音模拟系统包括信号采集单元、声音模拟控制单元和发声单元,声音模拟控制单元连接信号采集单元的信号输出端,发声单元连接声音模拟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

所述的信号采集单元包括电车电源车把以及与电车电源车把连接的控制信号线。

所述的信号采集单元包括车速传感器以及与车速传感器连接的信号线。

进一步的包括烟雾发生器和消音器,烟雾发生器安装在所述中间托架上,消音器安装在所述的后平架上,烟雾发生器和消音器之间通过管路连接。

所述的声音模拟控制单元设有USB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前平叉结构和后平叉结构使电动车的前轮和后轮突出,整体车型更有运动型;前平叉结构和后平叉结构上均斜向安装减震器,使整车具有更好的减震效果。

2、本实用新型中间车架机构的上横架采用拱形结构,可以加大上横架下方的空间;中间车架机构上设有中间托架和底托架,可以使二轮车上的功能设置分布安置更加合理。

3、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安装了声音模拟系统,使用者可根据需要使二轮车产生发动机的轰鸣声等其它特定声音。

4、本实用新型中的声音信号采集单元的信号输入可以采集电车车把控制信号,也可以通过安装车速传感器采集信号,或者是通过USB接口获取声音数据资源,声音信号来源广泛。

5、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拆除侧护板后的并设有声音模拟装置的二轮电动车整体结构左等轴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拆除侧护板后的并设有声音模拟装置的二轮电动车整体结构右等轴测示意图;

图3为图1的正视图;

图4为图3安装侧护板后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拆除侧护板后的二轮摩托车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前叉机构、后叉机构和中间车架机构连接接关系左等轴测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前叉机构、后叉机构和中间车架机构连接接关系右等轴测视图;

图8为图6的正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正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中间车架的正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拆除侧护板后的整体结构左等轴测示意图;

图12为图10的正视图;

图中:1.前立架;2.前平架;201.前平管;3.前竖管;4.前加强管;5.前减震器;6.前挡泥瓦;7.前盖板;9.腕组;10.上横架;11.前竖架;12.后竖架;13.底托架;14.中间托架;15.电瓶;16.上护板;17.底护板;18.后平架;181.后平管;19.后减震器;20.后竖管;21.后加强管;22.声音模拟控制器;23.音响;24.前直叉支撑管;25.前直叉减震器;26.烟雾发生器;27.消音器;28.上直横架;29.底托板;30.中间托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11所示。

实施例1

一种平叉式两轮车,两轮车可以是电动车或摩托车,包括前叉机构、后叉机构和中间车架机构,所述的前叉机构采用前平叉结构,所述的前平叉结构用于连接前车轮和中间车架机构,所述的前平叉结构包括前立架1、前平架2和前减震器5。所述的前平架2包括多只前平管201,多只前平管201上下平行布置,多只所述前平管201的前端和后端分别通过连接板固定焊接;所述前平管201的后端向内弯曲,以便于前平架2的后端与前立架1连接;所述前平管201之间固定连接前竖管3,用于增强前平管201之间的连接强度;所述的前平架2水平对称安装在前车轮的左右两侧,前平架2的前端通过其前端连接板与前车轮转轴的外端铰接,前平架2的后端通过其后端连接板与所述前立架1的下端铰接;水平安装的前平架2可以使前车轮更加突出,以增强运动感。

左右对称安装的所述前平架2的后部之间固定安装有前加强管4,所述前加强管4上端固定设置U型座,所述的前加强管4一方面用于增强前平架2之间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用于铰接所述前减震器5的下端。

所述的前平架2可以采用前平板结构。前平板的前端与前车轮的转轴铰接,前平架2的后端与前立架1的下部铰接。

所述前立架1采用拱形管材结构,前立架1的中间部位向中间车架机构方向弯曲,以增大前立架1与前车轮之间的空间,一方面使前车轮更加凸显,另一方面用于安装前减震器5。所述前立架1的上端通过腕组9与中间车架机构固定连接,前立架1的下部与所述的前平架2的后端铰接;前立架1的上部外侧设有U型座。所述的前减震器5倾斜安装,前减震器5的上端与前立架1上部的U型座铰接,前减震器5的下端与所述的前加强管4的U型座铰接。

所述的前平叉结构还包括前挡泥瓦6,左右对称安装的所述前平架2的后部上端之间固定安装前盖板7;所述的前挡泥瓦6通过弹簧螺栓与所述的前盖板7连接;所述的前挡泥瓦6即可以通过弹簧螺栓调节与前车轮之间的距离,以方便去除前挡泥瓦6与前车轮之间可能绞尽的堵塞物,同时可以防止前挡泥瓦6在前盖板7上连接的松动。

所述的中间车架机构在其前后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的前叉机构和后叉机构,所述的中间车架机构包括上横架10、前竖架11、后竖架12、底托架13和中间托架14。所述的上横架10采用拱形管状结构,上横架10的中间部分向上弯曲,以增加其下方空间;上横架10的前端通过腕组9与所述的前立架1连接,腕组9的上端安装把手架,上横架10后端的上部安装鞍座架。所述的前竖架11用于在前端连接所述的上横架10和底托架13,前竖架11采用拱形管状结构,前竖架11的中间部分向后弯曲,以增加其前方空间,便于安装所述前平叉机构的前立架1;所述前竖架11的上端与上横架10的前部底端固定连接,前竖架11的下端与底托架13前端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所述的底托架13采用矩形框架结构,对于电动车底托架13上可用于安装电瓶15;对于摩托车底托架13上可用于安装发动机。所述的后竖架12用于在后端连接所述的上横架10和底托架13,后竖架12采用直管结构,后竖架12的上端与上横架10后部的底端固定连接,后竖架12的下部与底托架13的后端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后竖架12底端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脚蹬。所述中间托架14采用矩形框架结构,中间托架14安装于所述的上横架10和底托架13之间,中间托架14的前端固定在所述前竖架11上,所述中间托架14的后端固定在所述后竖架12上,中间托架14用于安装其它功能设施。

