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负重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21986阅读:6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负重轮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履带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负重轮。



背景技术:

现有履带式车辆的负重轮一般都采用钢制或挤压铸造的铝合金负重轮,其重量约占整车重量的4%-5%,因其重量大需消耗发动机更多的动力,造成整车机动性能差;尤其对镶铸耐磨钢圈的挤压铸造铝合金负重轮如图2所示,由于钢和铝的热膨胀系数不一致,很容易造成耐磨钢圈在使用中脱落,并且耐磨钢圈的硬度不高,且耐磨性也不好,导致使用寿命达不到国标的要求,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负重轮,它利用旋压成形轮盘并喷涂耐磨涂层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使用寿命短和耐磨性能不好的缺陷;并且整体结构科学合理,制作工艺简单,安装和操作方便,使用安全可靠,能有效降低轮体重量,大幅降低制造成本,市场前景广阔,便于推广使用。

为实现上述任务,一种多功能负重轮,它包括耐磨涂层、轮盘和橡胶圈;所述轮盘呈圆筒状且其外端设凸形封板,该轮盘的另一端设有翻边筋;所述橡胶圈设置于轮盘的外圆表面,所述耐磨涂层设置于轮盘凸形封板的外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结构、效果优化,其进一步的措施:所述轮盘采用铝合金旋压成形,抗拉强度≥520MPa。

所述轮盘的壁厚为10~18mm。

所述橡胶圈的径向壁厚为22~30mm。

所述耐磨涂层呈圆环形且其径向环宽为20~28mm,该耐磨涂层的厚度为4~8mm。

所述耐磨涂层采用超高音速火焰喷涂于轮盘凸形封板的外缘。

所述轮盘凸形封板的轴向中心设有通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负重轮,它包括耐磨涂层、轮盘和橡胶圈;所述轮盘呈圆筒状且其外端设凸形封板,该轮盘的另一端设有翻边筋;所述橡胶圈设置于轮盘的外圆表面,所述耐磨涂层设置于轮盘凸形封板的外缘的技术方案;它利用旋压成形轮盘并喷涂耐磨涂层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使用寿命短和耐磨性能不好的缺陷,并且整体结构科学合理,制作工艺简单,安装和操作方便,使用安全可靠,能有效降低轮体重量,大幅降低制造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Ⅰ、本实用新型采用高强度铝合金材料经旋压成形,其抗拉强度可≥520MPa,相对挤压铸造铝合金轮盘的抗拉强度能提高30%以上,且轮盘壁厚减薄,轮体重量大幅减轻;

Ⅱ、本实用新型采用轮盘外缘喷涂耐磨涂层的结构,能有效避免因钢和铝的热膨胀系数不一致造成钢圈脱落的现象,轮体重量可相对减轻20%,并能大幅提高使用寿命;

Ⅲ、本实用新型整体布局科学合理,结构简单紧凑,安装和操作方便,使用安全可靠,可大幅降低轮体重量,能有效提高使用寿命和降低制造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实用新型广泛适用于履带车辆配套使用。

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耐磨涂层,2-轮盘,21-通孔,3-橡胶圈,4-耐磨钢圈。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负重轮,它包括耐磨涂层1、轮盘2和橡胶圈3;所述轮盘2呈圆筒状且其外端设凸形封板,该轮盘2的另一端设有翻边筋;所述橡胶圈3设置于轮盘2的外圆表面,所述耐磨涂层1设置于轮盘2凸形封板的外缘。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轮盘2采用铝合金旋压成形,其抗拉强度为≥520MPa,且该轮盘2的壁厚为10~18mm,采用旋压成形的铝合金轮盘2的壁厚相对挤压铸造成形的铝合金轮盘的壁厚明显要薄些,且其结构强度更好,能大幅降低轮体重量;所述橡胶圈3的径向壁厚为22~30mm,一般优选采用壁厚为25mm;所述耐磨涂层1采用超高音速火焰喷涂于轮盘2凸形封板的外缘,该耐磨涂层1呈圆环形且其径向环宽为20~28mm,所述耐磨涂层1的厚度为4~8mm,一般优选厚度为5mm,所述轮盘2经与耐磨涂层1结合,可极大提高负重轮的使用寿命;所述轮盘2凸形封板的轴向中心设有通孔21方便安装。

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中的轮盘2是采用高强度铝合金板通过复合旋压的方式成形,为保证旋压成形后轮盘的整体刚度和强度,需在端面形成垂直外圆面的翻边筋,因此最终成形采用翻边工艺,必须保证旋压翻边后的圆角很小,用以保证铝合金负重轮橡胶圈3的尺寸,并通过采用内支撑与旋轮配合进行旋压翻边,保证轮盘2翻边所需的厚度,最终保障成形轮盘2所需的刚度和强度。

本实用新型中轮盘2成型后,需在轮盘2凸形封板的外缘环形部位,加工一定几何形状的齿槽,再将高硬度的耐磨材料采用超高音速火焰喷涂在齿槽内形成耐磨涂层1,可保证耐磨涂层1与轮盘2很好的结合,有效提高负重轮的耐磨性能,从而延长了负重轮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