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板车底盖及踏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4537阅读:735来源:国知局
踏板车底盖及踏板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踏板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踏板车底盖及踏板车。



背景技术:

踏板车如踏板式摩托车、踏板式电动车等一般都设有底盖,用于保护车架底部相关零部件不被行驶中飞溅起的石子等撞击而损坏,同时也能防止泥水甩溅到车辆底部相关零部件上对其造成损坏。由于踏板车整车结构的限制,底盖无法将车辆底部完全密封,当车辆经过积水较深路段时,泥水会涌入底盖中,因此底盖上一般设有漏泥水结构,以防泥水长期积聚在底盖中,造成车架锈蚀,相关零部件损坏等问题。传统的,通过在踏板车底盖上开设矩形开口或圆形开口等漏水孔来漏泥水,漏泥水能力较差,漏水孔易堵塞,且泥水易从漏水孔甩溅进入底盖中。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踏板车底盖及踏板车,该踏板车底盖及踏板车能够防止泥水甩溅进底盖本体中、漏泥水效果好且不易堵塞。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踏板车底盖,包括底盖本体和保护盖体,所述底盖本体上设有主漏泥水孔,所述保护盖体安装在所述底盖本体上且所述保护盖体盖设在所述主漏泥水孔的外侧,所述保护盖体的一端开口,所述保护盖体的开口端与所述底盖本体之间形成与所述主漏泥水孔连通的漏水间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盖本体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板远离所述保护盖体的开口端的内侧设有所述主漏泥水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漏泥水孔设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板的内端,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板沿着由外至内的方向逐渐向下方倾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盖本体上在所述第一凹槽的外边缘处设有与所述保护盖体的边缘匹配的第二凹槽,所述保护盖体安装在所述第二凹槽处,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板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板的高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盖体包括盖本体,所述盖本体的第一端为所述保护盖体的开口端,所述盖本体的第一端两侧分别设有背离所述盖本体所在一侧延伸的“L”型插片,所述盖本体上与其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的中部设有背离所述盖本体所在一侧延伸的“L”型固定卡扣,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板上设有与所述“L”型插片对应的插片插口,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板上还设有与所述“L”型固定卡扣对应的伸入插口,所述底盖本体的背面在与所述伸入插口相对应处设有用于与所述“L”型固定卡扣匹配卡紧的卡紧缺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本体的第二端在所述“L”型固定卡扣的两侧分别设有定位插片,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板上在所述伸入插口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定位插片匹配的定位插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盖本体的背面在所述插片插口的边缘外围设有第一保护板,所述底盖本体在所述伸入插口、所述定位插口的外围设有第二保护板,所述卡紧缺口设置在所述第二保护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盖本体的前部高度低于所述底盖本体的后部高度,所述主漏泥水孔设于所述底盖本体的前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盖本体上在所述主漏泥水孔的后方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槽底板沿着由前至后的方向逐渐向下方倾斜,所述第三凹槽的槽底板的后端开设有辅助漏泥水孔。

一种踏板车,包括车架本体、前搁脚本体、边条本体以及所述的踏板车底盖,所述踏板车底盖、前搁脚本体与所述边条本体拼接安装在所述车架本体上。

可以理解,其中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用于区分对象,但这些对象不受这些术语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所述踏板车底盖,底盖本体上设有主漏泥水孔,用于将涌入底盖本体中的泥水、污物等排出,通过设置保护盖体且将保护盖体设置在主漏泥水孔的外侧,当泥水涌入底盖本体中后,泥水可以通过漏水间隙流至主漏泥水孔,然后通过主漏泥水孔排出,由于保护盖体盖设在主漏泥水的外侧,一方面,保护盖体可以起到阻挡作用,有效防止骑行过程中泥水直接通过主漏泥水孔甩溅进底盖本体中,另一方面,无需担心泥水甩溅问题,主漏泥水孔可以设置得较大,进而达到轻松漏泥水的效果,漏泥水效率大大提高,且漏泥水孔不易堵塞。

所述踏板车,包括上述所述的踏板车底盖,具备所述踏板车底盖的技术效果,能够防止骑行过程中泥水甩溅进底盖本体中、漏泥水效果好且不易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踏板车底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踏板车底盖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底盖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保护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底盖本体的背面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图8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底盖本体的背面结构示意图二;

