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脱泥的橡胶履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4674发布日期:2018-12-18 21:00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脱泥的橡胶履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履带领域,尤其是一种易脱泥的橡胶履带。



背景技术:

在现有用于湿地上行驶的收割机、挖掘机、运辅车等常用的履带底盘行走的机器中使用的橡胶履带,是沿环形橡胶体长度方向按驱动轮节距固定埋设有铁齿,在铁齿外侧缠绕环形钢丝帘线,在环形橡胶体外侧按驱动轮节距形成行走的花纹,目前这种类型的橡胶履带在行走时会带动地面上的相对物质如:泥土、杂草、稻屑等会停留堆积在车架、托链轮、托链轮架等行走部分上,这种长时间的堆积会造成行走系统上阻力增加、机器负载加重、增加油耗、影响支重轮、托链轮的运转、加速橡胶履带磨损。

请参见图1,公告号为CN20593097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带刮泥结构的车辆用橡胶履带,在环形的橡胶弹性体的长度方向按驱动轮节距固定埋设有铁齿,铁齿的外侧环形缠绕有钢丝帘线,沿橡胶弹性体的外表面上与铁齿等节距的设置有花纹或抓地齿,所述的环形的橡胶弹性体的内侧的内端面和内侧的下表面上的某一节距或多个节距的铁齿上设置有刮泥块。但是该带刮泥结构的车辆用橡胶履带的花纹之间部分的积泥依然难以与橡胶履带分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脱泥的橡胶履带,更易脱泥。

为达上述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脱泥的橡胶履带,包括被橡胶主体包覆的多个铁齿和沿履带长度方向布置的花纹结构,所述花纹结构位于所述橡胶主体的铁齿与相邻的前一铁齿间的区域,所述花纹结构分别包括位于所述橡胶主体中心线O左、右两侧的对称设置的斜凸条;所述橡胶主体在所述斜凸条与所述铁齿间具有中间区,所述斜凸条中部与所述橡胶主体两侧边缘之间的位置分别具有沿长度方向布置的加强楞,该加强楞用于使所述中间区受弯曲时使所述加强楞与加强楞之间的区域的变形大于所述斜凸条中部与所述橡胶主体边缘之间的区域的变形大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易脱泥的橡胶履带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斜凸条与所述橡胶主体边缘之间具有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易脱泥的橡胶履带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花纹结构的左侧的斜凸条向所述橡胶主体左侧边缘延伸有垂直于所述中心线O的左平凸条,前一花纹结构的右侧的斜凸条向所述橡胶主体右侧边缘延伸有垂直于所述中心线O的右平凸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易脱泥的橡胶履带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斜凸条背向所述橡胶主体外表面截面逐渐减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易脱泥的橡胶履带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斜凸条朝前的侧面背向所述橡胶主体外表面向后倾斜,所述斜凸条朝后的侧面背向所述橡胶主体外表面向前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易脱泥的橡胶履带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斜凸条朝前的侧面背向所述中心线O向后倾斜,所述斜凸条朝后的侧面背向所述中心线O向后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易脱泥的橡胶履带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斜凸条背向所述橡胶主体表面的表面与所述橡胶主体区域的表面平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易脱泥的橡胶履带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平凸条背向所述橡胶主体表面的表面与所述橡胶主体区域的表面平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易脱泥的橡胶履带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右平凸条背向所述橡胶主体表面的表面与所述橡胶主体区域的表面平行。

履带行进时,斜凸条受压或橡胶主体弯曲时,中间区产生变形,积泥与斜凸条的紧密连接因斜凸条与橡胶主体的角度变化而破坏,通过设置加强楞使所述加强楞与加强楞之间的区域的变形大于所述斜凸条中部与所述橡胶主体边缘之间的区域的变形大小,因变形大小的不一致,积泥容易断裂、破碎,脱泥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带刮泥结构的车辆用橡胶履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易脱泥的橡胶履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2的易脱泥的橡胶履带的主视图。

图4所示为图2的易脱泥的橡胶履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图2的易脱泥的橡胶履带的俯视图。

图6所示为图2的易脱泥的橡胶履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见图2、3,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易脱泥的橡胶履带,所述橡胶履带包括橡胶主体1、铁齿2、花纹结构3。橡胶履带的橡胶主体1由橡胶制成。橡胶主体1包覆有多个铁齿2,铁齿2垂直于中心线 O且均匀排列在橡胶主体1内部。橡胶主体1上设有沿履带长度方向布置的花纹结构3,花纹结构3位于所述橡胶主体1的铁齿2与相邻的前一铁齿2之间,花纹结构3包括分别位于橡胶主体1中心线O左、右两侧的对称设置的斜凸条31;斜凸条31与橡胶主体1边缘之间具有间隙。橡胶主体1在斜凸条31与所述铁齿2间具有中间区5,中间区5位于斜凸条31的前后两侧。

请参见图4,斜凸条31中部与橡胶主体1两侧边缘之间的位置分别具有沿长度方向布置的加强楞11,加强楞11与加强楞11之间具有区域 6,区域6的下部设有铁齿2。

加强楞11用于使中间区6受弯曲时使区域62的变形大于斜凸条中部与所述橡胶主体边缘之间的区域61的变形大小。

请参见图5、6,花纹结构3的左侧的斜凸条31向橡胶主体1左侧边缘延伸有垂直于中心线O的左平凸条32,前一花纹结构3的右侧的斜凸条31向橡胶主体1右侧边缘延伸有垂直于中心线O的右平凸条33。斜凸条31背向所述橡胶主体1外表面截面逐渐减小。斜凸条31朝前的侧面34背向橡胶主体1外表面向后倾斜,斜凸条31朝后的侧面35背向橡胶主体1外表面向前倾斜。斜凸条31朝前的侧面34背向中心线O 向后倾斜,斜凸条31朝后的侧面35背向中心线O向后倾斜。斜凸条31 背向橡胶主体1的表面36与橡胶主体1区域62的表面平行。左平凸条 32背向橡胶主体1的表面37与橡胶主体1区域62的表面平行。右平凸条33背向橡胶主体1的表面38与橡胶主体1区域62的表面平行。

履带行进时,斜凸条受压或橡胶主体弯曲时,中间区产生变形,积泥与斜凸条的紧密连接因斜凸条与橡胶主体的角度变化而破坏,通过设置加强楞使所述加强楞与加强楞之间的区域62的变形大于所述斜凸条中部与所述橡胶主体边缘之间的区域61的变形大小,因变形大小的不一致,积泥容易断裂、破碎,脱泥效果更好。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和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