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伸缩折叠自行车挡泥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0355阅读:777来源:国知局
一种伸缩折叠自行车挡泥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伸缩折叠自行车挡泥板。



背景技术: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在中国内地、台湾、新加坡,通常称其为“自行车”或“脚踏车”;在港澳则通常称其为“单车”(其实粤语通常都这么称呼)。自行车种类很多,有单人自行车,双人自行车还有多人自行车。可以作为环保的交通工具用来代步、出行;越来越多的人将自行车作为健身器材用来骑行锻炼、自行车出游;自行车本身也是一项体育竞技运动,有公路自行车赛、山地自行车赛、场地自行车赛、特技自行车比赛等。

自行车是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但随着人们运动方式的增多,自行车由单纯的出行工具演变成为运动类型,其实是山地与公路自行车,其均有很大使用群体。运动用自行车往往为了减小骑行阻力不设置挡泥板,但在泥泞地形其会为骑行者带来不必要的泥污污染。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伸缩折叠自行车挡泥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伸缩折叠自行车挡泥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伸缩折叠自行车挡泥板,包括轮胎和挡泥板,所述挡泥板安装在轮胎的上方,挡泥板为中间宽两端细的可伸缩的管状结构,挡泥板的中间内部安装电池,挡泥板的中间上端安装控制开关,所述挡泥板的两端为可伸缩的伸缩板,所述伸缩板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多个柔性硅胶挡片,所述柔性硅胶挡片通过多个记忆弹簧连接固定于凹槽内侧的伸缩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相邻两个柔性硅胶挡片之间的距离为3~5c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柔性硅胶挡片为1/2椭圆状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一个柔性硅胶挡片上的记忆弹簧至少设有两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记忆弹簧采用TiNi记忆合金丝绕制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自行车轮胎挡泥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造型美观,大方得体,可伸缩折叠,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轮胎,2-伸缩板,3-挡泥板,4-电池,5-控制开关,6-凹槽,7-柔性硅胶挡片,8-记忆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伸缩折叠自行车挡泥板,包括轮胎1和挡泥板3,所述挡泥板3安装在轮胎1的上方,挡泥板3为中间宽两端细的可伸缩的管状结构,挡泥板3的中间内部安装电池4,挡泥板3的中间上端安装控制开关5,所述挡泥板3的两端为可伸缩的伸缩板2,所述伸缩板2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凹槽6,凹槽6内设有多个柔性硅胶挡片7,相邻两个柔性硅胶挡片7之间的距离为3~5cm,所述柔性硅胶挡片7为1/2椭圆状结构,柔性硅胶挡片7通过多个记忆弹簧8连接固定于凹槽6内侧的伸缩板2上,一个柔性硅胶挡片7上的记忆弹簧8至少设有两条,记忆弹簧8采用TiNi记忆合金丝绕制而成,通过记忆弹簧8可使得柔性硅胶挡片7突出于伸缩板2的前后两侧,提升挡泥效果,记忆弹簧8还利于柔性硅胶挡片7收缩至伸缩板2的凹槽6内,方便对伸缩板2的伸缩长度进行调节。

具体应用方式:人们在下雨天或者泥泞的道路骑车时候,按动控制开关5,挡泥板3的伸缩板2伸缩延长,椭圆状的柔性硅胶挡片7可在记忆弹簧8的作用下从伸缩板2的凹槽6内弹出,阻挡住轮胎1使得泥土和积水不溅起;晴天或者在干净的路面,按动控制开关5,挡泥板3的伸缩板2收缩,椭圆状的柔性硅胶挡片7可重新被折叠压缩至伸缩板2的凹槽6内,实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轮胎挡泥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造型美观,大方得体,可伸缩折叠,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