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充电开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2155阅读:6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车充电开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电动汽车零部件,尤其是一种电动车充电开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环境与能源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越来越注重环保、节能的出行方式。而电动车,作为新能源车辆,具有零排放、低能耗、机动灵活等特点,深受深受广大农村人民和老年人的喜爱。充电机构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件,需要方便快捷的对车辆实时充电。现有的汽车加油口开启机构通常采用的是车内拉线式结构,车主可以在驾驶室内操控开关操作。使用这种功能给车主带来极大方便,防止偷油问题现象。但当它们出现故障时,往往会令车主熟手无策,造成极大麻烦。

鉴于上述原因,现研发出一种电动车充电开启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动车充电开启装置,按压充电口盖即可实现开闭,充电口盖通过铰链销轴可自由旋转95°,结构简单,开启机构方便快捷、造价低节约成本,使用效果显著。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车充电开启装置,是由:充电口卡子、充电口盖、支撑臂、C形弯臂、缓冲限位垫、充电口底座、卡紧组件构成;充电口底座的上表面正中位置设置充电口,充电口底座的上表面为圆形,充电口底座的上表面前后侧边缘设置对称的一对缓冲限位垫,缓冲限位垫为橡胶或弹力塑料制成,充电口底座的侧壁一侧设置一对支撑臂,一对支撑臂的端头之间设置铰链销轴,充电口底座的上表面上方设置充电口盖,充电口盖为圆形,充电口盖的直径大于充电口底座上表面的直径,充电口盖的后端两侧与铰链销轴的两端之间设置一对C形弯臂,充电口盖的前端下表面中部设置充电口卡子,充电口底座的上表面对应充电口卡子所在位置设置卡槽,卡槽内设置卡紧组件,充电口卡子与卡紧组件对应卡合,充电口盖与其后端两侧的一对C形弯臂一体成形,一对C形弯臂的后端与铰链销轴的两端紧密固定,铰链销轴外周设置开启弹簧使一对C形弯臂和充电口盖以铰链销轴为中心自由旋转,旋转最大角度为9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按压充电口盖,充电口盖通过铰链销轴可自由旋转95°,固定在充电口盖上的充电口卡子卡在卡紧组件里面,再次按压充电口盖,卡紧组件松开充电口卡子,充电口盖在开启弹簧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充电口盖打开。由于电动汽车不存在“偷油偷电”问题,充电开启机构不需复杂的高成本拉线式开启机构。本实用新型充电开启机构按压充电口盖即可实现开闭。结构简单,开启机构方便快捷、造价低节约成本,使用效果显著,本产品自投入使用以来,已经得到了业界专家和广大客户的一致好评,适合普遍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充电口盖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充电口盖与充电口底座合并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2中:充电口卡子1、充电口盖2、支撑臂3、C形弯臂4、缓冲限位垫5、充电口底座6、卡紧组件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充电口底座6的上表面正中位置设置充电口,充电口底座6的上表面为圆形,充电口底座6的上表面前后侧边缘设置对称的一对缓冲限位垫5,缓冲限位垫5为橡胶或弹力塑料制成,充电口底座6的侧壁一侧设置一对支撑臂3,一对支撑臂3的端头之间设置铰链销轴,充电口底座6的上表面上方设置充电口盖2,充电口盖2为圆形,充电口盖2的直径大于充电口底座6上表面的直径,充电口盖2的后端两侧与铰链销轴的两端之间设置一对C形弯臂4,充电口盖2的前端下表面中部设置充电口卡子1,充电口底座6的上表面对应充电口卡子1所在位置设置卡槽,卡槽内设置卡紧组件7,充电口卡子1与卡紧组件7对应卡合,充电口盖2与其后端两侧的一对C形弯臂4一体成形,一对C形弯臂4的后端与铰链销轴的两端紧密固定,铰链销轴外周设置开启弹簧使一对C形弯臂4和充电口盖2以铰链销轴为中心自由旋转,旋转最大角度为95°。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