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稳定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4581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稳定器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单轨轮式车辆的,特别是由骑车人自己提供动力的自行车的一种稳定器系统。
在市区由于道路交叉,交通拥挤,筑路工作和其它障碍,骑自行车的人需要频繁停车和起动。骑车人在城镇或市区常常遇到上述情况,并可能导致骑车人急停并失去其平衡的潜在危险情况。
在上述交通状况下,骑车人在每次停车时不得不单脚或双脚撑地,而在许多场合则必须下车。在行驶中经常急停和起动对骑车人是十分不便的,特别是当交通中有重型卡车时,由于急躁等因素骑车人也许会失去平衡而造成潜在的危险。
脚踏自行车的设计和骑车人的身体尺寸,往往不是使车座太低不能维持有效的踏板压力,就是车座太高使骑车人在停车时不能保持坐在车座上,这样骑车人就不得不经常上车下车。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的稳定器系统,使骑车人在自行车停止时不必下车。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使上述稳定器系统可以作为现有自行车的附件的形式,或者制造自行车时作为一个组成部分。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单轨轮式车辆的稳定器系统具有一端枢轴式连接于车辆的轮轴上或附近的一根杆,该杆在轴向具有可压缩度;连接于该杆另一端的一横轴;一对安装在横轴上的稳定器;一个位于两稳定器之间装在横轴上的与车轮的接合件;以及使上述杆在一个高位和一个低位之间移动的装置,在高位上稳定器离开地面,而在低位上稳定器接触地面且使车轮抬离地面并接合上述接合件。因此,可以认为上述杆,横轴和车轮构成了一个支架。在稳定器静止时,车轮最好可以转动。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两轮车(可以是自行车,机器助力脚踏车和摩托车)的稳定器系统具有一端在后轮轴线或附近处枢轴式连接于车架的一根可压缩的杆,该杆可在基本平行于后轮平面的一个平面内移动;承载在上述杆的另一端的一个滚轮,该滚轮具有一个与轮胎行走面相接合的圆周面和与轮胎两侧面贴合的凸缘;也承载在杆的所述另一端上的稳定器,稳定器在后轮的两侧与地面接触;以及使上述杆在一个高位和一个低位之间移动的装置,在高位时稳定器离开地面,而在低位时稳定器接触地面,后轮抬离地面并与滚轮接合。
稳定器最好是轮子,该系统包括由上述杆下端承载的一个横轴,而稳定器则安装在上述横轴上。
本发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骑车人的大部重量通过车轮,因而也通过稳定器传递到地面。这就是说,承载稳定器的杆只需承载骑车人的很小一部分重量,因而大大减轻了结构重量,而在如西德专利174152号所示的某些现有的稳定器中通过车轮传到地面的全部重量都传递到稳定器的杆上,这种稳定器具有一枢轴式连接的杆从车的每侧从车架上斜着伸出,承载着一横轴,横轴上有相隔较宽的稳定轮,这种稳定器的结构就要重得多。
使用通过车轮传递重量的方式,重量被传递到靠近地面的稳定器,因此由倾斜引起的力等可以减至最小,这就可以只采用一个单杆,而不是象现有技术中那样使用一对杆。重量通过一带凸缘的滚轮传递时,由于侧向力可以在滚轮和车轮间传递而不是大部压在杆上,所以改善了稳定器系统的稳定性和刚性。
