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骨架及使用该骨架的客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2159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客车骨架及使用该骨架的客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领域中的客车骨架,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前侧保护结构的客车骨架及使用该骨架的客车。



背景技术:

目前,客车前碰撞事故是客车事故中最为常见的事故类型,给客车司乘人员造成了很大的人身伤害,也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由于全承载一层半客车和双层客车的上层也有乘客,且乘客位置普遍靠前,一旦与大型车或隧道墙体等固定物体发生碰撞事故,前围结构会产生较大的变形,并向车内挤压乘客,造成乘客伤亡。如图1-图2所示,公布号为CN105946753A、公布日为2016.09.21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低驾驶区客车前碰撞保护结构,包括设置在客车骨架前侧的防撞梁41和设置在前防撞梁后侧的刚性梁43,防撞梁41和刚性梁43均连接在左立柱44和右立柱45上,防撞梁41和刚性梁43之间设有吸能梁2;吸能梁2用于在客车受冲击后变形,以对冲击力量进行缓冲,吸能梁2相当于缓冲梁2。当客车受到正面碰撞时,防撞梁1和缓冲梁2一同发生变形,使客车有足够的缓冲,由刚性梁3和左、右立柱围成的刚性框架对缓冲梁2进行支撑,对前排乘客进行保护。

现有客车骨架上的前侧保护结构虽然能够起到对乘客的保护作用,但是,由于客车前围下横梁高于地板骨架,客车前围保护结构占用地板骨架上侧的乘客区空间,前排乘客区的空间较小,前排乘客的舒适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骨架,用以解决现有客车骨架上的前围保护结构对乘客区空间占用较大,容易影响前排乘客的舒适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骨架的客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客车骨架的技术方案是:客车骨架包括地板骨架和设置在地板骨架前侧的防撞梁,地板骨架与防撞梁之间设有L形结构的缓冲梁,缓冲梁具有竖直设置的与防撞梁对齐的竖直段和与地板骨架平齐的水平段,竖直段的端部连接在防撞梁的底部,水平段的端部连接在地板骨架的前部。

客车骨架还包括水平设置在地板骨架前侧的刚性梁,刚性梁与客车骨架之间设有用于对刚性梁进行支撑的刚性支撑梁,刚性支撑梁与缓冲梁位置对应,缓冲梁通过刚性梁与地板骨架连接。

所述刚性梁为向前拱起的拱起梁。

所述防撞梁包括水平设置的上防撞横梁、下防撞横梁,上、下防撞横梁间隔设置,上、下防撞横梁之间由竖直设置的防撞连接梁连接,防撞连接梁的位置与缓冲梁对应,缓冲梁连接在下防撞横梁的底部。

所述地板骨架包括矩形结构的地板骨架本体,地板骨架本体上设有用于与地板骨架本体的对应边框围成三角形加强结构的斜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客车的技术方案是:客车包括客车骨架,客车骨架包括地板骨架和设置在地板骨架前侧的防撞梁,地板骨架与防撞梁之间设有L形结构的缓冲梁,缓冲梁具有竖直设置的与防撞梁对齐的竖直段和与地板骨架平齐的水平段,竖直段的端部连接在防撞梁的底部,水平段的端部连接在地板骨架的前部。

客车骨架还包括水平设置在地板骨架前侧的刚性梁,刚性梁与客车骨架之间设有用于对刚性梁进行支撑的刚性支撑梁,刚性支撑梁与缓冲梁位置对应,缓冲梁通过刚性梁与地板骨架连接。

所述刚性梁为向前拱起的拱起梁。

所述防撞梁包括水平设置的上防撞横梁、下防撞横梁,上、下防撞横梁间隔设置,上、下防撞横梁之间由竖直设置的防撞连接梁连接,防撞连接梁的位置与缓冲梁对应,缓冲梁连接在下防撞横梁的底部。

所述地板骨架包括矩形结构的地板骨架本体,地板骨架本体上设有用于与地板骨架本体的对应边框围成三角形加强结构的斜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客车受到正面碰撞时,防撞梁和缓冲梁受压后变形,地板骨架对缓冲梁进行支撑,对前排乘客进行保护;缓冲梁为L形结构,L形结构的竖直段和水平段之间可让开地板骨架上侧的乘客区空间,相比于现有技术,不占用乘客区空间,保证前排乘客的舒适性。

