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铝结合型侧围骨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4382发布日期:2019-04-16 23:00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钢铝结合型侧围骨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客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侧围骨架结构。



背景技术:

整车轻量化趋势下,车身五大片骨架采用铝合金结构替代传统钢结构来进行整车减重,用铝型材替代传统钢结构时,为了保证整车强度,铝型材断面往往远大于钢管断面。目前新能源车国内主流客车企业大都选择底置电池布置方案,底置电池布置时由于铝车身铝材断面较大,即舱门两侧立柱较宽,导致布置的电池箱体数量减少,整车电量减少。如果缩减铝型材断面规格(即减小电池舱门两侧立柱型材规格),则整车强度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将钢管和铝型材结合在一起的侧围骨架结构,在实现骨架轻量化的同时,既能保证骨架连接强度,又能最大限度地布置尽可能多的电池箱体。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钢铝结合型侧围骨架结构,包括作为骨架主体的铝型材,骨架的电池舱部分采用钢管,钢管与铝型材之间设有连接钢板,连接钢板铆接在铝型材上,连接钢板和钢管之间焊接。

进一步的,连接钢板与铝型材的接触面涂有隔热涂层。

进一步的,铝型材在车身内外两侧均铆接有连接钢板。

进一步的,连接钢板分段铆接在铝型材组成的骨架上。

进一步的,连接钢板包括直形连接钢板和角形连接钢板。

进一步的,直形连接钢板设有三个铆接孔,角形连接钢板的两个边分别设有两个铆接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以铝型材为骨架主体,保证车身轻量化,以钢管为电池舱部分的骨架,既可以减小断面面积,达到舱门两侧立柱较窄、可以布置更多的电池箱体的效果,也可以保证骨架的连接强度。通过将连接钢板焊接在铝型材上,再将连接钢板与钢管之间进行焊接固定,实现钢管与铝型材之间的固定连接,连接结构比较简单。在连接钢板与铝型材的接触面涂上隔热涂层,可以防止焊接连接钢板与钢管时破坏铝型材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铝型材和钢管的连接结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采用全铝结构的车身骨架示意图。

其中:1、铝型材;2、钢管;3、连接钢板;3-1、直形连接钢板;3-2、角形连接钢板;4、铆钉;5、电池箱体;6、电池舱;7、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3所示,一种钢铝结合型侧围骨架结构,包括作为骨架主体的铝型材1,骨架的电池舱6部分采用钢管2。铝型材1在车身内外两侧均铆接有连接钢板3,连接钢板3分段铆接在铝型材1组成的骨架上,连接钢3与铝型材1的接触面涂有隔热涂层。连接钢板3和钢管2之间焊接。连接钢板3包括直形连接钢板3-1和角形连接钢板3-2,直形连接钢板3-1设有三个铆接孔,角形连接钢板3-2的两个边分别设有两个铆接孔。

本实用新型以铝型材1为骨架主体,保证车身轻量化,以钢管2为电池舱6部分的骨架,既可以减小断面面积,达到舱门两侧立柱7较窄、可以布置更多的电池箱体的效果,也可以保证骨架的连接强度。通过将连接钢板3焊接在铝型材1上,再将连接钢板3与钢管2之间进行焊接固定,实现钢管3与铝型材1之间的固定连接,连接结构比较简单。在连接钢板2与铝型材1的接触面涂上隔热涂层,可以防止焊接连接钢板3与钢管2时破坏铝型材1的强度。

图4为采用全铝结构的车身骨架示意图,其中立柱7较宽,会挤压电池箱体5的空间。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