图11为图10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踏板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踏板车底盖,110、底盖本体,111、第一凹槽,112、第一凹槽的槽底板,1121、主漏泥水孔,113、第二凹槽,114、第二凹槽的槽底板,1141、插片插口,1142、伸入插口,1143、定位插口,115、卡紧缺口,116、第一保护板,117、第二保护板,118、第三凹槽,119、第三凹槽的槽底板,1191、辅助漏泥水孔,120、保护盖体,121、盖本体,122、“L”型插片,123、“L”型固定卡扣,124、定位插片,130、漏水间隙,200、车架本体,300、前搁脚本体,400、边条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踏板车底盖100,包括底盖本体110和保护盖体120,所述底盖本体110上设有主漏泥水孔1121,所述保护盖体120安装在所述底盖本体110上且所述保护盖体120盖设在所述主漏泥水孔1121的外侧,所述保护盖体120的一端开口,所述保护盖体120的开口端与所述底盖本体110之间形成与所述主漏泥水孔1121连通的漏水间隙130。本实施例中,前、后、上、下是指该踏板车底盖100安装在车架本体200上后,踏板车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时的相对概念,车头所在一侧为前,车尾所在一侧为后。所述主漏泥水孔1121可以设置得较大,如可以比传统结构的漏水孔增大3-6倍,漏水效果好,不易堵塞。

所述踏板车底盖100,底盖本体110上设有主漏泥水孔1121,用于将涌入底盖本体110中的泥水、污物等排出,通过设置保护盖体120且将保护盖体120设置在主漏泥水孔1121的外侧,当泥水涌入底盖本体110中后,泥水可以通过漏水间隙130流至主漏泥水孔1121,然后通过主漏泥水孔1121排出,由于保护盖体120盖设在主漏泥水的外侧,一方面,保护盖体120可以起到阻挡作用,有效防止骑行过程中泥水直接通过主漏泥水孔1121甩溅进底盖本体110中,另一方面,无需担心泥水甩溅问题,主漏泥水孔1121可以设置得较大,进而达到轻松漏泥水的效果,漏泥水效率大大提高,且漏泥水孔不易堵塞,能够有效改善车辆底部零件因长期被泥水浸泡而损坏的问题,提高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漏泥水效果,提高漏泥水效率,所述主漏泥水孔1121可以设置为一个、两个或多个,所述保护盖体120也可以设置为一个、两个或多个。

如图3、图4、图5、图6所示,所述底盖本体110上设有第一凹槽111,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板112远离所述保护盖体120的开口端的内侧设有所述主漏泥水孔1121。通过设置第一凹槽111,并将主漏泥水孔1121设置在第一凹槽的槽底板112上,可进一步降低主漏泥水孔1121的地势高度,进一步有利于泥水、污物的排出,提高漏泥水效果;并且,通过将主漏泥水孔1121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板112远离所述保护盖体120的开口端的内侧,保护盖体120的开端与主漏泥水孔1121的前端设有交错间距,进而,保护盖体120和底盖本体110之间能够形成交错回型的漏泥水结构,保护盖体120能够对主漏泥水孔1121起到好的遮挡效果,有效防止骑行过程中泥水直接通过主漏泥水孔1121甩溅进底盖本体110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盖体120的开口端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板112的外端之间预设有流水间隙。进而,保护盖体120在对主漏泥水孔1121起到较好的阻挡遮蔽作用的同时,保护盖体120的开口端又能够与第一凹槽111的外部之间形成较大的漏水间隙130,泥水能够通过第一凹槽111的外部有效流入至主漏泥水孔1121处,漏泥水效果好,排出效率高。

进一步的,所述主漏泥水孔1121设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板112的内端,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板112沿着由外至内的方向逐渐向下方倾斜。采用上述结构,第一凹槽的槽底板112由外至内逐渐向下倾斜,进一步便于泥水通过重力作用排出,漏泥水效果好,速度快,排水效率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盖本体110的前部高度低于所述底盖本体110的后部高度,所述主漏泥水孔1121设于所述底盖本体110的前部。其中,高度是指踏板车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时,在上下方向上相对于地面的距离。通过将主漏泥水孔1121设置在底盖本体110的前部,且位于地势较低的一侧,便于涌入底盖本体110中的泥水、污物等通过重力作用流至主漏泥水孔1121中排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盖体120的开口端可以设置在所述保护盖体120的前端。一般的,踏板车底盖100安装在车架本体200上后,底盖本体110的后部是未完全封闭的,泥水容易从底盖本体110的后部向前方涌入。通过将保护盖体120的开口端设置在保护盖体120的前端,泥水涌入底盖本体110中后先通过保护盖体120的外侧流至漏水间隙130处,然后再通过漏水间隙130流至主漏泥水孔1121处通过主漏泥水孔1121排出,便于泥水的排出,漏泥水效果好。

