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推车的座兜及儿童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8298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推车的座兜及儿童推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儿童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童推车的座兜及儿童推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儿童推车上的座兜,通常具有能够让儿童坐立在座兜内的坐姿状态,还可以转换为睡篮状态,以方便在使用中根据儿童的使用需要将其转换成睡篮供儿童躺卧。但现有的座兜大多布结构,儿童长时间坐使用容易造成布的软塌变形而不利儿童生长的骨骼以及影响使用的舒适度。特别是在儿童坐立在座兜内时,布结构内的座板由于是与布套软性连接,刚性不足,儿童在座兜内动作容易引起座板的翻转、前倾等现象,给儿童的乘坐带来安全隐患。而且现有的座兜在设计成可折叠结构时,折叠不够扁平,占用体积仍然很大,且需要多步操作完成各杆件间的相互收拢操作,操作步骤多,动作繁复,比较麻烦,使用体验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刚性高的儿童推车的座兜。

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且刚性高的座兜的儿童推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推车的座兜,所述座兜具有坐姿状态和睡篮状态,所述座兜包括座兜框、设置在所述的座兜框上的布套和用于对所述座兜进行锁定的锁定机构。所述座兜还包括安装插件、前扶手、座位杆、连杆和安装在布套内部的撑板组件,所述安装插件用于将所述座兜安装在儿童推车的车架上,所述座兜框和前扶手通过同一转轴与安装插件枢轴连接,所述座位杆的前部与座兜框枢轴连接,所述连杆分别与前扶手和座位杆枢轴连接,所述撑板组件包括由上往下依次排布的背板、座板和搁脚板,所述座兜在坐姿状态、睡篮状态以及在坐姿状态和睡篮状态之间切换时,所述锁定机构始终将座兜框和前扶手相互锁定使座兜框和前扶手呈一刚性体结构,所述座位杆与连杆的连接点、所述座位杆与座兜框的连接点以及连杆与前扶手的连接点三点的连线构成三角形结构,当所述座兜处于坐姿状态时,所述座板搭在座位杆上,所述座位杆用于支撑座板。

具体的,所述座兜框包括上围框和下围框,所述上围框的下部、下围框的上部和前扶手通过一沿座兜的左右方向延伸的转轴与安装插件枢轴连接,所述座兜在坐姿状态、睡篮状态以及在坐姿状态和睡篮状态之间切换时,所述锁定机构始终将上围框、下围框和前扶手三者相互锁定,所述上围框和下围框位于同一平面内。

进一步的,当所述座兜处于睡篮状态时,所述座兜框大致在水平面内延伸,所述撑板组件位于座兜框的下方,所述背板、座板和搁脚板依次展开在同一平面内;当所述座兜处于坐姿状态时,所述座兜框斜立在安装插件上,所述座位杆前高后低,所述座板搭接在座位杆上,所述背板斜立在座板后部上方,所述搁脚板斜立在座板前部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座兜还具有折叠状态,当座兜折叠时,驱动锁定机构动作使所述上围框和下围框之间相互解锁并使所述前扶手保持与上围框相互锁定,驱动上围框向前转动使上围框向下围框靠拢,所述前扶手随上围框一起转动,所述座位杆和连杆在前扶手的带动下运动与下围框靠拢。

进一步的,所述上围框和下围框均呈u形杆状,所述上围框开放的两端与下围框开放的两端对接在安装插件处,当所述座兜处于坐姿状态或睡篮状态时,所述下围框在前,所述上围框在后,所述上围框和下围框构成一闭环的座兜框。

进一步的,所述座位杆呈u形杆状,所述座位杆开放的两端朝前且与下围框枢轴连接,所述连杆的下部与座位杆的中部枢轴连接,所述连杆的上部与前扶手枢轴连接。

具体的,所述前扶手的下部具有用于与连杆连接的连接部,当所述座兜处于坐姿状态时,所述下围框与前扶手相互连接的转轴位于下围框与座位杆连接的枢轴的后方以及位于前扶手与连杆连接的枢轴的上方。

具体的,所述前扶手呈u形杆状,当所述座兜处于坐姿状态或睡篮状态时,所述前扶手位于座兜框的中部,所述前扶手所在的平面与座兜框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插件与下围框、前扶手连接处设置有解锁限位件,当驱动前扶手向前转动至与下围框平行时,所述解锁限位件驱动锁定机构动作使前扶手和上围框相互解锁并使前扶手和下围框相互锁定,此时,所述上围框能够继续向前转动与下围框靠拢。

一种儿童推车,包括车架和可拆卸地安装在车架上的座兜。所述座兜为上述的儿童推车的座兜,所述座兜通过所述安装插件安装在所述车架上。

以上所涉及到的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词,是在所述儿童推车的座兜的在坐姿状态下使用时的方位作定义的。

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等。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采用座位杆、连杆与座兜框、前扶手在座兜坐姿状态下形成三角形的结构,并通过座位杆来支撑座板,大大提高了座板的使用刚性,能够有效防止座板的翻转和前倾,保证了座兜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儿童推车的座兜处于坐姿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儿童推车的座兜处于坐姿状态时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儿童推车的座兜处于睡篮状态时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儿童推车的座兜处于半折叠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儿童推车的座兜处于半折叠状态时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儿童推车的座兜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儿童推车的座兜处于折叠状态时的侧视图;

