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健身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9673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健身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于两个主要行路车轮的自行车,确切地说是一种四轮健身自行车。
目前人们锻炼身体、除跑步、打拳、气功等徒手运动外,还采用健身器械进行往复式的运动,但往复式运动难免使人产生单调、枯糙之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可以在室外行走运动,又可以在室内原地运动,集运动和娱乐为一体的健身自行车。
其技术解决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健身自行车,由车架机构、车轮机构及驱动机构组成,其特征是a、车架机构由手把车架轴和座椅车架轴组成,手把车架轴中部与座椅车架轴中部十字交叉活动连接,手把车架轴的一端设有手柄轴,另一端设有若干定位横杆,且固定在后轮轴中部;座椅车架轴的一端设有座椅,另一端设有转向节,且连接在前轮轴的中部;b、车轮机构包括四个车轮及前、后轮轴,前轮轴的两端分别设有车轮,轴上设有脚踏板,后轮轴的两端也分别设有车轮,车轮的轮辐上,在大于二分之一半径处设有大于60度角的斜槽;四个车轮内侧的轮轴上分别设有四个棘轮,棘爪通过扭簧销轴设于轮辐的斜槽上;c、在前、后轮轴之间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为弹簧驱动机构或弹性拉条驱动机构,弹簧驱动机构包括弹簧拉杆、弹簧、弹簧护罩,弹簧设在弹簧拉杆上,弹簧拉杆的一端设在座椅车架轴转向节的上部,另一端设在弹簧护管内,弹簧护管的另一端设在手把车架轴的定位杆上。
该多功能健身自行车的优点在于1、既可用于室外行走运动,又可用于室内原地运动,2、体积小、重量轻、可折叠,使用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图3为图1中Ⅰ处放大图图4为图2中Ⅱ处放大图图5为图4中A-A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多功能健身自行车,由车架机构、车轮机构及驱动机构组成。
车架机构由手把车架轴2和座椅车架轴3组成,手把车架轴2中部与座椅车架轴3的中部通过销轴十字交叉活动连接,手把车架轴2的一端设有手柄轴1,另一端设有若干定位杆11,且固定在后轮轴10的中部;座椅车架轴3的一端设有座椅8,另一端设有转向节17,且连接在前轮轴9的中部;车轮机构包括四个车轮及前、后轮轴,前轮轴9的两端分别设有车轮12,前轮轴9上设有两脚踏7,后轮轴10的两端也分别设有车轮12;车轮12的轮辐上在大于二分之一半径处设有大于60度角的斜槽;四个车轮内侧的轮轴上分别设有四个棘轮14,棘爪13通过扭簧销轴15设于轮辐的斜槽上;在前、后轮轴之间设有弹簧驱动机构,包括弹簧拉杆6、弹簧5、弹簧护罩4,弹簧5设在弹簧拉杆6上,弹簧拉杆6的一端设在座椅车架轴3转向节的上部,另一端设在弹簧护管4内,弹簧护管4的另一端设在手把车架轴2的定位杆11上。
当用于行走运动时,调节扭簧销轴15,使棘爪13与棘轮14结合,双脚踏在前轮轴踏板7上,双手握住手柄轴1用力往后拉,使车身抬高,弹簧5受压,手把车架轴2驱动后轮向前移动。双手放松,人体重量使车身下降,座椅车架轴3又驱动前轮。在前、后轮交替驱动力的作用下,使车子快速向前滑行,拉动手柄轴的频率高,车子速度快,反之速度慢。
当交替踩动两踏板时,也可使车身向前滑行。
当用于原地运动时,调节扭簧销轴15,使棘爪13沿轮辐斜槽滑动,与棘轮脱离,失去作用,车轮可前后转动。
弹簧驱动机构可根据锻炼的强度不同进行调节,即将弹簧护管4设在手把车架轴2的不同定位杆11上。当弹簧驱动机构的长度缩短,锻炼强度减弱,当弹簧驱动机构的长度伸长,则锻炼强度增强。
当需转向时,双脚踏住脚踏板7,带动前轮轴9在转向节17的作用下,可任意选择行驱方向。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用两个主要行路车轮的自行车,确切地说是一种四轮健身自行车。
该自行车克服了采用健身器械锻炼使人产生单调、枯糙之感的弊端。
权利要求一种多功能健身自行车,由车架机构、车轮机构及驱动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a、车架机构由手把车架轴和座椅车架轴组成,手把车架轴中部与座椅车架轴中部十字交叉活动连接,手把车架轴的一端设有手柄轴,另一端设有若干定位横杆,且固定在后轮轴中部,座椅车架轴的一端设有座椅,另一端设有转向节,且连接在前轮轴的中部;b、车轮机构包括四个车轮及前、后轮轴,前轮轴的两端分别设有车轮,轴上设有脚踏板,后轮轴的两端也分别设有车轮,车轮的轮辐上,在大于二分之一半径处设有大于60度角的斜槽,四个车轮内侧的轮轴上分别设有四个棘轮,棘爪通过扭簧销轴设于轮辐的斜槽上;c、在前、后轮轴之间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为弹簧驱动机构或弹性拉条驱动机构,弹簧驱动机构包括弹簧拉杆、弹簧、弹簧护罩,弹簧设在弹簧拉杆上,弹簧拉杆的一端设在座椅车架轴转向节的上部,另一端设在弹簧护管内,弹簧护管的另一端设在手把车架轴的定位杆上。
专利摘要该健身自行车由十字交叉的车架、车轮机构及弹簧驱动机构组成,车轮内侧设有棘轮、棘爪机构,使车轮既可做单向转动,又可放开棘爪做双向转动。弹簧驱动机构设在前、后轮轴之间。该车既可在室外行走运动,又可在室内原地运动,集运动和娱乐为一体。
文档编号B62M1/12GK2181467SQ93242340
公开日1994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1993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1993年10月19日
发明者余善泉 申请人:余善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