上述杆最好是弹簧加载的伸缩杆,枢轴式地装在后轮轴上。弹簧加载可以由盘簧,气体弹簧或弹性材料等弹性装置来实现。上述杆也可以是非伸缩式的,相对后轮轴偏心地安装,该杆包括提供可压缩度的弹性装置。当抬起时,系统离开地面,但下降时逐渐接近气轮,通过车轮,横轴和稳定器承受车辆和骑车人的主要重量。
当与车轮的接合件是一个带凸缘的滚轮时,凸缘的位置最后是可变化的,以便适应轮胎不同的种类和尺寸。另一种方式是可以选择不同的滚轮。
稳定器最好是轮子,不过也可以采用任何低摩擦的替代物,如滚轮等。
本发明因而可以使骑车人在开始刹车,停车等待,然后再次骑行的各个阶段都可舒适地坐在车座上。在上述各阶段中,骑车人的手继续握在车把和闸杆上,脚继续踏在脚踏板上,因而有助于骑车人保持全面的控制。由于骑车人的主要重量是通过车轮和横轴传至稳定器轮,所以杆只承受较小的负载,但是杆,后轮和横轴一道,却提供了一个很强的组件,当停车时,完全能够有助于维持骑车人和车辆的稳定性,不过骑车人也许需要一些很小的平衡力来实现这种稳定,这种平衡力在任何情况下,一单轨车辆的骑乘人都是需要付出的。
因此在开始停车过程中,骑车人可以降下这种支架,仍在前进运动中协助其保持平衡,而在骑车人再次骑行时立即把支架缩回。在低位时两稳定器同时接触地面。
当杆趋近其最低位置时,自行车的后轮被抬离地面,而自行车在前闸的作用下仍处于开始停车的过程中。这会带来一系列好处1.骑车人始终保持对车的全面控制,这有助于保证骑车人自己和其它道路使用者的更大安全。
2.这能使骑车人利用锁紧在低位的支架停放自行车并使骑车人在车仍处于停止时就骑上自行车。
另外,当稳定器静止而车轮转动的情况下还有以下好处3.这能使装有变速机构的自行车的骑车人,特别是当急停后不能预先选择速比时,可以选择再次骑行时的最佳速比,因为此时后轮是可以自由转动的。
4.在支架降下并锁紧在位,后轮抬起的静止状态下蹬车,这种方式使自行车在户内或户外用于体育锻炼的目的,此时,这是一种更为方便的布置。
显然,按照本发明的自行车可以按照设计进行制造,或者对原有设计加以改进。
因此,本发明也延伸到需要加以必要改进的那些零件的组合。
本稳定器系统连同所属的轮子的总宽度一般不应超过250mm(在自行车的横向上测量),因此,当杆处于低位时,处于合理高度的平面上的稳定器将为骑车人提供一个足够稳定的基础,使骑车人在停车时坐在车座上仍可保持平衡。上述宽度最好为175至225mm。
杆应能绕后轮周向做有限的摆动,为此目的最好有适当的间隙。当杆处于高位即完全缩回的位置时,稳定器下缘和地面之间的间隙最好为150mm或150mm以上,不过如有必要,杆也能固定在向上离开地面的任何位置上。
在各种情况下,当杆被锁紧在低位时,杆都要与垂向呈一定角度以利于松开时将稳定器系统缩回。这种缩回将由对车轮施加向前的驱动而被进一步促动。但是上述角度应该较小,可以在5°至10°的范围内,因为当杆处于低位时这有助于稳定性。
借助某种适当的装置,如液压驱动器,可以降下支架以接触地面并抬起后轮。但是当本系统与脚踏自行车结合,装在其上时,降下装置可以具有由骑车人的倒蹬踏板动作转动的筒轴,以及一个挠性连接装置,如绕在筒轴上并连接在杆上的,最好是装在横轴上的链子或绳索。筒轴可以位于踏板主轴上,位于踏板曲柄和踏板轴毂或自行车主传动链轮另一侧的底架之间。
筒轴绕其圆周最好具有一不同深度的槽,在槽中可以锚定一挠性连接装置,并由骑车人对踏板曲柄施加倒蹬动作使挠性连接装置在槽中缠绕。挠性连接装置的另一端可以锚定在十字轴上的一凸缘环上。倒蹬踏板动作使挠性连接装置缠绕,进而使支架从其抬起的位置,即其缩回的位置降下,直至使其接触地面并使后轮抬起。