进一步的,在地板骨架的前侧设置刚性梁,刚性梁先于地板骨架受到冲击,增强地板骨架的强度。

进一步的,向前拱起的刚性梁具有预变形量,增强刚性梁的强度,减少刚性梁受冲击时的向后变形量。

进一步的,以地板骨架上的斜加强筋在矩形结构的地板骨架本体上围成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结构的强度较矩形结构高,增强地板骨架的侧向抗弯能力、碰撞传力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客车骨架上的前侧保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客车骨架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前侧部分的局部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客车骨架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客车骨架的实施例1,如图3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客车骨架为一层半或双层客车骨架;客车骨架包括用于支撑客车骨架上层乘客乘坐区的地板骨架10,地板骨架10的前侧设有防撞架20、刚性梁30和设置在防撞架与刚性架之间的缓冲梁40。

防撞架20包括上防撞横梁21、下防撞横梁22和防撞连接梁23,上、下防撞横梁并列且间隔设置;上、下防撞横梁22的形状一致,均为朝向前侧凸起的弧形梁;各弧形梁的左、右端分别连接在处于地板骨架10前侧的左立柱61和右立柱62上。

防撞连接梁23有沿防撞横梁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的四个,各防撞连接梁23竖直设置在上、下防撞横梁之间,防撞连接梁23的上端连接在上防撞横梁21的底部、下端连接在下防撞横梁22的顶部。

刚性梁30包括间隔设置在地板骨架10前侧的刚性横梁31,刚性横梁31的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分别向后弯折,以形成前拱结构。刚性横梁31与地板骨架10之间设有刚性支撑梁32;刚性支撑梁32有四个,中间部分的两刚性支撑梁32的长度较长,靠近刚性横梁31端部的两刚性支撑梁32的长度较短,各刚性支撑梁32的位置与对应防撞连接梁23对应。

缓冲梁40连接在防撞架20和刚性梁30之间且位置与防撞连接梁23、刚性支撑梁32对应。缓冲梁40有四个,均为L形梁40;L形梁40具有与竖直设置的与防撞架20对齐的竖直段和水平设置的与地板骨架10平齐的水平段;L形梁40的竖直段的端部连接在下防撞横梁22的底部,水平段的端部连接在刚性横梁31的前部。

地板骨架10包括地板骨架本体11,地板骨架本体11具有左侧矩形部分和右侧矩形部分,左、右侧矩形部分中分别设有用于对矩形结构进行加强的斜加强筋。斜加强筋包括设置在左侧矩形部分中的斜加强筋12、斜加强筋13,还包括设置在右侧矩形部分中的斜加强筋14。

斜加强筋12、斜加强筋13将左侧矩形部分分隔成三个三角形部分;斜加强筋14设置在右侧矩形部分的对角线上,将右侧矩形部分分隔成两个三角形部分;三角形结构的强度较矩形结构高;增强地板骨架10的强度,地板骨架10能够更好地传递和分散碰撞力。

防撞架20和缓冲梁30组成一级保护结构,刚性梁30和地板骨架10组成二级保护结构。在客车受到正面撞击时,第一级保护结构的强度低,能够在碰撞中吸收碰撞能量;第二级保护结构的强度高,受冲击时难以变形,第二级保护结构对前排乘客进行保护。

刚性梁30与地板骨架10平齐,缓冲梁30为L形结构,不占用客车骨架上层乘客区空间;相比于现有技术,地板骨架10前侧的可利用空间大,保证前排乘客的舒适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缓冲梁也可以将直接连接在地板骨架上,地板骨架形成刚性架;另外,缓冲梁的L形结构的竖直段也可以朝向客车前侧倾斜,水平段也可以朝向地板骨架下侧倾斜;也可以将竖直段与水平段的连接处设置成圆弧过渡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客车骨架的实施例2,如图5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刚性横梁31为沿左右方向平直延伸的水平梁,设置在刚性横梁31后侧的各刚性支撑梁32的长度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客车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客车为一层半或双层客车,客车包括客车骨架,本实施例中的客车骨架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客车骨架的任一实施例的结构相同;因此,不再重复说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