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地板结构、车身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74966发布日期:2019-04-12 23:12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车身地板结构、车身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身结构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身地板结构,并且涉及一种车身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的车身结构包括车身地板,车身地板上可以设置座椅,包括前排座椅和后排座椅等,并且在电动车辆中,车身地板的前部下方可以设置电池包。

车身地板需要具有一定的强度以保护其上侧和下侧的座椅以及电池包,现有的车身地板上没有形成传力通道,整体强度相对较差,在受到碰撞时很容易发生变形,导致座椅和电池包也受到挤压、碰撞,安全性能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车身地板结构,以解决车身地板结构的前部没有形成传力通道结构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身地板结构,其中,所述车身地板结构包括前围加强板和两个前围纵梁,所述前围加强板包括横向延伸的第一横梁部和从第一横梁部的中部向前延伸的第一纵梁部,两个所述前围纵梁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梁部的两端并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所述前围纵梁的前端相对于后端向内侧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车身地板结构包括后地板加强板和两个后地板纵梁,所述后地板加强板包括横向延伸的第二横梁部和从所述第二横梁部的中部向后延伸的第二纵梁部,两个所述后地板纵梁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横梁部的两端并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后地板纵梁的后端相对于前端向内侧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车身地板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前围加强板和后地板加强板之间的中通道,所述中通道的前端连接于所述前围加强板的中部并对齐所述第一纵梁部,所述中通道的后端连接于所述后地板加强板的中部并对齐所述第二纵梁部。

进一步的,所述车身地板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横梁部平行的前地板前横梁,所述前地板前横梁延伸穿过所述中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车身地板结构包括与所述前地板前横梁平行的前地板中横梁,所述前地板中横梁延伸穿过所述中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车身地板结构包括与所述前地板前横梁平行的前地板后横梁,所述前地板后横梁延伸穿过所述中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前围纵梁的前端和所述第一纵梁部的前端平齐,所述后地板纵梁的后端和所述第二纵梁部的后端平齐。

进一步的,所述车身地板结构包括后地板后横梁,所述后地板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部连接于所述后地板后横梁。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车身地板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车身地板结构中,前部的前围加强板和前围纵梁组成山形结构,从而形成三个传力通道,使得来自前方碰撞力沿着三个传力通道传递,并避开前排座椅,保护前排乘客,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身结构,以解决车身地板结构的前部没有形成传力通道结构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身结构,其中,所述车身结构设置有以上方案所述的车身地板结构。

所述车身结构与上述车身地板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身结构,以解决车身地板结构的前部没有形成传力通道结构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其中,所述车辆设置有以上方案所述的车身结构。

所述车辆与上述车身地板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述的车身地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述的车身地板结构的传力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前围加强板,2-前围纵梁,3-后地板加强板,4-后地板纵梁,5-中通道,6-前地板前横梁,7-前地板中横梁,8-前地板后横梁,9-后地板横梁,11-第一横梁部,12-第一纵梁部,31-第二横梁部,32-第二纵梁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提到的“前、后”,是指车身地板结构安装于车辆后的前后方向。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身地板结构,其中,所述车身地板结构包括前围加强板1和两个前围纵梁2,所述前围加强板1包括横向延伸的第一横梁部11和从第一横梁部11的中部向前延伸的第一纵梁部12,两个所述前围纵梁2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梁部11的两端并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所述前围纵梁2的前端相对于后端向内侧倾斜。

参考图1和图2,前围加强板1包括横向的第一横梁部11和连接于第一横梁部并纵向向前延伸的第一纵梁部12,第一横梁部11相当于横梁结构。两个前围纵梁2连接于第一横梁部11的两端,前围纵梁2大致沿前后方向延伸,从而两个前围纵梁2和前围加强板1大致形成“山”形结构,特别的,前围纵梁2的前端相对于后端向内侧(车辆内部)倾斜,第一纵梁部12的前端和两个前围纵梁2的前端聚拢在一起。其中,对于第一横梁部11来说,位于第一纵梁部12和前围纵梁2之间的部分对齐于前排座椅,即第一纵梁部12和前围纵梁2的朝向均与前排座椅错开,因此,第一纵梁部12的前端和两个前围纵梁2的前端受到来自前方的碰撞时,可以分别沿着前围纵梁2及第一纵梁部12形成的传力通道传递碰撞力,而前围纵梁2及第一纵梁部12各自的延伸方向均与前排座椅错开,因此,前围纵梁2和第一纵梁部12在前方碰撞冲击作用下,即使发生位移、变形,也可以避开前排座椅,保护前排乘客。

另外,所述车身地板结构包括后地板加强板3和两个后地板纵梁4,所述后地板加强板3包括横向延伸的第二横梁部31和从所述第二横梁部31的中部向后延伸的第二纵梁部32,两个所述后地板纵梁4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横梁部31的两端并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后地板纵梁4的后端相对于前端向内侧倾斜。后地板加强板3与前围加强板1的结构相似,其包括横向的第二横梁部31和纵向向后延伸的第二纵梁部32,连接于第二横梁部31的两端的后地板纵梁4大致沿前后方向延伸,从而两个后地板纵梁4和后地板加强板3组成大致为“山”形结构,特别的,第二纵梁部32的后端和两个后地板纵梁4的后端聚拢在一起。其中,对于第二横梁部32来说,第二纵梁部32与后地板纵梁4之间的部分对齐于后排座椅,因此,当第二纵梁部32的后端和两个后地板纵梁4的后端受到来自后方的碰撞时,可以分别沿着第二纵梁部32和后地板纵梁4形成的传力通道传递碰撞力,而第二纵梁部32和两个后地板纵梁4各自的延伸方向均与后排座椅错开,因此,后地板纵梁4和第二纵梁部32在前方碰撞冲击作用下,即使发生位移、变形,也可以避开后排座椅,保护后排乘客。