为了有助于保证支架降下和缩回能迅速进行,本发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当完全降下时支架与垂向基本保持一个小的但是足够的角度,也就是说,支架不被推入其完全垂直的位置,从而保证使挠性连接装置总是处于张紧状态,而且当松开挠性连接装置时支架能尽快地缩回。
筒轴的位置最好邻近于踏板轴或主传动链。它可以位于且其芯部永久性固定于踏板轴或邻近的踏板曲柄。筒轴最好在车架限制内具有足够大的直径,以便于通过骑车人倒蹬踏板动作使降下支架的最大速度最佳化,这是通过一个杠杆机构实现的,该杠杆机构使骑车人在后轮抬离地面的瞬间所用的额外踏板压力最小。
筒轴的宽度即厚度应保持最小,与其必要的结构刚性和能力一致,以便在槽内容纳挠性连接装置,其宽度一般为9mm左右,不过这可加以变化以适应具体的环境,但是一般要设计成在踏板曲柄和踏板轴毂或底架之间占据最小的空间。
挠性连接装置最好在周向槽的最浅处锚定在槽内,槽的深度设计应使槽的深度随着挠性连接件被骑车人的倒蹬踏板动作而缠绕的过程,槽的深度逐渐加深,因而通过挠性连接件对支架施加逐渐增大的杠杆作用,因而在临界时刻,即当支架轮接触地面,车的后轮接合带凸缘的滚轮并被抬离地面时,无需骑车人同量地增大踏板压力。
筒轴的芯部最好锁紧在踏板主轴或踏板曲柄上,其设计应当使其在骑车人倒蹬踏板时才接合筒轴主体并使筒轴主体转动,因而缠绕挠性连接装置并降下支架。
因此,筒轴的主体在骑车人向前蹬踏板时最好不转动。这一点可通过下述方式实现在筒轴的芯部和主体之间插入一个弹簧加载爪系统,装在筒轴的主体上,筒轴的主体跨装在芯部上与主体相交处适当成形的齿上,呈“自由轮”形式。上述爪最好当倒蹬踏板时才锁紧在那些齿内。
筒轴的主体最好相应地向前自由绕转(在挠性连接装置长度的限制内),即相应于向前的蹬踏板运动,当松开时,使挠性连接装置能够放出并使支架抬至其完全抬起即缩回的位置。这种“自由轮”式布置是离合器系统(或要求由骑车人驱动的爪)的推荐替代结构并使支架可以在瞬间降下。特别是当骑车人必须急停时,这一点也许是必要的。这种下降运动可以因前所述的筒轴缠绕的逐渐加速的性质而进一步加快。
筒轴最好部分地或基本封装在一固定壳体内,壳体最好刚性地安装于踏板轴毂和/或相邻车架构件的适当部位上。壳体的目的是保护筒轴,有助于在槽中容纳挠性连接装置,也提供了前述伸缩杆的一个安装点。
作为将支架自动锁紧在后轮抬离地面的低位上的装置,设有与筒轴相同厚度或宽度的弹簧加载掣爪。该掣爪可以安装在固定壳体上,并且当完全达到低位时可与筒轴边缘上的适当形状的凹槽相接合。通过一绳索和一在传统位置上装有手杆的杠杆可使掣爪松开,以便使支架缩回。可以设置一适当的止动器以便对准完全降下的位置,该止动器可以装在固定壳体上,或者也可以呈一套筒的形式,该套筒装在挠性连接装置上。
掣爪最好也经定位以便当挠性连接装置被完全放出,支架达到其最终的抬起即缩回的位置时,可以自动地与筒轴外周上的第二组凹槽接合。这第二次锁紧可阻止筒轴继续开卷而超过需要的点,并可当支架处于其最终的抬起位置时在弹性杆上保持一必要的压力或张力。在骑车人倒蹬踏板的过程中使筒轴缠绕时,掣爪可自动从该第二位置脱开。当然也可以设置一系列凹槽。
为了使支架可瞬间缩回以便使骑车人从停车状态向前骑行,最好使用一机械弹簧或某种其它适当的弹性介质,如气体。在一种可能的布置中,缩回装置包括一个在杆和车架上一静止点之间延伸的肘节链系,并设有弹簧以拉开肘节。
本发明可提供一带轮支架,该支架可迅速降至地面而车仍在向前运动并处于开始停车的过程中,这样就使骑车人只要握紧手杆和邻近的闸杆就可保持平衡并对车具有全面的控制,在此过程中骑车人仍坐在车座上,其双脚一直踏在踏板上。
