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程控制的平衡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94616阅读:1092来源:国知局
一种远程控制的平衡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输工具,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远程控制的平衡车。



背景技术:

电动平衡车,又叫体感车、思维车、摄位车等。市场上主要有独轮和双轮两类。其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的基本原理上,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伺服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平衡。常见的电动平衡车主要分为操控杆控制的电动平衡车或者由两个脚踏座枢接而成的电动平衡扭扭车,其中,操控杆式电动平衡车具有较长的续航能力适合较远距离的行车,而电动平衡扭扭车由于具有体积小、玩法多样等优点,所以,正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喜爱。

当操作员使用完平衡车需要离开时,需要关闭平衡车底部的电源开关,但操作员忘记关闭平衡车并远离平衡车后,操作员无法再对平衡车进行任何操作,需要操作员返回平衡车的位置关闭电源,平衡车的控制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远程控制的平衡车,通过无线通讯模块的设置,实现的平衡车的远程控制,操作较为简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远程控制的平衡车,所述车体内设有MCU模块,所述MCU模块耦接有用于驱动车体启停的车载控制模块,所述MCU模块耦接有供电模块,所述MCU模块耦接有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用于接收无线信号,以传递给MCU模块,以控制车体控制模块的启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员能够通过远程控制器发出无线信号,车体内的无线接收模块能够接收无线信号,并在接收到无线信号时,将该无线信号传递至MCU模块,继而MCU模块能够控制车载控制模块,以实现车体的启停,操作员只需要在远处即可控制车体的启停,操作较为简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MCU模块耦接有摄像模块,所述摄像模块包括耦接于MCU模块的FIFO模块,所述FIFO模块耦接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安装在车体的上侧。

当操作员远离车体后,平衡车无人保管易于丢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员能够远程控制平衡车进行摄像与拍照,使得操作员能够对平衡车所在位置进行取景,便于操作员得到平衡车的位置信息;且由于摄像头安装在车体上侧,便于摄像头取得取车人员的面相,易于追回平衡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MCU模块耦接有振动感应模块,所述振动感应模块包括安装在车体上的振动传感器,所述振动传感器的输出端耦接有信号处理模块,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耦接有解码模块,所述解码模块耦接于MCU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车体受到振动时,即刻对当时场景进行取像,并将图像传递给远程控制器,且在平衡车未受到震动时,不开启取景模式,节约了能源,增加了平衡车的使用时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MCU模块耦接有光感应模块与闪光灯模块,所述闪光灯模块包括耦接于MCU模块的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耦接有闪光灯电路;所述光感应模块将检测结果传输至MCU模块,所述闪光灯模块依据光感应模块的检测结果控制其是否导通。

当需要拍照时,天色较黑时难以取得清晰的景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光感应模块检测到光线较为昏暗时,将感应结果输出至MCU模块,MCU模块能控制闪光灯模块打开,再使得摄像头开设取景,便于取得清晰的景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MCU模块耦接有红外报警模块,所述红外报警模块包含红外报警灯和扬声器,所述红外报警灯安装在车体前端,所述扬声器安装在车体上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员发现平衡车不在员位置时,能够直接导通红外报警模块,实现了吓退取车人的作用,便于操作员取回平衡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MCU模块耦接有红外避障模块,所述红外避障模块包括固定连接在车体前侧的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平衡车自动运行的过程中能够实现避障功能,减小了平衡车撞在障碍物上的可能,增加了平衡车的安全性能,实现了平衡车自动返回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为蓝牙模块、WIFI模块、zigbee模块、红外模块或350MHz无线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于不同范围的控制距离,选择不同的无线通讯方式,便于载物车的控制,也便于控制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操作员能够通过远程控制器发出无线信号,将车体能够接收到无线信号并传递至MCU模块,继而MCU模块能够控制车载控制模块,以实现车体的启停,操作员只需要在远处即可控制车体的启停,操作较为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模块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摄像模块的电路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振动感应模块的电路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中光感应模块的电路图;

图7为本实施例中闪光灯模块的电路图;

图8为本实施例中红外报警模块的电路图;

图9为本实施例中红外避障模块的电路图。

附图标记:1、车体;2、车轮;3、摄像头;4、振动传感器;5、光敏电阻;6、闪光灯;7、红外报警灯;8、扬声器;9、红外发射器;10、红外接收器;11、MCU模块;12、供电模块;13、车载控制模块;14、无线通讯模块;15、摄像模块;151、FIFO模块;16、振动感应模块;161、信号处理模块;162、解码模块;17、光感应模块;18、闪光灯模块;181、驱动电路;182、闪光灯电路;19、红外报警模块;20、红外避障模块;201、红外发射模块;202、红外接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9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远程控制的平衡车,包括车体1,车体1内设有MCU模块11,MCU模块11为MC9S12DG128型单片机或AT89S51型单片机;MCU模块11耦接有供电模块12,供电模块12能够对MCU模块11提供电源;车体1底部设有用于驱动车体1行驶的车轮2,车体1内还设有用于驱动车轮2运动的电机(图中未示出),MCU模块11耦接有用于控制电机转动的车载控制模块13,车载控制模块13与供电模块12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MCU模块11耦接有无线通讯模块14,无线通讯模块14为蓝牙模块、WIFI模块、zigbee模块、红外模块或350MHz无线模块,远程控制器为手机和平板等能够通过其无线模块,将无线控制信号传递给平衡车的无线通讯模块14;操作员能够通过远程控制器将控制信号传输无线通讯模块14后,继而传输给MCU模块11,MCU模块11能控制车载控制模块13关闭,实现平衡车的远程关闭。