所述上横架10的外侧安装拱形上护板16,所述上护板16和底托架13之间安装侧护板,所述底托架13的下方安装底护板17。

所述的后叉机构用于连接所述的中间车架机构和后车轮,所述的后叉机构采用后平叉结构,包括后平架18和后减震器19,所述的后平架18包括多只后平管181,多只后平管181上下平行布置,多只所述后平管181的前端和后端分别通过连接板固定焊接;所述后平管181之间固定连接后竖管20,用于增强后平管181之间的连接强度。所述后平管181的前端向内弯曲,以便于后平架18的前端与后竖架12连接;所述的后平架18水平对称安装在后车轮的左右两侧;后平架18的后端通过其后端的连接板与后车轮转轴的外端铰接,后平架18的前端通过其连接板与所述后竖架12的下部铰接;左侧后平架18上铰接安装车腿;水平安装的后平架18可以使后车轮更加突出,以增强运动感。

左右对称安装的所述后平架18的前部之间固定连接后加强管21,所述后加强管21的中间部位上侧固定设置U型座;后加强管21一方面用于增强后车轮左右对称安装的所述后平架18之间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用于连接所述后减震器19的下部。所述中间车架的后竖架12的后侧上部设有U型座,所述后减震器19倾斜安装,后减震器19的上端与后竖架12上的U型座铰接,后减震器19的下端与后加强管21上的U型座铰接。

所述的后平架18可以采用后平板结构,后平板的前端与后竖架12的下部铰链,后平板的后端与后车轮的转轴铰接。

实施例2

所述的前叉机构采用前直叉结构,前直叉结构代替实施例1中的前平叉结构与所述的中间车架机构连接,所述的前直叉结构包括前直叉支撑管24、前直叉支撑肩和前直叉减震器25。所述的前直叉支撑管24左右对称安装在电动车前车轮的两侧,左右对称安装的前直叉支撑管24的上端分别与所述前直叉支撑肩的两端固定连接,前直叉支撑肩的上端通过腕组9与中间车架机构连接;所述前直叉支撑管24的下端通过前直叉减震器25与电动车前轮转轴连接;所述前直叉减震器25的下端与电动车前轮转轴铰接。

实施例3

所述的中间车架机构,包括上直横架28、前竖架11、后竖架12、底托板29、中间托板30,所述的上直横架28采用直管状结构,前竖架11采用拱形管状结构,前竖架11向后方弯曲,后竖架12采用直管结构,中间托板30和底托板29均采用矩形板结构。所述前竖架11的上端与上直横架28前部的下侧固定连接,后竖架12的上端与上直横架28后部的下侧固定连接。所述底托板29的前端与前竖架11的下部固定连接,底托板29的后端与后竖架12的下端固定连接;

所述的中间托板30通过连杆吊装在上直横架28的下方,中间托板30位于上直横架28和底托板29之间;连杆的上端与上直横架28螺接,连杆的下端与中间托板30螺接。当底托板29上需要盛放较大物体时,可以将所述的中间托板30拆除,以使底托板29上方具有较大的空间。

实施例4

进一步的,一种平叉式两轮电动车设置有声音模拟系统,用于模拟发出发动机的声音,以增强电动车的驾驶体验,所述的声音模拟系统包括信号采集单元、声音模拟控制器22和音响23,所述的信号采集单元包括电动车电源车把及其信号输出线。所述的声音模拟控制器22和音响23安装在所述的中间托架14上,所述的声音模拟控制器22包括微控单元模块、声音样本存储模块、数字处理模块和功放模块,所述微控单元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与电动车电源车把的信号输出线电连接,微控单元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声音样本存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声音样本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发动机的声音,所述的微控单元模块可以根据电动车电源车把输出信号的强弱,来控制声音样本存储模块输出发动机不同强弱发动机样本的声音;所述声音样本存储模块的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数字处理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数字处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功放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功放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音响23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声音模拟控制器22的电源线上设有声音模拟开关,用于开启和关闭声音模拟控制器22,所述的声音模拟开关安装在电动车车把上。

实施例5

一种平叉式两轮电动车包括声音模拟发声装置、车速传感器和扬声器,声音模拟发声装置包括微控单元模块、声音样本存储模块、数字处理模块、功放模块和USB连接器,声音模拟发声装置和扬声器安装在中间托架上,所述车速传感器安装在电动车后车轮的轮毂电机上,用于检测电机转速,所述微控单元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与车速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线电连接;所述声音样本存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与微控单元模块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声音样本存储模块还与USB连接器电连接,USB连接器用于插接U盘或数据线,声音模拟发声装置可通过USB连接器获取声音数据资源;所述的微控单元模块可以根据车速传感器输出的信号,来控制声音样本存储模块输出不同的声音;所述声音样本存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数字处理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数字处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功放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功放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扬声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声音模拟发生装置的电源线上设有声音模拟开关,用于开启和关闭声音模拟发生装置,所述的声音模拟开关安装在电动车车把上。

实施例6

进一步的,一种平叉式两轮电动车包括烟雾发生器26和消音器27,烟雾发生器26安装在所述中间托架14上,消音器27安装在所述的后叉机构的后平架18上,烟雾发生器26和消音器27之间通过管路连接;烟雾发生器26用于模拟发动机产生的烟雾,所述烟雾发生器26的开关信号输入端与电动车电源车把的信号输出线电连接。所述烟雾发生器26的电源线设有独立的烟雾发生电源开关,烟雾发生电源开关安装在电动车车把上。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