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婴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39297发布日期:2019-06-28 23:46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婴儿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婴儿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婴儿车。



背景技术:

婴儿车是一种为婴儿户外活动提供便利而设计的工具车,是宝宝最喜爱的散步交通工具,更是妈妈带宝宝上街购物时的必须品。婴儿车有各种车型,然而根据宝宝的成长、使用用途,婴儿车又可以分成很多种类.

目前,现有的婴儿车在使用时通常存在以下缺陷:1、减震效果差,遇到障碍物时容易对婴儿头部发生撞击,影响儿童头部发育;2、没有固定的储存空间,不能够对婴儿的随身物品进行储存,影响使用;3、现有婴儿车的躺窝姿势通常是固定的,不能够同时满足婴儿平躺与坐卧等姿势。

针对现有设备存在不足的问题,现有专利文献也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如专利号为201810186731.8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婴儿车,该装置设置有锁定机构,设于手把组和滑动件之间,锁定机构用于将车架在展开状态下锁定,能够便于将婴儿车的车架进行充分折叠,但该婴儿车仅仅具有可折叠的功能,却不能针对于婴儿的躺窝姿势进行调节;又如专利号201820423644.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婴儿车,该婴儿车通过多组杆件之间相互配合,实现对婴儿的坐卧姿势进行固定,但该装置调节效果差,使用不方便,容易对婴儿身体造成拉伤。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婴儿车,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婴儿车的减震效果差、遇到障碍物时容易对婴儿头部发生撞击、不能够对婴儿的随身物品进行储存,而且现有婴儿车的躺窝姿势通常是固定的,不能够同时满足婴儿平躺与坐卧等难题,可以实现对婴儿不同躺卧姿势的调节的功能,具有减震效果好、避免婴儿头部发生碰撞,可以对婴儿的随身物品进行储存,同时可以对婴儿躺窝姿势进行任意调节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婴儿车,包括车架本体、储物箱、躺卧装置和把手架,所述的车架本体中部设置有凹槽,凹槽内部安装有储物箱,车架本体上端设置有躺卧装置,躺卧装置右端安装在车架本体上端,躺卧装置左端与把手架中部连接,把手架为u型结构,把手架右端通过铰座安装在车架本体上。

所述的躺卧装置包括铰接座、固定板、躺窝架、躺窝机构、调节辊、遮阳架和滑动机构,所述的车架本体右侧上端安装有铰接座,固定板右端通过销轴与铰接座连接,固定板上端安装有躺窝架,躺窝架左侧安装有滑动机构,滑动机构位于把手架内部,躺窝架内部安装有躺窝机构,躺窝架内部通过轴承对称安装有调节辊,调节辊位于躺窝机构下端,躺窝架上端左侧安装有遮阳架,躺窝架上端中部均匀安装有安全带;具体工作时,当婴儿熟睡时,把手架通过滑动机构带动躺窝架水平放置,躺窝机构为平整状态,婴儿可以在婴儿车内进行平躺熟睡,遮阳架可以对阳光照射的幅度进行调节,安全带可以防止婴儿发生摔落的危险,当婴儿睡醒时,把手架通过滑动机构带动躺窝架向上倾斜一定的角度,同时躺窝机构变换成向内凹陷的弧形结构,便于躺窝机构与婴儿的坐卧姿势相贴合,保证婴儿坐卧时的舒适度。

所述的躺窝机构包括躺窝板、柔性垫、支撑板和升降机构,所述的躺窝架内部上端安装有躺窝板,躺窝板为半刚性结构,躺窝板上端安装有柔性垫,躺窝板下端中部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外侧与升降机构连接,升降机构安装在躺窝架侧壁上,具体工作时,当把手架带动躺窝架倾斜时,升降机构通过支撑板带动躺窝板进行向下运动,躺窝板向内凹陷,调节辊可以保证凹陷后的躺窝板与婴儿的坐卧姿势相贴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车架本体包括前车轮架、支撑架、固定轴和后车轮,所述的前车轮架左端对称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倾斜放置,支撑架左端之间安装有固定轴,固定轴外侧通过轴承安装有后车轮,后车轮上均匀安装有防滑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前车轮架包括连接架、连接板、减震柱、圆柱轴和前车轮,所述的支撑架右端设置有两个连接架,两个连接架对称安装在支撑架右端,连接架为弧形结构,连接架右侧下端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下端对称安装有减震柱,减震柱下端之间安装有圆柱轴,圆柱轴外侧通过轴承安装有前车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减震柱包括套筒、滑动柱、伸缩弹簧和限位板,所述的套筒安装在连接板右侧,套筒内部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滑动柱,滑动柱下端安装有限位板,位于限位板与套筒之间的滑动柱上安装有伸缩弹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储物箱内部上端还设置有收卷辊,收卷辊通过复位扭簧安装在储物箱内侧壁上,收卷辊上设置有遮挡布,遮挡布上安装有卡接板,卡接板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滑槽架连接,滑槽架对称安装在储物箱侧壁上,储物箱内侧后端安装有卡接架,卡接架与卡接板卡接配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卡接架包括u型架、卡扣板、连杆、挤压弹簧和挤压板,u型架安装在储物箱上,u型架内部设置有滑槽,滑槽内部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卡扣板,卡扣板上端安装有连杆,连杆上端穿过u型架安装有挤压板,位于挤压板下端的连杆上安装有挤压弹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躺窝板由多个矩形板通过铰链铰接而成,所述的矩形板包括h型板、拉伸弹簧和卡板,h型板中部设置有卡槽,卡槽内部安装有拉伸弹簧,拉伸弹簧外端安装有卡板,卡板与h型板外侧相卡接,卡板之间通过铰链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滑动机构包括滑动槽、滑动板、转动座、扣接板和卡齿板,所述的把手架内部安装有滑动槽,滑动槽内部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滑动板,滑动板内侧通过转动座与躺窝箱连接,滑动板外侧通过铰接轴安装有扣接板,把手架上端安装有卡齿板,扣接板上设置有与卡齿板配合的卡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婴儿车在减震效果差、遇到障碍物时容易对婴儿头部发生撞击、不能够对婴儿的随身物品进行储存,而且现有婴儿车的躺窝姿势通常是固定的,不能够同时满足婴儿平躺与坐卧等难题,可以实现对婴儿不同躺卧姿势的调节的功能,具有减震效果好、避免婴儿头部发生碰撞,可以对婴儿的随身物品进行储存,同时可以对婴儿躺窝姿势进行任意调节的优点;

