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的自行车电喇叭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23393发布日期:2020-10-02 09:07阅读:64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安装的自行车电喇叭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警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便于安装的自行车电喇叭。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行车电喇叭都是采用铆接或者螺栓连接的方式进行安装,在充电时需要将整个从自行车把手处取下,十分不方便;同时,现有的自行车电喇叭固定方式不牢固。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样一种结构进行改善,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自行车电喇叭。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用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便于安装的自行车电喇叭,包括安装支座和设置于所述安装支座上的喇叭壳体,所述喇叭壳体内部具有喇叭腔体,所述喇叭壳体卡合于所述安装支座上,所述安装支座具有供所述喇叭壳体的底端插入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内设有与所述喇叭壳体的底端相连接的第一连接件;所述喇叭壳体的底端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配合连接的孔位,所述喇叭壳体包括相互扣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互扣接形成所述喇叭腔体,所述喇叭腔体内设有电喇叭本体。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支座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安装支座在靠近自行车把手的一侧为圆弧状,所述安装支座在远离自行车把手的一侧具有一方形凸起,所述第一腔体位于所述凸起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起的内壁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圆柱状。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支座处还设有第一绑定组件和/或第二绑定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绑定组件为两个l形连接件,两个l形连接件对称设置于所述安装支座的中部,通过尼龙扎带将两个l形连接件绑定于自行车把手上从而将安装支座固定于自行车把手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支座的一侧圆弧面具有一通孔,所述第二绑定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通孔内的第一扣件,所述第二绑定组件还包括一设置于所述安装支座的另一侧底部的第二扣件,所述第一扣件和所述第二扣件均为l形结构,橡胶绑圈分别与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相连接从而将安装支座绑定至自行车把手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支座在远离喇叭壳体的一侧凹设有垫片安装槽,所述垫片安装槽内粘接eva垫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均为“碗”形结构,所述第一壳体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前侧,所述第一壳体的底端凸出有第一板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底端凸出有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在靠近第一连接件的一侧具有圆形凹槽,所述第二板体在远离第一连接件的一侧凸出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为圆柱状,所述第一板体处贯穿有圆孔,所述第二板体的连接块嵌设至所述第一板体的圆孔内,从而使得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紧密连接,所述圆形凹槽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适应,所述圆孔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适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壳体的中部贯穿有出音孔,所述出音孔的外部插接有扩音板;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边沿位置具有一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嵌设有密封圈,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互扣接并且通过密封圈密封;所述第二壳体的外部刻有按钮指示图案,所述第二壳体的侧壁具有一充电开口,所述充电开口外部固定有充电保护套,所述充电保护套为橡胶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喇叭腔体内还设有pcb电路板,所述pcb电路板处集成有喇叭控制模块、充电模块、锂电池和充电接口,所述电喇叭本体与所述pcb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喇叭腔体内还设有电容触摸按键,所述电容触摸按键与所述pcb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容触摸按键用于控制电喇叭本体发出声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喇叭壳体卡合于安装支座上,通过可拆卸的方式替代传统的螺丝铆接方式,安装更加便捷,便于拆卸、维修和充电,也容易进行包装和运输;

2、通过在安装支座处设置第一绑定组件和/或第二绑定组件,在使用时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安装支座进行固定,从而将自行车电喇叭固定,使得固定更加牢固

3、垫片安装槽内粘接eva垫片,eva垫片的内侧端面与自行车把手相接触,从而提高其摩擦力,防止安装支座转动。

4、传统的自行车电喇叭的开关都是引出有导线通过外部开关控制,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电容触摸按键设置于第二壳体内,实现了一体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安装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安装支座的俯视图,用于表现垫片安装槽。

图5是安装支座的俯视图,用于表面第一连接件。

图6是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7是扩音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9是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0是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1是第二壳体和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充电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橡胶绑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其中:10-安装支座;20-喇叭壳体;30-第一绑定组件;40-第二绑定组件;50-橡胶绑圈;101-第一腔体;102-第一连接件;103-凸起;104-垫片安装槽;201-第一壳体;202-第二壳体;203-第一板体;204-第二板体;205-连接块;206-出音孔;207-扩音板;208-密封圈;209-充电开口;210-充电保护套;401-第一扣件;402-第二扣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结合图1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安装的自行车电喇叭,包括安装支座10和设置于所述安装支座10上的喇叭壳体20,所述喇叭壳体20内部具有喇叭腔体,所述喇叭壳体20卡合于所述安装支座10上,所述安装支座10具有供所述喇叭壳体20的底端插入的第一腔体101,所述第一腔体101的内设有与所述喇叭壳体20的底端相连接的第一连接件102;所述喇叭壳体20的底端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02配合连接的孔位,所述喇叭壳体20包括相互扣接的第一壳体201和第二壳体202,所述第一壳体201和所述第二壳体202相互扣接形成所述喇叭腔体,所述喇叭腔体内设有电喇叭本体。

上述技术方案中,喇叭腔体内设有电喇叭本体,可以实现鸣笛效果;喇叭壳体20卡合于安装支座10上,通过可拆卸的方式替代传统的螺丝铆接方式,安装更加便捷,也容易进行包装和运输。

结合图3至图5所示,所述安装支座10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安装支座10在靠近自行车把手的一侧为圆弧状,所述安装支座10在远离自行车把手的一侧具有一方形凸起103,所述第一腔体101位于所述凸起103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支座10在靠近自行车把手的一侧为圆弧状,便于将安装支座10固定于自行车把手处,凸起103的设置便于喇叭壳体20卡合至第一腔体101内。