本发明也有助于骑车人的安全和更方便的骑乘,当开始停车,在停车中,以及从停车到再次骑行时的一套操作十分简单,这套操作一般包括1.最初使用车闸,特别是把手放在前闸操纵杆上。
2.通过有限的倒蹬踏板动作,使挠性连接装置被缠绕,其一端接在一筒轴上,该筒轴在主传动链的相对侧的踏板轴上或在该踏板附近,其另一端接在一支架上,该支架具有装在一杆上的横轴,杆在后轮毂的区域内枢轴式地连接于车架。筒轴的设计应保证挠性连接装置的快速缠绕,使横轴上的轮子快速接触地面并把后轮抬离地面,足以使后轮自由旋转。在这个位置上由适当的掣爪锁紧。
3.从停车状态开始骑行,握紧手杆上的手柄附近安装的一杠杆,手杆通过一绳索打开掣爪,放松筒轴,从而放松支架。支架立即缩回,掣爪自动接合筒轴边缘上的第二对凹槽,以便把支架锁紧在固定的位置。
在某些可能的结构中,自行车可以用于娱乐和运动的目的,如室内静止踏自行车,这样自行车也可以设有一用于停车的支架,它有助于架起自行车,然后开始蹬踏。
本发明可以有各种实施方式,现在结合以下附图,以举例的方式描述具有按照本发明制造的稳定器系统的自行车

图1是一自行车后部的侧视示意图,其中为清楚起见略去了一些零件,所示稳定器系统处于其低位即工作位置;
图2是自行车后部的平面示意图,所示稳定器系统处于其高位即非工作位置;
图3是图1和2所示系统的放大剖面图,取自图2的Ⅲ-Ⅲ线;
图4是穿过稳定器系统构成筒轴的部分的剖面图;
图5是沿图4中Ⅴ-Ⅴ线的剖面图;
图6是类似于图3的剖面图,所示为一改进后的结构。
如图1所示,自行车10的后部具有一后轮11,一后轮毂12,一后轮胎13,两个座撑14,两个链拉条15,一个踏板曲柄17(图4)和一踏板轴18。这些零件以普通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为了清楚起见,自行车车架的其余部分以及大部分传动件都省略未画。从图1来看,这些传动件在车架的远侧,这些传动件包括在轮毂12上的一传动链轮19,实际上链轮19一般构成变速齿轮传动机构的一部分。
除了上述标准零件以外,自行车还包括一支架21,一拉索22,一回位弹簧23和一筒轴24。支架21具有一伸缩杆25,其一端枢轴式地装在后轮轴上,其另一端刚性地装有一横轴26。两个轮子27安装在横轴26上可自由转动。
如图1-3所示,伸缩杆25只装在后轮毂的一侧,因此避免了使变速或其它齿轮机构的复杂化,伸缩杆25绕托架71上的枢轴转动,托架71则固定在轮毂附近的车架上。托架71具有一垂向板72,板72具有容纳后轮轴的孔并刚性地连接于一对夹板73,夹板73夹紧链拉条15之一并被一对螺母和螺栓74压紧在链拉条上。
轴26也承载一滚轮51,滚轮51具有一轮鼓50,轮鼓50有肋形面和凸缘52。滚轮51可自由转动,当支架21处于充分的低位时滚轮51进入使用状态。此时滚轮51承受自行车和骑车人的主要重量,这是通过闭合伸缩杆25实现的,杆25在停车时在承受负载和协助骑车人保持平衡方面起次要作用。
如图2所示,当杆25处于非工作位置,即其充分抬起的位置时,它伸出,因而在带凸缘滚轮和自行车后轮胎之间保留一个例如6mm的间隙,而如图1所示,当杆25处于工作位置,即其完全的低位时,通过杆的伸缩动作而逐渐闭合,使带凸缘滚轮与后轮11完全接触,同时后轮11被抬离地面一间隙,例如25mm。带凸缘滚轮51可自由转动,这使得在承受负载同时抬起后轮的这最后过程更为容易,同时自行车仍在向前运动。
两轮27的总宽度一般为大约200mm。这是正常使用的最佳范围,不过实际上对于具体的应用场合两轮27可以分得更宽些。
显然,本系统的设计可保证主要负载通过车的后轮11作用在滚轮51上,然后通过本系统的两个轮子27作用在路面上,而且杆25在承受这种负载时总是起次要作用。