其中:1、座兜框;2、安装插件;3、前扶手;4座位杆;5、连杆;6、撑板组件;11、上围框;12、下围框;31、连接部;61、背板;62、座板;63、搁脚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儿童推车的座兜,具有坐姿状态、睡篮状态和折叠状态。所述座兜包括座兜框1、设置在所述的座兜框1上的布套、用于对所述座兜进行锁定的锁定机构(图未示)、安装插件2、前扶手3、座位杆4、连杆5和安装在布套内部的撑板组件6。

所述安装插件2用于将所述座兜安装在儿童推车的车架上。所述座兜通过安装插件2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车架上。

所述座兜框1包括上围框11和下围框12。所述座兜框1在使用时下围框12在前,上围框11在后。所述上围框11和下围框12均呈u形杆状。所述前扶手3也呈u形杆状。所述上围框11开放的两端朝下,所述下围框12开放的两端朝上,所述前扶手3开放的两端朝下。所述上围框11的下部、下围框12的上部和前扶手3的下部通过一沿座兜的左右方向延伸的转轴(图未示)与安装插件2枢轴连接。

所述座位杆4的前部与座兜框1的下围框12枢轴连接,所述连杆5分别与前扶手3和座位杆4枢轴连接.具体地说,所述座位杆4呈u形杆状,所述座位杆4开放的两端朝前且与下围框12枢轴连接。所述连杆5的下部与座位杆4的中部枢轴连接。所述前扶手3的下部具有用于与连杆5连接的连接部31,所述连杆5的上部与前扶手3的连接部31枢轴连接。所述下围框12、前扶手3、座位杆4和连杆5构成四连杆机构。

所述撑板组件6包括由上往下依次排布的背板61、座板62和搁脚板63。所述座兜在坐姿状态、睡篮状态以及在坐姿状态和睡篮状态之间切换时,所述锁定机构始终将上围框11、下围框12和前扶手3三者相互锁定使座兜框1和前扶手3呈一刚性体结构,同时,所述上围框11和下围框12位于同一平面内。

所述座位杆4与连杆5的连接点、所述座位杆4与下围框12的连接点以及连杆5和前扶手3的连接点三点的连线构成三角形结构。

当所述座兜处于睡篮状态时,所述座兜框1大致在水平面内延伸。所述撑板组件6位于座兜框1的下方,所述背板61、座板62和搁脚板63依次展开在同一平面内且与座兜框1平行或近乎平行。

当所述座兜处于坐姿状态时,所述座兜框1斜立在安装插件2上。所述座位杆4前高后低。所述下围框12与前扶手3相互连接的转轴位于下围框12与座位杆4连接的枢轴的后方以及位于前扶手3与连杆5连接的枢轴的上方。所述座板62搭接在座位杆4上,所述座位杆4用于支撑座板62。所述背板61斜立在座板62后部上方,所述搁脚板63斜立在座板62前部下方。这样,在座位杆4与连杆5以及下围框11构成的三角形结构作用下,座板62的刚性得到保障。儿童坐在座板62上动作,座板62不会出现翻转、前倾的现象,大大提高了座兜使用的安全性。

当所述座兜处于坐姿状态或睡篮状态时,所述下围框12在前,所述上围框11在后,所述上围框11和下围框12构成一闭环的座兜框1。所述前扶手3位于座兜框1的中部,所述前扶手3所在的平面与座兜框1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

当座兜折叠时,驱动锁定机构动作使所述上围框11和下围框12之间相互解锁并使所述前扶手3保持与上围框11相互锁定。驱动上围框11向前转动使上围框11向下围框12靠拢,所述前扶手3随上围框11一起转动,受四连杆机构的作用,所述座位杆4和连杆5在前扶手3的带动下运动与下围框12靠拢。这样,能够实现座兜的一步操作折叠到位,操作简单方便。

所述安装插件2与下围框12、前扶手3连接处设置有解锁限位件(图未示)。当驱动前扶手3向前转动至与下围框12平行时,所述解锁限位件驱动锁定机构动作使前扶手3和上围框11相互解锁并使前扶手3和下围框12相互锁定,此时,所述上围框11能够继续向前转动与下围框12靠拢。这样,座兜在折叠状态下,上围框11、下围框12和前扶手3三者相互大致平行且靠拢在一起,座位杆4也近乎与下围框12平行。这就使得折叠后的座兜近乎扁平,占用空间小,方便运输携带。

当然,上述的锁定机构和解锁限位件均为现有的结构,且并非本申请的重点,本文并不展开详述。使用中可通过现有的结构来实现上述功能。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儿童推车,包括车架和可拆卸地安装在车架上的座兜。所述座兜为上述的儿童推车的座兜,所述座兜通过所述安装插件2安装在所述车架上。

如上所述,我们完全按照本发明的宗旨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非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和实施方法。相关技术领域的从业者可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许可的范围内进行不同的变化及实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