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定速巡航的安全电子驱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97371发布日期:2021-05-18 22:08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摩托车定速巡航的安全电子驱动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子驱动设备相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定速巡航的安全电子驱动设备。


背景技术:

2.定速巡航是按驾驶人员的要求控制车辆速度,不用手动控制油门拉线就能自动地保持车速,使车辆以固定的速度行驶,但是定速巡航的功能目前尚未在摩托车上得到应用,摩托车在长途出行中如果要控制一定的速度则需要驾驶员始终将油门进行把控,即驾驶员在骑行时需要时刻紧握油门,较为费神费力,这使得摩托车在骑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摩托车定速巡航的安全电子驱动设备。
4.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定速巡航的安全电子驱动设备,包括车体,车体内设有车体腔,车体腔右壁顶端连通设有开口向右的制动把腔,制动把腔前后壁转动连接有支撑轴,车体右端面转动连接有油门把手,所述油门把手内设有把手腔,车体腔左壁转动连接有向右延伸至把手腔内的转动轴,转动轴内设有扇形腔,扇形腔内圆壁连通设有连通腔,扇形腔与连通腔右侧连通设有开口向右的贯通腔,连通腔左壁连通设有键轴槽,键轴槽内键连接有贯穿连通腔与贯通腔且向右延伸至转动轴右侧的键轴,键轴外圆面转动连接有贯穿扇形腔且向下延伸至转动轴下侧的连接板,把手腔左壁与车体腔右壁之间连通设有位于转动轴下侧的导滑腔,连接板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贯穿导滑腔且向左延伸至车体腔内的导滑杆,转动轴位于车体腔内的一侧外圆面固定连接有卡紧齿轮和拉线块,拉线块外圆面顶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车辆内部的油箱拉线,车体腔前后壁左右滑动连接有位于车体腔下侧的按压板,按压板上端面固定连接有能够伸入卡紧齿轮内将卡紧齿轮卡紧的卡紧块。
5.其中,在上述的摩托车定速巡航的安全电子驱动设备中,所述把手腔右壁固定连接有齿圈,齿圈内设有左右贯通的齿圈腔,键轴右端面固定连接有能够伸入齿圈腔内并与齿圈腔啮合传动的连接齿轮。
6.其中,在上述的摩托车定速巡航的安全电子驱动设备中,所述支撑轴外圆面固定连接有制动把手,制动把手与支撑轴的连接处固定设有支撑扭簧。
7.其中,在上述的摩托车定速巡航的安全电子驱动设备中,所述车体腔左壁转动连接有位于转动轴下侧的螺杆,螺杆外圆面螺纹连接有套筒,套筒外圆面左端转动连接有与车体腔前后壁左右滑动连接的套筒连接板。
8.其中,在上述的摩托车定速巡航的安全电子驱动设备中,所述车体腔前后壁固定连接有位于导滑杆左侧的固定块,固定块内设有左右贯通的固定块腔,固定块右端面与导滑杆左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推力弹簧,车体腔前后壁左侧转动连接有位于转动轴与螺杆之间的绕轴,导滑杆左端面固定连接有贯穿固定块腔并绕过绕轴外圆面并与套筒连接板左端
面顶端固定连接的拉绳。
9.其中,在上述的摩托车定速巡航的安全电子驱动设备中,所述车体腔前后壁左右滑动连接有位于套筒连接板下侧的推板,套筒连接板右端面底端转动连接有贯穿推板且向右延伸至推板右侧的推板轴,推板轴的外圆面与推板之间转动连接,推板轴外圆面右端固定连接有复位齿轮,推板轴外圆面左端固定连接有从动带轮,套筒外圆面固定连接有位于套筒连接板右侧的主动带轮,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的外圆面之间绕设有皮带。
10.其中,在上述的摩托车定速巡航的安全电子驱动设备中,所述述推板左端面与车体腔左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离合弹簧,车体腔左壁固定设有为离合弹簧下侧的电磁铁,推板左端面固定连接有位于电磁铁右侧的磁块,推板右端面底端固定连接有推杆。
11.其中,在上述的摩托车定速巡航的安全电子驱动设备中,所述按压板内设有左右贯通的导向腔,车体腔右壁下侧固定连接有贯穿导向腔且延伸至按压板左侧的导向块,车体腔右壁底端连通设有开口向右的按压块腔,按压板右端面底端固定连接有贯穿按压块腔且向右延伸至车体右侧的按压块。