当在低位时,滚轮51的凸缘52并通过其绕轮胎外形的紧配合使系统保持定心。为了保证这样的紧配合,滚轮51可以由一轮鼓方便地替换,轮鼓使凸缘52有不同的间隔,即凸缘52之间的间隔是可调的。凸缘52为杆25提供侧向支承并通过把这种支承锁定在后轮11上的方式来减小侧向负载,因此,当系统处于低位骑车人仍然坐在车上时,如车突然倾斜,上述两种方式一同发挥作用。
伸缩杆25具有一圆形截面的外管55,其上端通过枢轴连接到托架71上,还具有一可在管55内伸缩的内套56。内套56在其下端承载一叉57,横轴26就刚性地装在叉57上。管55底部有一固定环58,压簧59在环58和叉57的顶部之间套在内套56的底部。为了防止内套56在管55中转动,从内套中伸出的一个销子60在管55上的纵槽61中滑动,也限制了内套56的向外运动从而把内套保持在管中。第二个压簧(未画)延伸于内套56上端和一轴向可移动的支承盘之间,该支承盘在管55内靠近上端处。通过一螺纹销62可以调整支承盘的轴向位置以便调节第二压簧的预应力从而适应于不同体重的骑车人。
横轴上的两个可自由转动的轮子27可采取任何措施来减轻重量,提高韧性和降低成本。在本例中,直径为120mm,宽度为20mm,这些尺寸,外形当然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变化。
在横轴26上还有一个带凸缘的环64,它用作绳索22的一个固定点,也是回位弹簧23的一固定点。环64尽可能地靠近横轴的中心以便为升降运动提供均匀的负载。
回位弹簧23使支架21总是倾向于回到其非工作位置,回位弹簧23装在共轴的杆81上,杆81的上端刚性地装在板72上,杆81上固定着上环82,环82构成弹簧23上端簧座,杆81还承载着可滑动的下环83,下环83构成弹簧23下端的簧座。下环83连接着连杆85、86构成的肘节的肘接头84。一连杆85的外端用枢轴连接在托架87上,托架87连接于管55,而另一连杆86则用枢轴连接于柱88,柱88刚性地连接于板72,并从板72垂下来。柱88的下端承载着一导索器(未画),通过该导索器导引绳索22。
杆81的下端有一止动器89,当稳定器如图2所示处于高位时防止肘节完全变直,不过此时肘节几乎是直的,以此来对抗在粗糙路面行驶的自行车所引起的,倾向于引起稳定器上、下拍动的惯性力。柱81有一中间止动器90以限定稳定器的低位即工作位置。
拉紧索22连接于环64和筒轴24之间,筒轴24又在车架的近侧装在踏板轴18和底托架或踏板轴毂19上。
图4和图5中详细画出了筒轴24,它装在外壳28中,外壳28相对于车架是固定的,具有一对盘29,在两盘29之间有一凸轮件31。凸轮件31有一凸轮面32,凸轮面32限定一条在两盘29之间不同深度的槽。盘29固定在一同心环34上,环34内装有一系列弹簧加载的爪35;图中画出了三个,但实际上可以有许多。芯36位于环34内,固定在踏板轴18上并且有一系列可与爪35接合的齿37。
两盘29外周上都有一凹槽38。相对于外壳28固定的弹簧加载掣爪41可与凹槽38接合。掣爪41具有一通向一操纵杆(未画)的释放索42,操纵杆则装在例如手杆上。拉紧索连接于凸轮面32并从外壳28上的小孔(未画)穿击。
现在描述本系统的操作。当自行车由踏板正常驱动时,支架21如图2所示在其高位,伸缩杆25伸出,滚轮51与轮胎13间隔开。轴18(如图所示逆时针)转动芯36,爪35在齿37上方。在该位置,掣爪41与凹槽38接合。因此筒轴24本身并不转动。
当需要停车时,支架21如下所述将下降到图1所示位置。轮27接触地面,带凸缘的滚轮51接合后轮11,车的后轮抬离地面大约25mm。这是由倒蹬踏板实现的。
