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盒、控制盒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60588发布日期:2020-06-12 13:4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和卡紧部;

所述卡紧部设置在所述盒体的开口处,用于防止进入所述盒体内的电池脱离;

所述盒体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和底板;

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依次连接,围设成四边形筒结构;

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筒结构的底部;

所述卡紧部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上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部包括弹性片;

所述弹性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另一端朝远离所述第一侧壁所在的方向延伸,且逐渐向所述第三侧壁所在的方向靠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片为弧形,所述弹性片的弧形中心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靠近所述第三侧壁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部还包括卡接部,所述卡接部设置所述弹性片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包括卡接板,所述卡接板上设置有与电池上的卡接扣配合使用的第一卡接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片上设置有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一卡接槽和所述第二卡接槽相对设置,构成四边形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推动孔,用于将卡设在所述盒体内的电池推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孔为方形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上设置有线槽,用于与电池连接的线路通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靠近所述第三侧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滑动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壁靠近所述第一侧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滑动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侧壁、所述第四侧壁和所述底板一体设置。

13.一种控制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盒。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

所述电池盒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连接,所述第二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三壳体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第三壳体的一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电池盒的盒体一体设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为环状。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之间通过第一螺栓连接,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之间通过第二螺栓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容纳槽,用于容纳所述第一螺栓。

2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19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盒。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设置在车架上,且与车轮的挡泥板连接。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与挡泥板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l形,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控制盒连接的第一连接孔,和用于与所述挡泥板连接的第二连接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盒、控制盒和车辆。电池盒其包括盒体和卡紧部;所述卡紧部设置在所述盒体的开口处,用于防止进入所述盒体内的电池脱离。控制盒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盒。车辆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盒。本实用新型通过卡紧的方式,将电池卡进电池盒内,使得电池在电池盒内能够较为方便的拆卸,便于对电池进行更换或充电。在车辆上使用可拆卸电池的控制盒,在电池需要充电时,能够将电池拆下后进行充电,或者直接更换新的电池,使用较为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孙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骑胜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19
技术公布日:2020.06.1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