12.其中,在上述的摩托车定速巡航的安全电子驱动设备中,所述按压板左端面滑动铰接有位于导向块下侧的连杆,连杆左端与杠杆右端面顶端滑动铰接,杠杆下端面滑动铰接有与复位腔前后壁左右滑动连接的复位推块。
13.其中,在上述的摩托车定速巡航的安全电子驱动设备中,所述车体腔下壁连通设有杠杆腔,杠杆腔下侧连通设有开口向右的复位腔,杠杆腔前后壁转动连接有杠杆轴,杠杆轴外圆面转动连接有向上延伸至车体腔内且向下延伸至复位腔内的杠杆。
14.本发明通过推动推块从而带动卡紧块将转动轴的齿轮卡紧,从而稳定快捷的实现自动巡航,解决了通摩托车不具备定速巡航功能的问题,使得摩托车的骑行更为便利。
附图说明
15.结合附图,并通过参考下面的详细描述,将会更容易地对本发明有更完整的理解并且更容易地理解其伴随的优点和特征,其中:图1为本发明的摩托车定速巡航的安全电子驱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

a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c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d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摩托车定速巡航的控制方法示意图。
16.需要说明的是,附图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注意,表示结构的附图可能并非按比例绘制。并且,附图中,相同或者类似的元件标有相同或者类似的标号。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加清楚和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详细描述。
18.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摩托车定速巡航的安全电子驱动设备的结构包括车体11,车体11内设有车体腔12,车体腔12右壁顶端连通设有开口向右的制动把腔15,制动把
腔15前后壁转动连接有支撑轴16,支撑轴16外圆面固定连接有制动把手14,制动把手14与支撑轴16的连接处固定设有支撑扭簧17,车体腔12上壁固定设有位于制动把手14正上方的按钮13。
19.车体11右端面转动连接有油门把手21,油门把手21内设有把手腔22,车体腔12左壁转动连接有向右延伸至把手腔22内的转动轴20,转动轴20内设有扇形腔28,扇形腔28内圆壁连通设有连通腔29,扇形腔28与连通腔29右侧连通设有开口向右的贯通腔27,连通腔29左壁连通设有键轴槽65,键轴槽65内键连接有贯穿连通腔29与贯通腔27且向右延伸至转动轴20右侧的键轴26,把手腔22右壁固定连接有齿圈23,齿圈23内设有左右贯通的齿圈腔25,键轴26右端面固定连接有能够伸入齿圈腔25内并与齿圈腔25啮合传动的连接齿轮24,键轴26外圆面转动连接有贯穿扇形腔28且向下延伸至转动轴20下侧的连接板30,把手腔22左壁与车体腔12右壁之间连通设有位于转动轴20下侧的导滑腔44,连接板30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贯穿导滑腔44且向左延伸至车体腔12内的导滑杆31,车体腔12左壁转动连接有位于转动轴20下侧的.49,车体腔12前后壁固定连接有位于导滑杆31左侧的固定块46,固定块46内设有左右贯通的固定块腔45,固定块46右端面与导滑杆31左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推力弹簧47,车体腔12前后壁左侧转动连接有位于转动轴20与螺杆49之间的绕轴48,导滑杆31左端面固定连接有贯穿固定块腔45并绕过绕轴48外圆面并与套筒连接板50左端面顶端固定连接的拉绳32,螺杆49外圆面螺纹连接有套筒51,套筒51外圆面左端转动连接有与车体腔12前后壁左右滑动连接的套筒连接板50,转动轴20位于车体腔12内的一侧外圆面固定连接有卡紧齿轮19,转动轴20外圆面固定连接有位于卡紧齿轮19左侧的拉线块18,拉线块18外圆面顶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车辆内部的油箱拉线66。
20.车体腔12前后壁左右滑动连接有位于车体腔12下侧的按压板36,按压板36内设有左右贯通的导向腔37,车体腔12右壁下侧固定连接有贯穿导向腔37且延伸至按压板36左侧的导向块35,车体腔12右壁底端连通设有开口向右的按压块腔39,按压板36右端面底端固定连接有贯穿按压块腔39且向右延伸至所述车体11右侧的按压块38。
