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履带式全地形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78916发布日期:2020-05-26 16:5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履带式全地形车,包括安装于机架(1)上的四个可轮-履切换的三角履带轮、驱动系统和模式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履带轮包括两个呈正三角形的对称设置的履带轮支架(2),两个履带轮支架(2)中心之间轴固定有主动齿轮(5),履带轮支架(2)的三个顶端分别与主动履带轮(3)及两个从动履带轮(4)的中心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5)与传动齿轮(6)相啮合,所述传动齿轮(6)与从动齿轮(7)相啮合,主动履带轮(3)对称设置于从动齿轮(7)两侧,与从动齿轮(7)同轴固定在一起,所述主动齿轮(5)外侧,同轴设置有与履带轮支架(2)固定连接的齿轮槽(8);

所述驱动系统包括四个步进电机(10),所述步进电机(10)的动力输出轴与无级变速器(12)的动力输入端相连接,无级变速器(12)的动力输出端与传动轴ⅰ(13)的动力输入端相连接,传动轴ⅰ(13)上固定设置有主动齿轮ⅰ(14)及主动齿轮ⅱ(15),其中主动齿轮ⅱ(15)位于传动轴ⅰ(13)末端;

所述模式转换系统包括模式转换电机(11),所述模式转换电机(11)的动力输出轴与相互啮合的锥齿轮副的第一锥齿轮(16)固定连接,锥齿轮副的第二锥齿轮(17)与模式转换传动轴(18)的正中轴固定连接,所述模式转换传动轴(18)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模式转换齿轮(19),模式转换齿轮(19)分别与上齿条(20)及下齿条(21)相啮合,上齿条(20)及下齿条(21)滑动连接于机架(1)上设置的滑槽内,所述上齿条(20)与下齿条(21)运动方向相反的一侧分别通过连杆与其同侧的特制十字头万向节(22)的齿条连接端铰接,所述特制十字头万向节(22)的转轴连接端与传动轴ⅱ(23)的动力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传动轴ⅱ(23)上设置有从动齿轮ⅰ(24)和从动齿轮ⅱ(25),所述传动轴ⅱ(23)动力输出端与三角履带轮中心的主动齿轮(5)的轴心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ⅰ(24)与主动齿轮ⅰ(14)构成一对齿轮副,所述从动齿轮ⅱ(25)与主动齿轮ⅱ(15)构成一对齿轮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履带式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ⅰ(14)与从动齿轮ⅰ(24)模数相同,齿数比为1:1,主动齿轮ⅱ(15)与从动齿轮ⅱ(25)模数相同,齿数比为2:1。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履带式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ⅰ(14)与从动齿轮ⅰ(24)啮合时,主动齿轮ⅱ(15)与从动齿轮ⅱ(25)轴向间距为10mm-30mm,同理,当主动齿轮ⅱ(15)与从动齿轮ⅱ(25)啮合时,主动齿轮ⅰ(14)与从动齿轮ⅰ(24)轴向间距为10mm-3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履带式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5)与齿轮槽(8)之间间距为10mm-3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履带式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履带轮(3)及两个从动履带轮(4)的外表面与履带(9)内表面设置有相互吻合的齿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履带式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9)外表面设置有履带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履带式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制十字头万向节(22)包括齿条连接端的十字头万向节(26),十字头万向节(26)与转轴连接端的轴承座(27)的一端铰接或螺纹连接,轴承座(27)的另一端与轴承(28)外圈相连接,轴承(28)的内圈与轴套(29)相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履带式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履带轮(3)及两个从动履带轮(4)的外表面两侧设置有履带挡板,履带(9)安装在履带挡板形成的凹槽内,围绕覆盖主动履带轮(3)及两个从动履带轮(4)。


技术总结
一种新型履带式全地形车,包括四个三角履带轮、驱动系统和模式转换系统;通过步进电机驱动传动轴Ⅰ,使主动齿轮、传动齿轮、从动齿轮、主动齿轮Ⅰ、从动齿轮Ⅰ、主动履带轮及两个从动履带轮产生联动,在较为平缓的地形情况下,以履带模式运行;通过打开模式转换电机驱动锥齿轮副,带动模式转换传动轴,使模式转换齿轮、上齿条、下齿条、传动轴Ⅱ、主动齿轮Ⅱ和从动齿轮Ⅱ产生联动,在复杂地形情况下,以轮式模式运行;四个驱动轮组分别由四台步进电机驱动,通过左右两侧驱动轮组速度差来实现转向;在平坦路面上时,只驱动其中两个步进电机,改为两驱模式;本实用新型具有工作效率高、实用性强、经济节约及活动灵活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崔璐;吴鹏;康文泉;李臻;程嘉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石油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10.18
技术公布日:2020.05.2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