本发明设计了储物箱,储物箱可以对婴儿的随身物品进行储存,同时使用方便,避免灰尘对婴儿用品造成污染;

本发明设计了躺卧装置,躺卧装置可以对婴儿躺窝姿势进行任意调节,可以适用于婴儿睡觉时与睡醒时的不同状态,保证婴儿乘坐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车架本体与储物箱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图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图3的i向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支撑架、躺卧装置与把手架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图5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图6的m向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多功能婴儿车,包括车架本体1、储物箱2、躺卧装置3和把手架4,所述的车架本体1中部设置有凹槽,凹槽内部安装有储物箱2,车架本体1上端设置有躺卧装置3,躺卧装置3右端安装在车架本体1上端,躺卧装置3左端与把手架4中部连接,把手架4为u型结构,把手架4右端通过铰座安装在车架本体1上。

所述的车架本体1包括前车轮架11、支撑架12、固定轴13和后车轮14,所述的前车轮架11左端对称安装有支撑架12,支撑架12倾斜放置,支撑架12左端之间安装有固定轴13,固定轴13外侧通过轴承安装有后车轮14,后车轮14上均匀安装有防滑纹。

所述的前车轮架11包括连接架111、连接板112、减震柱113、圆柱轴114和前车轮115,所述的支撑架12右端设置有两个连接架111,两个连接架111对称安装在支撑架12右端,连接架111为弧形结构,连接架111右侧下端安装有连接板112,连接板112下端对称安装有减震柱113,减震柱113下端之间安装有圆柱轴114,圆柱轴114外侧通过轴承安装有前车轮115,具体工作时,减震柱113可以起到良好的减震效果,避免熟睡的婴儿受震动而被吵醒。

所述的减震柱113包括套筒116、滑动柱117、伸缩弹簧118和限位板119,所述的套筒116安装在连接板112右侧,套筒116内部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滑动柱117,滑动柱117下端安装有限位板119,位于限位板119与套筒116之间的滑动柱117上安装有伸缩弹簧118,具体工作时,当前车轮架11遇到障碍物时,滑动柱117通过压缩伸缩弹簧118向套筒116内部收缩,避免躺卧装置3发生振动,保证婴儿车的舒适性。

所述的储物箱2内部上端还设置有收卷辊21,收卷辊21通过复位扭簧安装在储物箱2内侧壁上,收卷辊21上设置有遮挡布22,遮挡布22上安装有卡接板23,卡接板23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滑槽架24连接,滑槽架24对称安装在储物箱2侧壁上,储物箱2内侧后端安装有卡接架25,卡接架25与卡接板23卡接配合,具体工作时,储物箱2内部可以堆放各种婴儿所需的物品,收卷辊21通过复位扭簧带动遮挡布22进行收卷,便于储物箱2内部物品的取用,卡接板23通过滑槽架24与卡接架25相卡接,可以将遮挡布22覆盖在储物箱2上,避免灰尘进入储物箱2内部。

所述的卡接架25包括u型架251、卡扣板252、连杆253、挤压弹簧254和挤压板255,u型架251安装在储物箱2上,u型架251内部设置有滑槽,滑槽内部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卡扣板252,卡扣板252上端安装有连杆253,连杆253上端穿过u型架251安装有挤压板255,位于挤压板255下端的连杆253上安装有挤压弹簧254,具体工作时,当卡接架25与卡接板23分离时,通过人工的方式按动挤压板255,挤压板255通过连杆253带动卡扣板252向下运动,卡扣板252与卡接板23相分离,卡接板23在收卷辊21的带动下载滑槽架24内运动。