当骑车人倒蹬踏板时,轴18如图所示顺时针转动,同时带动芯36转动。爪35接合齿37,筒轴24转动直至掣爪41接合凹槽38。这使绳索22缠绕在凸轮面32上,因而反抗弹簧23的弹力使支架21下降。绳索22是锚定在筒轴的槽33中最浅的位置上的。凸轮面32的设计将保证挠性连接装置由骑车人的倒蹬踏板动作而缠绕,槽33的深度逐渐增加,因而通过绳索22对支架21施加逐步增加的杠杆作用,无需由骑车人同量地增加对踏板的压力。在轮27与地面接触的临界时刻,后轮抬离地面时轮27承受了骑车人和车的共同负载,此时槽33的深度及杠杆作用都最大。
由于支架21处于其低位,骑车人可以停车而无需将脚移开踏板,也无需作过多的平衡动作。由于掣爪41的接合,支架21被固定在其低位。
当骑车人想再次骑行时,需抬起支架21。要抬起支架21,就要使用释放索42松开掣爪41。由于掣爪41从凹槽38脱开,弹簧23使支架21抬起。因此,拉紧索22从凸轮面32上开卷,使筒轴24逆时针转动直至掣爪41再次接合凹槽38。支架因而再次固定在其高位。
当支架工作时,由于轮胎夹紧在滚轮51的凸缘52之间,骑车人的大部分重量都通过后轮11,滚轮51,横轴26和轮27传递到地面,而凸缘52则保证,由于自行车的稍稍倾斜或路面不平产生的侧向负载将在轴26和后轮11之间传递。因此,由后轮11,轮毂12,杆25和横轴26构成的矩形框架十分坚挺,杆25甚至在车倾斜时也不过度受力。
图6中示出一种改进的结构,除了下面将要描述的部分以外,其结构与对照图1-5所描述的结构相同,因而不再重述。在这个改进的结构中,挠性连接装置22′从筒轴24穿过一根管子(未画)延伸,这根管子在链拉条15的前端连接于车架,在平面图中呈伸展的S形以便将挠性连接装置导引至车架装有筒轴24的相对侧,也就是说,导引至车架装有传动链的那一侧。挠性连接装置22′从管子的后端向后向下在传动链低侧之下,并在后轮11′相对于伸缩杆的一侧延伸,由滚轮51′相对侧的环64′固定在横轴26′上,并由环64′固定在横轴26上,位置在滚轮51′的与叉57′的相对侧,而横轴26′则通过叉57′装在杆上。
当稳定器系统处于低位时,施加的重量将倾向于使横轴26′向后移动,因为横轴26′的轴线是在通过后轮毂12′的轴线的垂面的后方。因此,由于掣爪41接合在筒轴24的盘29上的凹槽38内,挠性连接装置22′将被拉紧固定,从而有助于横轴向后的趋向,并且起码部分地减轻了由此产生的叉57′和杆25′绕杆25′纵轴的扭矩。因此,这个改进的结构在自行车处于停车状态时具有更大的刚性。
虽然在上述的改进结构中,筒轴24处于自行车的链轮的相对侧且用一管子将挠性连接装置从车的一侧导向另一侧,但是也可以将筒轴设置在链轮的同一侧。
权利要求
1.用于单轨车辆的一种稳定器系统,它具有一支架(21),其一端枢轴式地连接于一车轮轴(12)上或其附近,连接在支架另一端的一横轴(26),一对安装在横轴上的稳定器(27),以及使支架在一高位和一低位之间移动的装置,在高位时稳定器抬离地面,而在低位时稳定器与地面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具有一个在轴向上具有一定压缩度的杆(25),在两稳定器之间的横轴上有一与车轮的接合件(51),而且在支架的低位上,车轮与车轮的接合件相接合。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稳定器静止时,车轮是可以转动的。