本实施例中,如图5、图6、图7所示,所述底盖本体110上在所述第一凹槽111的外边缘处设有与所述保护盖体120的边缘匹配的第二凹槽113,所述保护盖体120安装在所述第二凹槽113处,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板114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板112的高度。通过设置第二凹槽113,便于保护盖体120的安装,保护盖体120安装在底盖本体110上后,整体性好;并且,通过将第二凹槽的槽底板114的高度设置的高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板112的高度,当保护盖体120安装在第二凹槽113处后,保护盖体120与第一凹槽111之间可形成较大的高度差,进而形成较大的漏水间隙130,提高漏泥水效果和漏泥水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盖体120包括盖本体121,所述盖本体121的第一端为所述保护盖体120的开口端,所述盖本体121的第一端两侧分别设有背离所述盖本体121所在一侧延伸的“L”型插片122,所述盖本体121上与其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的中部设有背离所述盖本体121所在一侧延伸的“L”型固定卡扣123,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板114上设有与所述“L”型插片122对应的插片插口1141,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板114上还设有与所述“L”型固定卡扣123对应的伸入插口1142,如图4所示,所述底盖本体110的背面在与所述伸入插口1142相对应处设有用于与所述“L”型固定卡扣123匹配卡紧的卡紧缺口115。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将保护盖体120的“L”型插片122对应插入至插片插口1141中,将保护盖体120的“L”型固定卡扣123插入伸入插口1142中并锁入卡紧缺口115中,即可实现保护盖体120的安装,无需采用螺栓固定的方式,能避免螺钉生锈,甚至锈蚀断裂的问题;保护盖体120在两端均与底盖本体110实现安装,保护盖体120安装方便、可靠;“L”型插片122和“L”型固定卡扣123均背离所述盖本体121所在一侧延伸设置,当所述保护盖体120安装在所述底盖本体110上后,“L”型插片122与“L”型固定卡扣123相互配合,能够有效防止保护盖体120晃动,保证保护盖体120安装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如图6、图7所示,所述盖本体121的第二端在所述“L”型固定卡扣123的两侧分别设有定位插片124,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板114上在所述伸入插口1142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定位插片124匹配的定位插口1143。采用上述结构,定位插片124与定位插口1143相互配合,一方面,能够对保护盖体120的安装起到导向作用,便于保护盖体120的安装;另一方面,保护盖体120安装在底盖本体110上后,定位插口1143也能对保护盖体120起到定位作用,进一步防止保护盖体120晃动,保证保护盖体120安装的可靠性。

如图8、图9、图10、图11所示,所述底盖本体110的背面在所述插片插口1141的边缘外围设有第一保护板116,所述底盖本体110在所述伸入插口1142、所述定位插口1143的外围设有第二保护板117,所述卡紧缺口115设置在所述第二保护板117上。通过设置第一保护板116,能够对保护盖体120的“L”型插片122进行保护和限位,通过设置第二保护板117,能够对保护盖体120的“L”型固定卡扣123及定位插片124进行保护和限位,进而有效保护所述保护盖体120,防止行驶中飞溅起的石子等对保护盖体120进行撞击而发生损坏,并对保护盖体120起到限位作用。

如图2、图3、图4、图6所示,所述底盖本体110上在所述主漏泥水孔1121的后方设有第三凹槽118,所述第三凹槽的槽底板119沿着由前至后的方向逐渐向下方倾斜,所述第三凹槽的槽底板119的后端开设有辅助漏泥水孔1191。通过设置辅助漏泥水孔1191,该辅助漏泥水孔1191与主漏泥水孔1121配合,可进一步提高漏泥水效果,提高漏泥水效率;通过将第三凹槽的槽底板119设置为沿着由前至后的方向逐渐向下方倾斜,且将辅助漏泥水孔1191设置在第三凹槽的槽底板119的后端,泥水可以通过重力作用沿着第三凹槽的槽底板119向下流至辅助漏泥水孔1191处,可有效提高辅助漏泥水孔1191的漏泥水效果,提高漏泥水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盖体120与所述底盖本体110可以均为PP件,重量较轻、成本较低。所述底盖本体110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保护盖体120也为一体成型结构,制造方便,制造成本较低。

本实施例所述的踏板车底盖100进行安装时,可先将保护盖体120安装在底盖本体110上,然后将预组安装后的保护盖体120与底盖本体110整体与与其他零部件配合装配到车架本体200上。所述踏板车底盖100,通过采用分体式底盖结构,底盖本体110与保护盖体120能够组合形成交错回型的漏泥水结构,可以有效防止骑行过程中泥水直接甩溅进底盖本体110中,且本实施例中的主漏泥水孔1121可以比传统结构增大很多,既能达到轻松漏泥水的效果,大大提高漏泥水效率,主漏泥水孔1121又不易堵塞,有效解决了传统底盖漏水孔易堵塞的问题,改善了车辆底部零件因长期被泥水浸泡而损坏的问题(如车架主梁管生锈,脚刹机构生锈等等),同时防止了泥水直接甩溅到底盖保护的零件上,提高了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如图12所示,一种踏板车,包括车架本体200、前搁脚本体300、边条本体400以及所述的踏板车底盖100,所述踏板车底盖100、前搁脚本体300与所述边条本体400拼接安装在所述车架本体200上。所述踏板车,包括上述所述的踏板车底盖100,具备所述踏板车底盖100的技术效果,能够防止骑行过程中泥水甩溅进底盖本体110中、漏泥水效果好且不易堵塞。本实施例所述的踏板车可以为踏板式摩托车、踏板式电动车或其他具有底盖的踏板式车辆。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