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结构折叠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7467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结构折叠推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推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折叠推车,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易于存放、易于携带的新型结构折叠推车。



背景技术:

目前,折叠推车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通常将折叠推车制造成专用于幼儿的推车,或专用于餐饮业、物流运输等搬运场所。折叠车制造时,一旦使用功能明确,其推车的结构也必须跟随使用功能进行固定,也就是意味着幼儿专用推车不适合用于搬运货物,而搬运货物的也不适合婴幼儿使用。同时,现有的折叠推车,虽可进行折叠,但结构较为复杂,生产成本高,且推车折叠后的尺寸仍然较大、重量较重,一方面折叠推车不便于使用者随身携带,另一方面,折叠推车折叠后占用家庭或公共区域的使用空间,不便于存放,运输成本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折叠推车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折叠后重量重、尺寸大,不便于随身携带,不便于存放及运输成本高等不足,提出一种新型结构折叠推车,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极为方便,能解决上述问题的不足,可拓展推车的使用场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结构折叠推车,包括前轮、后轮和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推车还由主杆、伸缩杆、前轴、后轴、前折叠杆、后折叠杆、上折叠支架和放置板构成;所述伸缩杆伸缩设置在主杆上方的内部,所述主杆与主杆之间设有靠板,所述把手置于伸缩杆的顶部,所述主杆底部设有底杆,所述后轴设置在所述底杆的底部,所述后轮活动设置在所述后轴的两端,所述底杆的顶部设有第一固定铰链,所述第一固定铰链上设有上折叠支架,所述放置板固定设置在上折叠支架上,所述上折叠支架的前端下方设有第二固定铰链,所述后折叠杆的一端与所述底杆的底部活动相连,所述后折叠杆的另一端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铰链中,所述前折叠杆的顶端活动连接在第二固定铰链中,所述前折叠杆的底部设有安装孔,所述前轴安装设置在所述安装孔中,所述放置板连同上折叠支架围绕所述第一固定铰链作旋转收放运动,所述前折叠杆围绕所述第二固定铰链作旋转收放运动。

所述靠板由一上一下的第一靠板和第二靠板组成,靠板与主杆采用螺栓连接固定。

所述放置板为矩形板,放置板的长度大于两主杆之间的距离。

所述放置板通过紧固螺栓与上折叠支架连接固定。

所述前折叠杆的底端设有两个缓冲垫,缓冲垫是带有开口的圆环状橡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结构折叠推车,结构简单合理,可进行折叠,生产成本低,且推车折叠后的尺寸小、重量轻,既可以方便使用者随身携带,折叠后占用家庭或公共区域的使用空间小,非常便于存放,对于生产商来说运输成本低,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把手1、伸缩杆2、主杆3、底杆4、后轮5、后轴6、第一固定铰链7、前折叠杆8、前轮9、前轴10、上折叠支架11、放置板12、第一靠板13、第二靠板14、后折叠杆15、缓冲垫16、安装孔17、第二固定铰链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结构折叠推车,包括前轮9、后轮5和把手1;折叠推车还由主杆3、伸缩杆2、前轴10、后轴6、前折叠杆8、后折叠杆15、上折叠支架11和放置板12构成;伸缩杆2伸缩设置在主杆3上方的内部,主杆3与主杆3之间设有靠板,把手1置于伸缩杆2的顶部,主杆3底部设有底杆4,后轴6设置在底杆4的底部,后轮5活动设置在后轴6的两端,底杆4的顶部设有第一固定铰链7,第一固定铰链7上设有上折叠支架11,放置板12固定设置在上折叠支架11上,上折叠支架11的前端下方设有第二固定铰链18,后折叠杆15的一端与底杆4的底部活动相连,后折叠杆15的另一端活动设置在第二固定铰链18中,前折叠杆8的顶端活动连接在第二固定铰链18中,前折叠杆8的底部设有安装孔17,前轴10安装设置在安装孔17中,放置板12连同上折叠支架11围绕所述第一固定铰链7作旋转收放运动,前折叠杆8围绕第二固定铰链18作旋转收放运动。

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结构折叠推车,靠板由一上一下的第一靠板13和第二靠板14组成,靠板与主杆3采用螺栓连接固定;放置板12为矩形板,放置板12的长度大于两主杆3之间的距离;放置板12通过紧固螺栓与上折叠支架11连接固定;前折叠杆8的底端设有两个缓冲垫16,缓冲垫16是带有开口的圆环状橡胶。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可进行折叠,生产成本低,且推车折叠后的尺寸小、重量轻,既可以方便使用者随身携带,折叠后占用家庭或公共区域的使用空间小,非常便于存放,对于生产商来说运输成本低,降低了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