21.按压板36上端面固定连接有能够伸入卡紧齿轮19内将卡紧齿轮19卡紧的卡紧块33,车体腔12下壁连通设有杠杆腔64,杠杆腔64下侧连通设有开口向右的复位腔41,杠杆腔64前后壁转动连接有杠杆轴63,杠杆轴63外圆面转动连接有向上延伸至车体腔12内且向下延伸至复位腔41内的杠杆62。按压板36左端面滑动铰接有位于导向块35下侧的连杆61,连杆61左端与杠杆62右端面顶端滑动铰接,杠杆62下端面滑动铰接有与复位腔41前后壁左右滑动连接的复位推块40。车体腔12前后壁左右滑动连接有位于套筒连接板50下侧的推板55,套筒连接板50右端面底端转动连接有贯穿推板55且向右延伸至推板55右侧的推板轴56,推板轴56的外圆面与推板55之间转动连接,推板轴56外圆面右端固定连接有复位齿轮57,推板轴56外圆面左端固定连接有从动带轮54,套筒51外圆面固定连接有位于套筒连接板50右侧的主动带轮52,主动带轮52与从动带轮54的外圆面之间绕设有皮带53,推板55左端面与车体腔12左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离合弹簧58,车体腔12左壁固定设有为离合弹簧58下侧的电磁铁60,推板55左端面固定连接有位于电磁铁60右侧的磁块59,推板55右端面底端固定连接有推杆34。
22.定速巡航前,支撑扭簧17处于放松状态,卡紧块33未将卡紧齿轮19卡紧,连接齿轮24伸入至齿圈腔25内从而与齿圈腔25内齿面啮合传动,推力弹簧47处于放松状态,磁块59
与电磁铁60处于吸附状态,离合弹簧58处于绷紧状态。定速巡航时,如图6部分所示,当车辆需要定速巡航时,转动油门把手21从而带动齿圈23转动,通过齿圈腔25与连接齿轮24的啮合传动从而带动连接齿轮24转动,通过连接齿轮24的转动从而带动键轴26转动,键轴26的转动通过与键轴槽65的键连接从而带动转动轴20转动,通过转动轴20的转动从而带动拉线块18与卡紧齿轮19转动,通过拉线块18的转动从而拉动油箱拉线66移动,通过油箱拉线66的移动从而带动油箱喷油从而驱动车辆运动,此时推动按压块38向左移动从而带动按压板36向左移动,从而带动卡紧块33向左移动卡入卡紧齿轮19内,从而将转动轴20卡紧,从而将油箱拉线66固定,通过油箱拉线66的固定从而带动车辆油箱持续进行喷油,从而进行定速巡航。
23.当车辆遇到紧急情况需要紧急制动时,当驾驶员捏紧制动把手14右端时,通过支撑轴16的连接从而带动制动把手14左端向上翻转,从而带动制动把手14左端向上翻转,从而将按钮13进行按压,当按钮13被按压时,电磁铁60关闭从而断开与磁块59之间的吸附,通过离合弹簧58的推力从而瞬间推动推板55向右移动,从而带动推板55向右移动,通过推板55的向右移动从而带动推板轴56向右移动,通过推板轴56的向右移动从而带动套筒连接板50向右移动,从而带动套筒51向右移动,此时通过套筒51与螺杆49的螺纹连接从而带动套筒51转动,通过套筒51的转动从而带动主动带轮52转动,通过皮带53的连接从而带动从动带轮54转动,从而带动推板轴56转动,从而带动复位齿轮57转动,此时通过推板55向右移动从而带动推杆34向右移动从而推动按压板36向右移动,从而推动卡紧块33向右移动不再卡紧卡紧齿轮19,此时通过套筒连接板50的向右移动从而通过绕轴48的支撑拉动拉绳32向右移动,从而拉动导滑杆31克服推力弹簧47的推力向左移动,从而带动连接板30向左移动,从而带动键轴26向左移动,从而带动连接齿轮24向左移动至齿圈腔25左侧从而不再与齿圈腔25啮合传动,从而带动转动轴20失去连接从而能够被油箱拉线66拉动复位,与此同时通过推板轴56的向右移动从而带动复位齿轮57与卡紧齿轮19啮合并通过复位齿轮57的转动从而带动卡紧齿轮19转动,从而带动转动轴20回到初始位置,从而进一步带动油箱拉线66关闭油箱不再喷油,当需要将按压块38复位时,将复位推块40向左推动,从而通过杠杆轴63的支撑带动杠杆62底端向左移动并带动杠杆62顶端向右移动,从而通过连杆61的连接推动按压板36向右移动复位。
24.如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推动推块从而带动卡紧块将转动轴的齿轮卡紧,从而稳定快捷的实现自动巡航,同时能够在感应到制动把手被捏紧后,迅速的断开油门把手与转动轴之间的连接,并且进一步地辅助转动轴复位,快速的将油门拉线复位,从而防止驾驶员由于紧张而忽略将油门放松,从而导致车辆的损坏甚至事故。
25.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上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对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