如图2至图4所示,MCU模块11耦接有摄像模块15,摄像模块15包括安装在车体1右端上侧的摄像头3,摄像头3为OV7620型摄像头3,摄像头3的Y0至Y7端耦接于FIFO模块151,摄像头3的VSYN端口、HREF端口与PLCK端口通过求与后耦接于FIFO模块151,FIFO模块151为IDT7205型芯片,FIFO模块151的Y1和Y2端口耦接于MCU模块11。

如图1、图3和图5所示,MCU模块11耦接有振动感应模块16,振动感应模块16包括固定连接在车体1右端的振动传感器4,振动传感器4为SV805型的振动传感器4,振动传感器4的输出端耦接有信号处理模块161,信号处理模块161为TC8022型振动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模块161的输出端耦接有解码模块162,解码模块162为PT2272型解码芯片,解码模块162耦接于MCU模块11。

MCU模块11能够控控制平衡车关闭后,同时能够控制振动感应模块16打开,当振动感应模块16检测到振动信号后,能够控制摄像模块15打开,并对车体1上方的位置进行摄像,并将图像传输给MCU模块11,MCU模块11能够再将图像通过无线通讯模块14传输给远程控制端。

如图1、图3和图6所示,MCU模块11耦接有光感应模块17,光感应模块17包括固定连接在车体1右端的光敏电阻5,光敏电阻5的一端通过电阻R2耦接于电源,光敏电阻5的另一端接地,比较器N1的同相输入端耦接于光敏电阻5与电阻R2之间的连接点,反向输入端耦接有滑动变阻器R1,改变滑动变阻器R1的阻值即可调节比较器N1的预设电压,比较器N1的输出端耦接于MCU模块11,当光照小于预设光照时,光敏电阻5的阻值较大,同相输入端接收到较小的输入信号,比较器N1能够接收到低电平的输出信号,并传递至MCU模块11。

如图2、图3和图7所示,MCU模块11耦接有闪光灯模块18,闪光灯模块18包括耦接于MCU模块11的驱动电路181,驱动电路181包含一个TPS65552ADGQ型驱动器,驱动电路181的GIGBT端口耦接有晶体管Q1,晶体管Q1的发射级耦接有闪光灯电路182。且当MCU模块11接收到光感应模块17输出的低电平的信号后,MCU模块11能够控制驱动电路181作用,以控制晶体管Q1导通,并导通闪光灯电路182,使得闪光灯6能够发光,便于摄像头3拍照。

如图1、图3和图8所示,MCU模块11耦接有红外报警模块19,红外报警模块19包含红外报警灯7和扬声器8,红外报警灯7安装在车体1前端,扬声器8安装在车体1上侧的右端;扬声器8通过三极管Q2耦接于MCU模块11,三极管Q2的基极耦接于MCU模块11,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扬声器8耦接于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扬声器8的另一端耦接于电源;红外报警灯7通过三极管Q3耦接于MCU模块11,三极管Q3的基极耦接于MCU模块11,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红外报警灯7通过电阻R8耦接于三极管Q3的集电极,红外报警灯7的另一端耦接于电源。当操作员发现车体1不在原位置时,能够直接控制红外报警模块19导通。

如图1、图3和图9所示,MCU模块11耦接有红外避障模块20,红外避障模块20包括耦接于MCU模块11的红外发射模块201和红外接收模块202,红外发射模块201内包含固定连接在车体1前侧的红外发射器9,红外发射模块201内设有三极管Q4,三极管Q4的基极通过电阻R9耦接于MCU模块11,用于接收MCU模块11发出的发射信号;红外接收模块202内包含固定连接在车体1前侧的红外接收器10,红外接收模块202内设有比较器N2,通过比较外红接收器9接收到的电压与预设电压比较,以将检测信号传递给MCU模块11。

工作原理:当操作员使用完成平衡车后,且忘记锁车后,操作员只需要通过远程控制器,例如手机和平板等无线设备发出无线信号,平衡车内的无线通讯模块14能够接收到无线信号,并控制车载控制模块13关闭,实现了平衡车的自动锁定。

当操作员离开后,平衡车能够放置在原位置,且当有其他人员搬取平衡车时,平衡车上的振动传感器4感应到振动后,振动感应模块16能够将振动信号传递给MCU模块11,MCU模块11能够控制摄像模块15打开,对车体1的上方进行取像,并将图像传递至MCU模块11,MCU模块11再通过无线通讯模块14能够传输给,便于取得取车人员的面相,也便于得到平衡车所在位置的景象;当光线较暗时,光感应模块17能够输出低电平的输出信号至MCU模块11,并在摄像头3摄像前,控制闪光灯6打开,便于摄像头3能够取得较为清晰的景象。

当操作员发现平衡车不在原位置后,能够通过远程控制器输出无线信号,并使得红外报警模块19能够动作,以便吓退取车人员;当操作员控制平衡车回到员位置时,红外避障模块20的设置能够减小了平衡车撞击在障碍物上的可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