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柄间隙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56400发布日期:2018-07-31 19:50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转向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柄间隙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在日常汽车的使用过程中,驾驶员会根据自身的条件来调节方向盘的位置,以提高驾驶时舒适性。在调节方向盘的时候,往往需要松开EPS转向管柱的手柄,但是,松开手柄后,手柄和支架之间会产生一个侧向间隙,从而导致手柄的左右晃动,影响使用者的感官,甚至会在调节时产生异响。

公开号为CN20630710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转向管柱的手柄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螺栓、调节手柄、调节凸轮块、固定凸轮块、轴向轴承和锁紧螺母,调节螺栓依次穿过调节手柄、调节凸轮块、固定凸轮块、U型支架和转向管柱、轴向轴承与锁紧螺母连接锁紧,轴向轴承与U型支架之间还设有单向阻尼轴承,单向阻尼轴承的外圈通过固定块固定在U型支架上,调节螺栓与单向阻尼轴承的内圈固定。

本手柄调节机构增大了调节手柄松开后向下运动的阻尼力,消除了调节凸轮块与固定凸轮块在转动过程中的撞击声以及调节手柄回弹产生的撞击声,降低了异响和噪音。但是该结构过于复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并不容易实现,且制造成本较高。

公开号为CN20407777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转向管柱的手柄系统,包括手柄本体、凸轮、凸轮盘、垫圈、轴向轴承、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沿轴线方向依次穿过所述手柄本体、所述凸轮、所述凸轮盘、所述垫圈、所述轴向轴承后,最后与所述螺母连接,所述手柄系统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凸轮与所述凸轮盘之间。

由于弹性件位于凸轮和凸轮盘之间,弹性件起到了填充凸轮与凸轮盘之间间隙的作用。当松开手柄系统时,凸轮与凸轮盘之间不会发生碰撞,因此减少了噪音的产生,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公开了所述弹性件为O型橡胶圈。但是O型橡胶圈由于刚度较低,只能承受较小的压力,若压力过大,O型橡胶圈会产生不可逆转的变形,且O型橡胶圈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老化,从而丧失弹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手柄松开后不会发生晃动,调节时没有异响且结构简单可靠、使用寿命长的手柄间隙调节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手柄间隙调节机构,包括支架、调节螺栓、手柄、轴承和自锁螺母,还包括第一楔形块、第二楔形块以及置于手柄和轴承之间的波形垫圈,所述第一楔形块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楔形块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螺栓依次穿过所述支架、第一楔形块、第二楔形块、手柄、波形垫圈、轴承和自锁螺母;所述第一楔形块和所述第二楔形块面向对方的一侧均设有绕所述调节螺栓的轴线环形分布的楔形卡槽和楔形卡体,且所述楔形卡槽和楔形卡体交替设置,其中,所述楔形卡槽的底面与所述楔形卡体的端面平行,且所述楔形卡槽的深度沿顺时针方向递增。

作为优选,所述轴承为止推轴承。

作为优选,所述楔形卡槽和所述楔形卡体相互靠近的侧面为平行面。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楔形块和所述第二楔形块面向对方的一侧均设有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手柄和轴承之间设置波形垫圈,通过波形垫圈来抵消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之间产生的间隙,可以避免手柄松开后,产生侧向间隙,进一步导致手柄的晃动。

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通过楔形卡体与楔形卡槽进行配合,且所述楔形卡槽的深度沿顺时针方向递增,从而实现旋转时手柄的锁紧与松开。

所述楔形卡槽的底面与所述楔形卡体的端面平行,且楔形卡槽和楔形卡体相互靠近的侧面为平行面,避免了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的配合间隙,使得配合更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一种手柄间隙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手柄锁紧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手柄松开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波形垫圈手柄锁紧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波形垫圈手柄松开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第一楔形块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支架;20-调节螺栓;30-第一楔形块;31-楔形卡槽;32-楔形卡体;33-加强筋;40-波形垫圈;50-第二楔形块;60-手柄;70-轴承;80-自锁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实施例的一种手柄间隙调节机构,包括支架10、调节螺栓20、手柄60、轴承70和自锁螺母80,还包括第一楔形块30、第二楔形块50以及置于手柄60和轴承70之间的波形垫圈40,所述第一楔形块30与所述支架1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楔形块50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螺栓20依次穿过所述支架10、第一楔形块30、第二楔形块50、手柄60、波形垫圈40、轴承70和自锁螺母80。在所述第一楔形块30和第二楔形块50之间设置波形垫圈40,通过波形垫圈40来抵消第一楔形块30和第二楔形块50之间的间隙,从而避免手柄60松开后,产生侧向间隙,进一步导致手柄60的晃动。

参加图6,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楔形块30和所述第二楔形块50面向对方的一侧均设有绕所述调节螺栓20的轴线环形分布的楔形卡槽31和楔形卡体32,且所述楔形卡槽31和楔形卡体32交替设置,其中,所述楔形卡槽31的底面与所述楔形卡体32的端面平行,即第一楔形块30的楔形卡体32与第二楔形块50的楔形卡槽31配合,第二楔形块50的楔形卡体32与第一楔形块30的楔形卡槽31配合。

进一步,所述楔形卡槽31的深度沿顺时针方向递增。当手柄60锁紧时,所述楔形卡体32卡入所述楔形卡槽31较浅的位置处。此时,转向管柱被固定,波形垫圈40受力后被压扁。

顺时针旋转手柄后,手柄60处于松开状态,所述楔形卡体32卡入所述楔形卡槽31较深的位置处。此时转向管柱可以上下滑动,波形垫圈40处于自然伸展状态,依靠波形垫圈40提供的弹力来避免手柄60的左右晃动。

进一步,所述楔形卡槽31和楔形卡体32相互靠近的侧面为平行面,使得所述楔形卡槽31和所述楔形卡体32能够无缝配合,增强了配合的可靠性。

更进一步,所述轴承70为止推轴承70,止推轴承70主要用于承受轴向力,可以避免本实施例的手柄间隙调节机构在轴向产生松动。

再进一步,所述第一楔形块30和所述第二楔形块50面向对方的一侧均设有加强筋33,以提高第一楔形块30和第二楔形块50的强度,增强抗冲击能力,延长使用寿命。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