结合图5所示,所述凸起103的内壁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连接件102,所述第一连接件102为圆柱状。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凸起103的内壁对称设置两个第一连接件102,使得喇叭壳体20和安装支座10连接更加稳固,喇叭壳体20的底端插入第一腔体101内并通过第一连接件102固定,十分便利。

结合图1至图5所示,所述安装支座10处还设有第一绑定组件30和/或第二绑定组件40。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安装支座10处设置第一绑定组件30和/或第二绑定组件40,在使用时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安装支座10进行固定,从而将自行车电喇叭固定。

结合图3至图5所示,所述第一绑定组件30为两个l形连接件,两个l形连接件对称设置于所述安装支座10的中部,通过尼龙扎带将两个l形连接件绑定于自行车把手上从而将安装支座10固定于自行车把手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绑定组件30为两个l形连接件,通过尼龙扎带分别将两个l形连接件绑至自行车把手上,可以防止安装支座10晃动,保证自行车电喇叭不会掉落。

结合图3、图4、图5和图13所示,所述安装支座10的一侧圆弧面具有一通孔,所述第二绑定组件40包括设置于所述通孔内的第一扣件401,所述第二绑定组件40还包括一设置于所述安装支座10的另一侧底部的第二扣件402,所述第一扣件401和所述第二扣件402均为l形结构,橡胶绑圈50分别与第一扣件401和第二扣件402相连接从而将安装支座10绑定至自行车把手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橡胶绑圈50分别与第一扣件401和第二扣件402相连接,并且将安装支座10固定于自行车把手上,防止安装支座10掉落,所述橡胶绑圈50处具有若干供第一口扣件401和第二扣件402穿过的通孔,可以根据自行车把手的管径进行调节,可以适配不同管径的自行车把手;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橡胶绑圈50为现有技术,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选用,所述橡胶绑圈50处还具有防滑槽,便于橡胶绑圈50的拿取。

结合图4所示,所述安装支座10在远离喇叭壳体20的一侧凹设有垫片安装槽104,所述垫片安装槽104内粘接eva垫片。

上述技术方案中,垫片安装槽104内粘接eva垫片,eva垫片的内侧端面与自行车把手相接触,从而提高其摩擦力,防止安装支座10转动。

结合图6至图11所示,所述第一壳体201和所述第二壳体202均为“碗”形结构,所述第一壳体201位于所述第二壳体202的前侧,所述第一壳体201的底端凸出有第一板体203,所述第二壳体202的底端凸出有第二板体204,所述第二板体204在靠近第一连接件102的一侧具有圆形凹槽,所述第二板体204在远离第一连接件102的一侧凸出有连接块205,所述连接块205为圆柱状,所述第一板体203处贯穿有圆孔,所述第二板体204的连接块205嵌设至所述第一板体203的圆孔内,从而使得第一板体203和第二板体204紧密连接,所述圆形凹槽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02相适应,所述圆孔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02相适应。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壳体202的内壁具有若干卡槽,所述第一壳体201内凸出有若干与所述卡槽相配合连接的卡扣,所述卡扣为l形结构,这样便使得第一壳体201和第二壳体202可以紧密连接;第一壳体201和第二壳体202紧密连接也使得第一板体203和第二板体204紧密连接,第一板体203和第二板体204的结合体卡合至凸起103的第一腔体101内。

结合图6至图12所示,所述第一壳体201的中部贯穿有出音孔206,所述出音孔206的外部插接有扩音板207;所述第二壳体202的内壁边沿位置具有一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嵌设有密封圈208,所述第一壳体201和所述第二壳体202相互扣接并且通过密封圈208密封;所述第二壳体202的外部刻有按钮指示图案,所述第二壳体202的侧壁具有一充电开口209,所述充电开口209外部固定有充电保护套210,所述充电保护套210为橡胶材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壳体201的外部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位于所述出音孔206的外部,所述安装块处具有若干卡孔,所述扩音板207为圆形板状结构,所述扩音板207的一侧凸出有若干与所述卡孔相连接的卡块,所述扩音板207插接至所述第一壳体201外部并且所述扩音板207与所述第一壳体201之间留有一定距离,所述扩音板207在位于卡块侧的圆周部位还凸出有若干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第一壳体201相接触,所述限位块可以防止扩音板207与第一壳体201直接接触,从而实现扩音效果;所述第一壳体201与所述第二壳体202相互卡合并且通过密封圈208保证其密封性,提高其防水效果;按钮指示图案的设计便于人们使用;充电开口209外部设有橡胶充电保护套210,可以便于充电,也可以防止外部水份或者灰尘进入喇叭壳体20内部。

所述喇叭腔体内还设有pcb电路板,所述pcb电路板处集成有喇叭控制模块、充电模块、锂电池和充电接口,所述电喇叭本体与所述pcb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喇叭腔体内还设有电容触摸按键,所述电容触摸按键与所述pcb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容触摸按键用于控制电喇叭本体发出声响。

上述技术方案中,充电接口的充电端位于所述充电开口内,喇叭控制模块配合电容触摸按键可以对喇叭的音量、开关进行控制,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电容触摸按钮位于按钮指示图案的背部;充电模块、锂电池和充电接口可以对自行车电喇叭进行充电,十分便捷。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