所述的躺卧装置3包括铰接座31、固定板32、躺窝架33、躺窝机构34、调节辊35、遮阳架36和滑动机构37,所述的车架本体1右侧上端安装有铰接座31,固定板32右端通过销轴与铰接座31连接,固定板32上端安装有躺窝架33,躺窝架33左侧安装有滑动机构37,滑动机构37位于把手架4内部,躺窝架33内部安装有躺窝机构34,躺窝架33内部通过轴承对称安装有调节辊35,调节辊35位于躺窝机构34下端,躺窝架33上端左侧安装有遮阳架36,躺窝架33上端中部均匀安装有安全带;具体工作时,当婴儿熟睡时,把手架4通过滑动机构37带动躺窝架33水平放置,躺窝机构34为平整状态,婴儿可以在婴儿车内进行平躺熟睡,遮阳架36可以对阳光照射的幅度进行调节,安全带可以防止婴儿发生摔落的危险,当婴儿睡醒时,把手架4通过滑动机构37带动躺窝架33向上倾斜一定的角度,同时躺窝机构34变换成向内凹陷的弧形结构,便于躺窝机构34与婴儿的坐卧姿势相贴合,保证婴儿坐卧时的舒适度。

所述的躺窝机构34包括躺窝板341、柔性垫342、支撑板343和升降机构344,所述的躺窝架33内部上端安装有躺窝板341,躺窝板341为半刚性结构,躺窝板341上端安装有柔性垫342,躺窝板341下端中部安装有支撑板343,支撑板343外侧与升降机构344连接,升降机构344安装在躺窝架33侧壁上,具体工作时,当把手架4带动躺窝架33倾斜时,升降机构344通过支撑板343带动躺窝板341进行向下运动,躺窝板341向内凹陷,调节辊35可以保证凹陷后的躺窝板341与婴儿的坐卧姿势相贴合。

所述的躺窝板341由多个矩形板342通过铰链铰接而成,所述的矩形板342包括h型板343、拉伸弹簧344和卡板345,h型板343中部设置有卡槽,卡槽内部安装有拉伸弹簧344,拉伸弹簧344外端安装有卡板345,卡板345与h型板343外侧相卡接,卡板345之间通过铰链相连接,具体工作时,当升降机构344通过支撑板343带动躺窝板341向内凹陷时,位于躺窝板341中部的矩形板342向下运动,卡板345与h型板343相分离,拉伸弹簧344处于拉伸装状态。

所述的滑动机构37包括滑动槽371、滑动板372、转动座373、扣接板374和卡齿板375,所述的把手架4内部安装有滑动槽371,滑动槽371内部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滑动板372,滑动板372内侧通过转动座373与躺窝箱连接,滑动板372外侧通过铰接轴安装有扣接板374,把手架4上端安装有卡齿板375,扣接板374上设置有与卡齿板375配合的卡齿,具体工作时,通过人工的方式将扣接板374与卡齿板375相分离,然后通过把手架4通过滑动板372带动躺窝架33进行角度调节,当对躺卧装置3调节到合适的角度时,将扣接板374与卡齿板375相卡接,躺窝架33处于稳定状态。

当婴儿熟睡时:通过人工的方式将扣接板374与卡齿板375相分离,然后通过把手架4通过滑动板372带动躺窝架33进行角度调节,把手架4通过滑动机构37带动躺窝架33水平放置,然后将扣接板374与卡齿板375相卡接,躺窝架33处于稳定状态,躺窝机构34为平整状态,婴儿可以在婴儿车内进行平躺熟睡,遮阳架36可以对阳光照射的幅度进行调节,安全带可以防止婴儿发生摔落的危险。

当婴儿睡醒时:通过人工的方式将扣接板374与卡齿板375相分离,然后通过把手架4通过滑动板372带动躺窝架33进行角度调节,把手架4通过滑动机构37带动躺窝架33向上倾斜一定的角度,然后将扣接板374与卡齿板375相卡接,躺窝架33处于稳定状态,同时躺窝机构34内的升降机构344通过支撑板343带动躺窝板341向内凹陷时,位于躺窝板341中部的矩形板342向下运动,卡板345与h型板343相分离,拉伸弹簧344处于拉伸装状态,使得躺窝机构34与婴儿的坐卧姿势相贴合,保证婴儿坐卧时的舒适度。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婴儿车在减震效果差、遇到障碍物时容易对婴儿头部发生撞击、不能够对婴儿的随身物品进行储存,而且现有婴儿车的躺窝姿势通常是固定的,不能够同时满足婴儿平躺与坐卧等难题,实现了对婴儿不同躺卧姿势的调节的功能,具有减震效果好、避免婴儿头部发生碰撞,可以对婴儿的随身物品进行储存,同时可以对婴儿躺窝姿势进行任意调节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