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防倾斜、防侧翻自动平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31248阅读:1214来源:国知局
汽车防倾斜、防侧翻自动平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防倾斜、防侧翻自动平衡装置,属于汽车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当车辆转弯行驶中因离心力而发生倾斜时,车身左右两侧自动调节控制的平衡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在转弯行驶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会使车身,车厢产生向一侧倾斜的现象。严重时甚至造成侧翻的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防倾斜、防侧翻自动平衡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防倾斜、防侧翻自动平衡装置,包括第一油压缸、第二油压缸、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油压缸和第二油压缸经由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一油压缸和第二油压缸均包括一内腔,该内腔内滑动设有活塞,该活塞上连接有活塞推杆,所述活塞将内腔分隔为上腔和下腔,该下腔内设置有复位弹簧。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油压缸的上腔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二油压缸的下腔连通;所述第一油压缸的下腔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二油压缸的上腔连通。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油压缸和第二油压缸的上端、下端、外围、旁侧设有气压室。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油压缸和第二油压缸两者之间的直径不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防倾斜、防侧翻自动平衡装置,包括第一油压缸、第二油压缸、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油压缸和第二油压缸经由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一油压缸包括一内腔,该内腔内滑动设有活塞,该活塞上连接有活塞推杆,所述活塞将内腔分隔为上腔和下腔,所述上腔内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第二油压缸包括一内腔,该内腔内滑动设有活塞,该活塞上连接有活塞推杆,所述活塞将内腔分隔为上腔和下腔,该下腔内设置有复位弹簧。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油压缸的上腔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二油压缸的上腔连通;所述第一油压缸的下腔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二油压缸的下腔连通。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油压缸和第二油压缸的上端、下端、外围、旁侧设有气压室。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油压缸和第二油压缸两者之间的直径不同。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平衡装置,可以克服车辆转弯行驶时产生的离心力,自动调控车身两侧的平衡度。

2、本实用新型的平衡装置可以安装在车架的左右两侧也可以安装在车架的同一侧位,均可达到平衡车身的功能。

3、本实用新型的平衡装置,如果将AB两油压缸的直径设计的大小不一,就可以产生与其直径大小相对应的拉力和推力。可以满足不同车辆的不同需求。

4、本实用新型平衡装置,如果把AB两缸,分别安装于车身的两侧,则为一只缸接受倾斜向下的压力转化为另一缸的拉力。如果把AB两缸联成一组安装于车架的同一侧位,则是一只缸把车身倾斜产生的向下压力转化为另一缸的向上推力。

5、本实用新型平衡装置自动调控车身的平衡度,轻松实现房倾斜、防侧翻。制造安装使用方便简易,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A、第一油压缸;B、第二油压缸;1、活塞推杆;2、缸体;3、上腔;4、活塞;5、下腔;6、复位弹簧;7、第一连接管;8、第二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一:汽车防倾斜、防侧翻自动平衡装置

参见附图1所示,一种汽车防倾斜、防侧翻自动平衡装置,包括第一油压缸A、第二油压缸B、第一连接管7和第二连接管8,所述第一油压缸和第二油压缸经由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一油压缸和第二油压缸均包括一缸体2,该缸体2具有内腔,该内腔内滑动设有活塞4,该活塞上连接有活塞推杆1,所述活塞将内腔分隔为上腔3和下腔5,该下腔内设置有复位弹簧6。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第一油压缸的上腔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二油压缸的下腔连通;所述第一油压缸的下腔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二油压缸的上腔连通。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第一油压缸和第二油压缸的上端、下端、外围、旁侧设有气压室。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第一油压缸和第二油压缸两者之间的直径不同。

实施例二:汽车防倾斜、防侧翻自动平衡装置

参见附图2所示,一种汽车防倾斜、防侧翻自动平衡装置,包括第一油压缸、第二油压缸、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油压缸和第二油压缸经由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一油压缸包括一内腔,该内腔内滑动设有活塞,该活塞上连接有活塞推杆,所述活塞将内腔分隔为上腔和下腔,所述上腔内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第二油压缸包括一内腔,该内腔内滑动设有活塞,该活塞上连接有活塞推杆,所述活塞将内腔分隔为上腔和下腔,该下腔内设置有复位弹簧。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第一油压缸的上腔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二油压缸的上腔连通;所述第一油压缸的下腔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二油压缸的下腔连通。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第一油压缸和第二油压缸的上端、下端、外围、旁侧设有气压室。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第一油压缸和第二油压缸两者之间的直径不同。

安装时:

所述平衡装置的第一油压缸和第二油压缸分别固定在车架的左右两侧,车身和车厢的两侧之下。

所述平衡装置的第一油压缸和第二油压缸上端的活塞推杆分别与车身两侧车身和车厢底板下端相连接。

所述平衡装置的第一油压缸和第二油压缸由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将第一油压缸和第二油压缸相连通。

所述活塞的外环置有密封圈,以保证缸体上腔、下腔的密封隔离。

所述缸体内腔的复位弹簧是保证活塞推杆上外力消除后及时回位。

所述油压缸的内腔上腔、下腔均注满压力油。

所述第一油压缸和第二油压缸外形结构是基本一致的,但不同的车型不同车架不同车身和车厢实际按装置放的条件各不相同。所以缸体的外形尺寸大小长短直径将是多种可变形态的。

所述平衡装置在油压缸、连接管、压缩活塞不变的前提下,其缸体内腔的结构将依据各种车辆车型的不同条件和状况左不同的变动设计。

所述平衡装置第一油压缸和第二油压缸可分别置于车架的左右两侧。

所述平衡装置第一油压缸和第二油压缸也可以根据需要安装于车架的同一侧位。

所述平衡装置,如果安装于车架的同一侧位,需要把第一油压缸和第二油压缸联成一组,使车身倾斜向下产生的压力于第一液压缸转化为第二液压缸的向上推力。

所述平衡装置,如果需要安装于车架的同一侧位时,只需调整两连接管与第一油压缸和第二油压缸的连接部位,以及调整复位弹簧的位置。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