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固定的减震座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22064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方便固定的减震座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固定的减震座套,属于鞍座包裹物领域。



背景技术:

伴随自行车骑行运动的逐渐盛行,在非工作日骑自行车到户外去骑行的人越来越多,但是鉴于自行车乘坐的舒适性较低,骑行的人乘坐的时间长了会感觉不适;同时,座套裸露在外,且频繁与身体接触,会造成快速的变脏,需要频繁拆装,以便取下进行清洗,而且现有的座套安装非常不方便,且安装耗时较长,因此带来了大量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固定的减震座套,方便拆卸及固定,有助于骑行者长时间舒适骑行。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方便固定的减震座套,包括座套,座套包括顶部包裹部分和两片底部包裹部分,两片底部包裹部分相对侧通过拉链连接,两片底部包裹部分通过拉链与顶部包裹部分连接,两片底部包裹部分通过弹力绳连接有夹子。

所述的方便固定的减震座套,顶部包裹部分包括外层以及与外层缝合一体的保暖层,保暖层下方粘有硅胶层,硅胶层底部设有凸起A,硅胶层下方设有气囊,气囊上设有空心的凸起B,凸起B为弹性材料,并伸入凸起A之间的空隙中,气囊上通过单向阀连接有进气口。

所述的方便固定的减震座套,夹子包括夹爪,夹爪一端铰接,且夹爪之间设有归位弹簧,两个夹爪上分别设有定位杆A和定位杆B,定位杆A和定位杆B相互错开,定位杆A和定位杆B夹有阻挡块,阻挡块上设有强力磁钢,阻挡块通过连接杆连接有推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所述的方便固定的减震座套,相对于传统的带有松紧带收口的自行车座套,本申请将座套分为上下两部分,上下两部分通过拉链进行连接,通过拉链拉合,实现将座套安装在鞍座上,非常方便简单及快捷;当拉链拉合后,位于底部包裹部分的夹子可以自动的夹住鞍座底部的铁质安装杆来实现对自行车座套的固定,非常方便;顶部包裹部分内的硅胶层及其上的凸起可以起到缓冲的效果,提高鞍座的乘坐舒适性,而气囊起到对缓冲效果的调节,当需要提高缓冲效果时,可以向气囊内加注空气,增大气囊的抗压强度,当需要降低缓冲效果时,只需要降低气囊内的气压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图;

图3为顶部包裹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夹子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部包裹部分;2、拉链;3、夹子;4、底部包裹部分;5、弹力绳;6、座套;7、保暖层;8、硅胶层;9、凸起A;10、凸起B;11、夹爪;12、归位弹簧;13、阻挡块;14、定位杆A;15、推板;16、定位杆B;17、强力磁钢;18、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方便固定的减震座套,包括座套6,座套6包括顶部包裹部分1和两片底部包裹部分4,两片底部包裹部分4相对侧通过拉链2连接,两片底部包裹部分4通过拉链2与顶部包裹部分1连接,将座套6套在鞍座上后,通过拉合拉链2使座套6包裹在鞍座上,两片底部包裹部分4通过弹力绳5连接有夹子3,夹子3会自动夹住鞍座底部的铁质安装杆。

所述的方便固定的减震座套,顶部包裹部分1包括外层以及与外层缝合一体的保暖层7,保暖层7下方粘有硅胶层8,硅胶层8底部设有凸起A9,凸起A9起到支撑效果,增强顶部包裹部分1的缓冲能力,硅胶层8下方设有气囊18,气囊18上设有空心的凸起B10,凸起B10为弹性材料,并伸入凸起A9之间的空隙中,气囊18上通过单向阀连接有进气口,通过充入的空气量来调节顶部包裹部分1的缓冲能力。

所述的方便固定的减震座套,夹子3包括夹爪11,夹爪11一端铰接,且夹爪11之间设有归位弹簧12,两个夹爪11上分别设有定位杆A14和定位杆B16,定位杆A14和定位杆B16相互错开,定位杆A14和定位杆B16夹有阻挡块13,阻挡块13上设有强力磁钢17,阻挡块13通过连接杆连接有推板15,首先强力磁钢17会克服弹力绳5的拉力,吸附到鞍座底部的铁质安装杆,由于强力磁钢17位于阻挡块13上,所以阻挡块13会与铁质安装杆发生碰撞,使阻挡块13由初始的安装位置脱离定位杆A14和定位杆B16,使归位弹簧12带动夹爪11闭合,从而使其可以自动的夹住铁质安装杆,实现固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