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挂车用车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82858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半挂车用车厢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半挂车用车厢。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车厢复合板,结构复杂,总体重量大,影响了整车的装载重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文件《蜂窝夹层玻璃钢复合车厢》(专利申请号:201420572211.8)公开了一种复合车厢,减轻了整个车厢的重量,提高了装载重量。

但是,该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缺陷:车厢内缺乏降噪减震的设计,特别是该复合板作为车厢底板时,装载物料产生的冲击力会对复合板造成损坏,降低车厢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挂车用车厢,提高了车厢的使用寿命。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半挂车用车厢,安装于车辆底盘上,所述车厢的侧板和顶板由第一复合板制成,所述车厢的底板由第二复合板制成;所述第一复合板包括依次设置的外侧玻璃钢板、外侧粘接层、外侧蜂窝板、石棉板、内侧蜂窝板、内侧粘接层、内侧玻璃钢板,其中,所述外侧蜂窝板的蜂窝内填充有聚氨酯发泡体,所述内侧蜂窝板的蜂窝内填充有活性炭,所述内侧玻璃钢板开设有若干消音腔,消音腔的一端与外部连通,消音腔的另一端穿过内侧粘接层与蜂窝板连通;所述第二复合板包括依次设置的外侧高强度耐磨钢板、橡胶垫、内侧高强度耐磨钢板,其中,内侧高强度耐磨钢板的表面还设置有第一耐磨层。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外侧玻璃钢板和石棉板之间、内侧玻璃钢板和石棉板之间均设置有若干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一端与石棉板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外侧玻璃钢板或者内侧玻璃钢板连接。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杆为空心的圆柱形结构。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杆由金属材料制成。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内侧玻璃钢板的表面还设置有第二耐磨层。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耐磨层和第二耐磨层均为硬铬层。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橡胶垫具有若干吸音孔。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外侧粘接层和内侧粘接层均为高延伸率的界面树脂胶形成的膜层。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内侧蜂窝板的蜂窝内还填充有开孔泡沫。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内侧蜂窝板和外侧蜂窝板均为铝蜂窝结构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车厢的侧板和顶板由第一复合板制成,所述车厢的底板由第二复合板制成,且第二复合板包括依次设置的外侧高强度耐磨钢板、橡胶垫、内侧高强度耐磨钢板。橡胶垫能够缓冲物料对车厢的冲击,提高了车厢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中,外侧蜂窝板的蜂窝内填充有聚氨酯发泡体,所述内侧蜂窝板的蜂窝内填充有活性炭,所述内侧玻璃钢板开设有若干消音腔,消音腔的一端与外部连通,消音腔的另一端穿过内侧粘接层与蜂窝板连通;进一步的,内侧蜂窝板的蜂窝内还填充有开孔泡沫;橡胶垫具有若干吸音孔。通过设置消音腔、活性炭、开孔泡沫、吸音孔,能够有效的吸收车厢内的噪音,同时,聚氨酯发泡体、活性炭和开孔泡沫还能够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

3、本实用新型中,外侧玻璃钢板和石棉板之间、内侧玻璃钢板和石棉板之间均设置有若干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一端与石棉板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外侧玻璃钢板或者内侧玻璃钢板连接。上述连接杆能够增车厢的强度,防止其变形。

4、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于第一复合板中间层的石棉板具有保温、隔热、绝缘、隔音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半挂车用车厢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图1的后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图4为图1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复合板的半剖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复合板另一视角的半剖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复合板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复合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底盘;

2-第一复合板;21-外侧玻璃钢板;22-外侧粘接层;23-外侧蜂窝板;24-石棉板;25-内侧蜂窝板;26-内侧粘接层;27-消音腔;28-内侧玻璃钢板;29-第二耐磨层;

3-第二复合板;31-外侧高强度耐磨钢板;32-橡胶垫;33-吸音孔;34-内侧高强度耐磨钢板;35-第一耐磨层。

4-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数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下面结合说明书的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半挂车用车厢,安装于车辆底盘1上,车厢的侧板和顶板由第一复合板2制成,车厢的底板由第二复合板3制成。

参见图5、图6和图7所示,第一复合板2包括依次设置的外侧玻璃钢板21、外侧粘接层22、外侧蜂窝板23、石棉板24、内侧蜂窝板25、内侧粘接层26、内侧玻璃钢板28,具体的,内侧蜂窝板25和外侧蜂窝板23均为铝蜂窝结构板。外侧粘接层22和内侧粘接层26均为高延伸率的界面树脂胶形成的膜层。外侧蜂窝板23的蜂窝内填充有聚氨酯发泡体,内侧蜂窝板25的蜂窝内填充有活性炭,具体的,内侧蜂窝板25的蜂窝内还填充有开孔泡沫。通过设置消音腔、活性炭、开孔泡沫、吸音孔,能够有效的吸收车厢内的噪音,同时,聚氨酯发泡体、活性炭和开孔泡沫还能够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内侧玻璃钢板28开设有若干消音腔27,消音腔27的一端与外部连通,消音腔27的另一端穿过内侧粘接层26与蜂窝板连通;外侧玻璃钢板21和石棉板24之间、内侧玻璃钢板28和石棉板24之间均设置有若干连接杆4,且连接杆4的一端与石棉板24连接,连接杆4的另一端与外侧玻璃钢板21或者内侧玻璃钢板28连接。具体的,连接杆4为空心的圆柱形结构。连接杆4由金属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连接杆28由铝合金制成。上述连接杆能够增车厢的强度,防止其变形。

参见图8所示,第二复合板3包括依次设置的外侧高强度耐磨钢板31、橡胶垫32、内侧高强度耐磨钢板34,体的,橡胶垫32具有若干吸音孔33。橡胶垫能够缓冲物料对车厢的冲击,提高了车厢的使用寿命。内侧高强度耐磨钢板34的表面还设置有第一耐磨层35。具体的,内侧玻璃钢板28的表面还设置有第二耐磨层29。本实施例中,第一耐磨层35和第二耐磨层29均为硬铬层。

通过上述的结构和原理的描述,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采用本领域公知技术的改进和替代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