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及其抑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4932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及其抑尘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及其抑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汽车自身形状结构特点,导致汽车在行驶时会产生向上的升力,汽车与地面的附着力降低,当汽车行驶时速较高时,这一现象则更为突出。为了尽可能缓解升力对于汽车行驶稳定性的不良影响,设计师往往会从汽车形状上下手,对汽车形状进行特定优化,从而降低产生的升力。此外在高性能汽车、跑车或者赛车上,为了提高汽车过弯时对地面的附着力,还会在汽车的头部或尾部安装前翼或者尾翼,前翼、尾翼的翼片其截面形状飞机机翼截面形状类似,但是其安装方式与飞机机翼正好相反,空气流经前翼、后翼翼片的上下表面时,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将会产生向下作用的压力,帮助汽车头部或者尾部紧贴地面,提高车辆对地面的附着能力。但在实际行驶过程中,特别是过高速弯道的情况下,汽车由于离心作用会有向弯道外侧发生侧倾的趋势,位于弯道内侧的轮胎其受到的正压力降低,而弯道外侧的轮胎受到的正压力增大,汽车出现较大侧倾容易导致汽车突破弯道外侧车轮的附着极限而发生滑移的情况。然而,由于前翼、后翼对于汽车左右两侧的下压力是一致的,因此依然难以缓解这一情况。

中国专利文献CN 104828160 A公开了一种角度可调式双扰流器,包括两个尾翼结构,气流通道以及液压管路,尾翼结构位于气流通道的末端,包括主翼、副翼以及驱动机构,主翼位于副翼下方,副翼的前端靠近主翼的尾端,主翼上板表面中部设有相对主翼固定的定位板,定位板的上端与副翼转动连接,驱动机构包括副翼缸,转动辅助缸以及用于定位转动辅助缸的底座,副翼缸缸体与定位板转动连接,所述的液压管路包括液压泵、用于同时通断两个副翼缸的副翼管路以及用于单独通断每个转动辅助缸的转动辅助管路。该角度可调式双扰流器可对汽车尾部左右两侧的下压力和空气阻力进行调节,从而提高汽车附着性能、降低轮胎负荷。

但在尾翼角度调整过程中,受尾翼俯仰过程中气流的流向改变影响,气流会在尾翼的后方形成湍流,该湍流会将车尾下方的扬尘卷起,导致车尾扬尘的附着情况加剧,严重时会对车尾的尾气管出口造成阻碍,导致车辆出气不畅,发动机非正常停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抑制车尾扬尘的抑尘装置,同时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抑尘装置的汽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中抑尘装置的技术方案如下:

抑尘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在车尾底部的风箱和设置在风箱内的百叶式的扇叶,风箱具有位于前侧的进风口和位于后侧的出风口;各扇叶相互平行的倾斜设置,扇叶的后侧边沿低于前侧边沿。

出风口为斜切口,出风口的底部边沿位于顶部边沿的前方。

风箱由自前向后相连的直筒段和斜筒段组成,斜筒段为底部开口的U形筒体,斜筒段的顶部筒壁为后侧边沿低于前侧边沿的倾斜筒壁。

各扇叶的宽度自上而下逐次增加。

风箱的顶面上固定有U形的卡座,卡座有两个,两卡座相互间隔分布。

本实用新型中汽车的技术方案如下:

汽车,包括车体,车体的尾部设置有位于顶部的扰流器,车体的尾部设置有位于底部的抑尘装置,抑尘装置包括安装在车尾底部的风箱和设置在风箱内的百叶式的扇叶,风箱具有位于前侧的进风口和位于后侧的出风口;各扇叶相互平行的倾斜设置,扇叶的后侧边沿低于前侧边沿。

出风口为斜切口,出风口的底部边沿位于顶部边沿的前方。

风箱由自前向后相连的直筒段和斜筒段组成,斜筒段为底部开口的U形筒体,斜筒段的顶部筒壁为后侧边沿低于前侧边沿的倾斜筒壁。

各扇叶的宽度自上而下逐次增加。

风箱的顶面上固定有U形的卡座,卡座有两个,两卡座相互间隔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增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抑尘装置的作用是引导车底气流,一方面利用扇叶的倾斜结构对从车底流至车尾的气流进行压迫而防止这些气流上扬,另一方面通过对气流的向下引导,利用该下降气流去驱散扰流器引起的湍流,避免湍流带动路面扬尘附着在车尾上,从而抑制了车尾扬尘,因而该抑尘装置具有抑制扬尘和整流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汽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抑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张紧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汽车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该汽车包括车体1,车体1的尾部设置有位于顶部的扰流器2,车体1的尾部还设置有位于底部的抑尘装置3。

抑尘装置3包括安装在车尾底部的风箱31和设置在风箱31内的百叶式的扇叶32,风箱31具有位于前侧的进风口33和位于后侧的出风口34;各扇叶32相互平行的倾斜设置,扇叶32的后侧边沿低于前侧边沿。

风箱31由自前向后相连的直筒段35和斜筒段36组成,斜筒段36为底部开口的U形筒体,斜筒段36的顶部筒壁为后侧边沿低于前侧边沿的倾斜筒壁。出风口34为斜切口,出风口34的底部边沿位于顶部边沿的前方。

各扇叶32的宽度自上而下逐次增加,各扇叶32中最顶层的扇叶32距离风箱31顶面的距离大于任意相邻两扇叶32之间的距离,相连扇叶32之间的距离自上而下依次减小,各扇叶32中最底层扇叶32距离风箱31底面的距离小于任意相邻两扇叶32之间的距离。

风箱31的顶面上固定有U形的卡座4,卡座4有两个,两卡座4相互间隔分布。

本实施例中抑尘装置3的作用是引导车底气流,一方面利用扇叶32的倾斜结构对从车底流至车尾的气流进行压迫而防止这些气流上扬,另一方面通过对气流的向下引导,利用该下降气流去驱散扰流器2引起的湍流,避免湍流带动路面扬尘附着在车尾上,从而抑制了车尾扬尘,因而该抑尘装置3具有抑制扬尘和整流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抑尘装置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抑尘装置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中抑尘装置的结构相同,因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