如上所述,车身地板结构在前部和后部分别形成“山”形结构,以分别保护前排乘客和后排乘客,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前围纵梁2以前端和后端之间的部分连接于第一横梁部12,后地板纵梁4以前端和后端之间的部分连接于第二横梁部32,这使得作用于前围纵梁2的前方碰撞力可以越过前围加强板1而传递到后部,而不是全部作用于前围加强板1,同样的,作用于后地板纵梁4的后方碰撞力可以越过后地板加强板3而传递到前部,而不是全部作用于后地板加强板3,从而可以保护位于前围加强板1后方、后地板加强板3前方。

另外,所述车身地板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前围加强板1和后地板加强板3之间的中通道5,所述中通道5的前端连接于所述前围加强板1的中部并对齐所述第一纵梁部12,所述中通道5的后端连接于所述后地板加强板3的中部并对齐所述第二纵梁部32。中通道5为车身地板结构中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纵梁结构,其两端分别连接于前围加强板1和后地板加强板3,因此,可以从前围加强板1向后地板加强板3传递来自前方的碰撞力,也可以从后地板加强板3向前围加强板1传递来自后方的碰撞力,提升车身地板结构的整体强度,加强碰撞力的传递,减少碰撞时产生的变形量,以保护车辆中的乘客。另外,中通道5沿前后方向对齐于第一纵梁部12和第二纵梁部32,形成一道传力通道梁,使得碰撞力可以沿着这一传力通道梁传递。

其中,前围加强板1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前围纵梁2和中通道5可以分别通过焊接、螺接等方式连接于前围加强板1;类似的后地板加强板3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后地板纵梁4和中通道5可以分别通过焊接、螺接等方式连接于后地板加强板3。

另外,所述车身地板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横梁部11平行的前地板前横梁6,所述前地板前横梁6延伸穿过所述中通道5。如图1和图2所示,前地板前横梁6靠近前围加强板1,前地板前横梁6沿横向方向延伸且大致平行于第一横梁部11,前地板前横梁6可以用于承载车辆的前排座椅,并且可以提高车辆的横向刚度,在车辆遭受来自横向两侧的碰撞时,前地板前横梁6可以提供有效的横向支撑。特别的,前地板前横梁6为横跨车身地板结构的完整梁结构,其延伸穿过中通道5,保证碰撞力可以沿着前地板横梁6传递,相反地,如果前地板前横梁6被中通道5切割为两段,中通道5一侧的前地板前横梁6将会把碰撞力传递到中通道5,而传递到另一侧的前地板前横梁6碰撞力将明显减少,中通道5将更明显地损坏,对附近的乘客造成更大的影响。

另外,所述车身地板结构包括与所述前地板前横梁6平行的前地板中横梁7,所述前地板中横梁7延伸穿过所述中通道5。前地板中横梁7与前地板前横梁6为相似结构,其可以与前地板前横梁6共同支撑前排座椅。类似的,前地板中横梁7延伸穿过中通道5的设计方式,可以允许来自侧部的碰撞力顺利地沿着前地板中横梁7传递,保护车辆的内部结构,例如前排座椅。

另外,所述车身地板结构包括与所述前地板前横梁6平行的前地板后横梁8,所述前地板后横梁8延伸穿过所述中通道5。前地板后横梁8与前地板前横梁6和前地板中横梁7为相似结构,其大致位于后排座椅的前方,即对应于后排乘客的脚部位置。类似的,前地后横梁8延伸穿过中通道5的设计方式可以允许来自侧部的碰撞力顺利地沿着前地板后横梁8传递,保护车辆的内部结构,例如附近的前排座椅和后排座椅。

具体的,所述前围纵梁2的前端和所述第一纵梁部12的前端平齐,所述后地板纵梁4的后端和所述第二纵梁部32的后端平齐。前围纵梁2与第一纵梁部12各自的前端彼此平齐,从而可以同步地、均等地接收来自前方的碰撞力,使得碰撞能量相对较为均匀地分布到前围纵梁2和第一纵梁部12,使得车身地板结构在前部的受力更为均匀,避免出现集中受力结构,类似的,后地板纵梁4和第二纵梁部32各自的后端也彼此平齐,使得后部受到碰撞时受力也更为均匀,通过前后两个山形结构,可以保护整个车身地板结构受力均匀,避免出现个别区域优先损坏的问题。

另外,所述车身地板结构包括后地板后横梁9,所述后地板纵梁4和所述第二纵梁部32连接于所述后地板后横梁9。后地板横梁9可以先于后地板纵梁4和第二纵梁部32受到后方的碰撞力,从而将碰撞力均匀地分布到后地板纵梁4和第二纵梁部32(即后地板加强板3),在车身地板结构的后部使得受力更为均匀。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身结构,其中,所述车身结构包括方案所述的车身地板结构。车身结构包括以上所述的车身地板结构以及侧围、顶部等结构,车身地板结构的前部下侧可以设置电池包,前部形成的山形结构同样可以保护该电池包避开来自前方的碰撞力。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中,所述车辆设置有以上方案所述的车身结构。所述车辆可以为电动车辆,车身地板结构的前方下部可以设置电池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