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轮转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39908发布日期:2020-11-19 19:17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全轮转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支架搬运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轮转向机构。



背景技术:

液压支架搬运车是专门针对综采工作面搬家倒面过程中液压支架的倒运或长距离运输而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特种工具,是现代化采煤工艺必不可少的辅助运输设备。

传统的液压支架搬运车一般为铰接形式,整车分为前机架和u型框架。前机架和u型框架通过铰接销轴连接,在铰接部位设置两个转向油缸。转向过程中,一侧油缸伸出同时另一侧油缸缩进,迫使前机架和u型框架产生角度而实现整车转向。传统铰接式支架搬运车在转向过程中轮胎与地面产生滑移运动,存在安全性与通过性欠佳、生产使用成本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轮转向机构,可实现液压支架搬运车的全轮转向,于井下的安全性与通过性俱佳,并能提高轮胎使用寿命而节约轮胎采购和维修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轮转向机构,包括一前轴转向单元及两个后轴转向单元:

所述前轴转向机构包括一横拉杆及对称分布于所述横拉杆两端的两个单前侧转向子机构,所述单前侧转向子机构包括依次铰接的横拉杆转向节臂、斜拉杆及一纵拉杆组,所述横拉杆转向节臂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两个单前侧转向子机构的横拉杆转向节臂分别铰接于所述横拉杆的两端;

所述两个后轴转向单元对称分布并相互独立,所述后轴转向单元包括一所述纵拉杆组;

所述纵拉杆组包括复数个纵拉杆转向节臂、铰接连接相邻纵拉杆转向节臂的纵拉杆及复数个转向油缸,任一纵拉杆转向节臂分别与一独立悬架固定连接,任一纵拉杆转向节臂分别通过一转向油缸与所述车架连接。

可选的,所述横拉杆转向节臂一端用于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另一端具有上下分布的两个铰接位,所述两个铰接位分别与所述横拉杆、所述斜拉杆一一对应地铰接。

可选的,所述两个铰接位中的下铰接位与所述横拉杆铰接、上铰接位与所述斜拉杆铰接,所述下铰接位与所述上铰接位自下而上分布。

可选的,所述纵拉杆转向节臂通过花键联接方式与所述独立悬架固定。

可选的,所述纵拉杆转向节臂具有花键孔,所述花键孔用于与所述独立悬架的花键轴形成花键联接。

可选的,所述转向油缸一端固定于所述车架上,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纵拉杆转向节臂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车辆前端的数个车轴通过前轴转向机构,转向油缸推动纵拉杆转向节臂、带动独立悬架和车轮实现轮胎偏移,两个单前侧转向子机构通过横拉杆铰接,实现内外侧车轮的偏移协同;车辆后端的数个车轴通过液压系统控制油缸并配合以纵拉杆,实现与车辆前端车轴的轮胎偏移角度的同步;通过这种转向机构实现车辆的全轮转向,整车具有很好的通过性和安全性,在煤矿井下低速大扭矩运行过程中,轮胎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而节约轮胎采购和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全轮转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前轴转向单元,11-横拉杆,121-横拉杆转向节臂,122-斜拉杆,2-后轴转向单元,31-纵拉杆转向节臂,31a-花键孔,32-纵拉杆,33-转向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施例公开了全轮转向机构的一种具体构造,包括一前轴转向单元1及两个后轴转向单元2,可实现液压支架搬运车的全轮转向,于井下的安全性与通过性俱佳,并能提高轮胎使用寿命而节约轮胎采购和维修成本。

前轴转向机构包括一横拉杆11及对称分布于横拉杆11两端的两个单前侧转向子机构。任一单前侧转向子机构用于实现位于车辆前端同一侧的全部独立悬架与车轮的同步转向,两个单前侧转向子机构之间则通过横拉杆11实现同步而保证内外侧车轮的偏移协同。

其中,单前侧转向子机构包括依次铰接的横拉杆转向节臂121、斜拉杆122及一纵拉杆32组,横拉杆转向节臂121与车架固定连接,两个单前侧转向子机构的横拉杆转向节臂121分别铰接于横拉杆11的两端。换言之,横拉杆11一端与其中一单前侧转向子机构的横拉杆转向节臂121铰接,另一端与另一单前侧转向子机构的横拉杆转向节臂121铰接。由此,两个单前侧转向子机构通过横拉杆11实现偏移协同,使车辆前端两侧的车轮实现同步转向,实现转向时内外侧车轮的偏移协同。

其中,纵拉杆32组包括复数个纵拉杆转向节臂31、铰接连接相邻纵拉杆转向节臂31的纵拉杆32及复数个转向油缸33。换言之,纵拉杆32一端与一纵拉杆转向节臂31铰接,另一端与另一纵拉杆转向节臂31铰接。其中,纵拉杆转向节臂31的数量与独立悬架一致。

其中,任一纵拉杆转向节臂31分别与一独立悬架固定连接,带动该独立悬架转向偏移;任一纵拉杆转向节臂31分别通过一转向油缸33与车架连接,由该转向油缸33推动。纵拉杆转向节臂31、独立悬架与车轮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地连接,转向油缸33的类型可以为液压油缸。可以理解,纵拉杆转向节臂31与转向油缸33数量相等。示范性地,转向油缸33一端固定于车架上,另一端铰接于纵拉杆转向节臂31上。

其中,纵拉杆转向节臂31与横拉杆转向节臂121均属转向节臂。示范性地,横拉杆转向节臂121一端用于与车架固定连接,另一端具有上下分布的两个铰接位,两个铰接位分别与横拉杆11、斜拉杆122一一对应地铰接,实现转向传动。示范性地,两个铰接位中的下铰接位与横拉杆11铰接、上铰接位与斜拉杆122铰接,下铰接位与上铰接位自下而上分布。

纵拉杆转向节臂31与独立悬架可通过不同方式实现固定,例如键连接、销接、螺接等。示范性地,纵拉杆转向节臂31通过花键联接方式与独立悬架固定。示范性地,纵拉杆转向节臂31具有花键孔31a,花键孔31a用于与独立悬架的花键轴形成花键联接。

两个后轴转向单元2对称分布并相互独立,后轴转向单元2包括一纵拉杆32组。任一后轴转向单元2用于实现位于车辆前端同一侧的全部独立悬架与车轮的同步转向,且两侧的后车轮保持独立。其中,纵拉杆32组见于前述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