3.自行车用的稳定器系统,它具有一支架(21),其一端枢轴式地连接于自行车车架(15),连接位置在后轮(11)的轴线上或附近,以便在一基本平行于后轮平面的平面内移动;在支架的另一端承载的并可与后轮两侧地面接触的稳定器;以及使支架在一高位和一低位之间移动的装置,在高位时稳定器离开地面,而在低位时稳定器接触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具有一可压缩杆(25),在杆的另一端有一滚轮(51),滚轮有一可与轮胎(13)的行走面接合的圆周面(50),以及与轮胎两相对侧贴紧接合的凸缘(52),在支架低位时后轮(11)抬离地面并与滚轮(51)相接合。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器是轮子或滚轮,并包括一横轴(26)由杆(25)下端承载,且稳定器就装在所述横轴上。
5.按照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杆(25)是一弹簧加载伸缩杆,枢轴式地安装,可绕车的后轮轴摆动。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调整弹簧预加载的装置。
7.按照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两稳定器(27)的总宽度不大于250mm。
8.按照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两稳定器(27)的总宽度在175mm和225mm之间。
9.按照权利要求1至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这样的系统做为组件且装在一脚踏自行车(10)上。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支架处于低位时,支架与垂向之间的夹角在5°至10°的范围内。
11.按照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使支架移动的装置具有一个由骑车人的倒蹬动作转动的筒轴(24),而且一挠性连接装置绕在筒轴上并连接于所述杆。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性连接装置(22′)在车的后轮的杆(25′)的相对一侧延伸。
13.按照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弹簧缩回装置(23)使杆倾向于其高位。
14.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一在杆(25)和自行车架上一静止点(88)之间延伸的肘节链系(85、86),而且设置弹簧(23)使肘节延伸。
全文摘要
一种稳定器系统主要用来在停车时支持自行车和骑车人直立,它具有一弹簧加载伸缩杆(25),其上端用枢轴连接于后轮轴(12)附近,下端载有装着稳定器轮(27)的横轴(26)。倒蹬踏板将绳索(22)拉向踏板轴(18)上的筒轴(31)可使杆下降。十字轴也载有一带凸缘的滚轮(51)。骑车人倒蹬踏板开始停车时,横轴被拉到后轮之下,轮胎与滚轮接合,后轮抬离地面,骑车人的大部重量通过后轮,滚轮,横轴和稳定器轮传至地面。
文档编号B62H1/06GK1045951SQ9010102
公开日1990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1990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1989年2月27日
发明者多纳德·威尔顿·舍夫尔德 申请人:多纳德·威尔顿·舍夫尔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