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童车的动力与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2396阅读:8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四轮童车的动力与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四轮童车的一种动力与转向装置。
目前市场上提供的四轮童车一般是蓄电池为动力,和脚踏三轮、二轮童车,前者结构比较复杂不易维修,一般路面不能行驶,后者稳定性较差,学前儿童不易掌握,还由于转弯半径较小不能倒车,安全性差。
为解决这个问题就需提供一种供2-6岁儿童所需的结构简单、不易损坏、转弯半径较大,可前后行驶,便于掌握、安全可靠,便于外形多样化的四轮童车的动力与转向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可供各种汽车外形童车配用的动力与转向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动力装置是由双曲轮轴14、脚蹬18固定在双曲轮轴凸部位上,两前固定轮16分别固定在双曲轮轴14两端末。当双脚交替踏动脚蹬18时双曲轴14作功两前固定轮16向前滚动即实现了车的向前行驶,倒车时,只要双脚按相反方向踏动脚蹬18即可完成;转向装置是由方向盘13、套管11(分别固定在上部三角支架6上,下部三角支架10上) 芯管12插入套管11、芯管12上端末与方向盘13中心部位连接固定。芯管12下端末与杠杆8中心部位成90°连接固定,杠杆8两端末分别与两控制杆9(控索20)端末绞接(连接),另一端与两万向轮轴26内侧端末(桥轮轴15垂直部位控另一端与两万向轮轴26内侧端末(桥轮轴15垂直部位控索孔23)绞接(连接)。当双手将方向盘向反时针方向或顺时针方向转动时杠杆8产生前后摆动,使控制杆9(控索20)按附图5、6箭头所示方向作抵拉运动即带动万向轮26(桥轮轴15)进行前后运动,即实现了车的转向。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由以下6幅附图给出


图1前视图、图2侧视图、图3万向轮轴转向后视图、图4万向轮轴转向俯视图、图5桥轮轴转向俯视图、图6桥轮轴转向后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叙述一个汽车外形最佳实施例。
1-两侧框架。用φ12mm钢管制作,分别与前框架3后框架2连接固定。
2-后框架。用φ12mm钢管制作,与两侧框架1后部连接固定。
3-前框架。用φ12mm钢管制作,与两侧框架1前部连接固定。
4-挡风玻璃装饰框架。用φ10mm钢管制作,两端末与前框架3两侧顶端连接固定。
5-“ ”形桥轮轴支座。用厚3mm、宽30mm钢板制作。长边两端末与两侧框架1后下部连接固定,短边一端末与长边中部连接固定,另一端末与后框架2下部中部连接固定。
6-上套管三角支架。用φ10mm钢管制作,与套管11上端末连接固定。
7-万向轮轴支座。用φ15mm钢管制作,下部插入万向轮轴26上部管中固定。
8-杠杆。用φ10mm钢管制作,中部与芯管12下端末连接固定。
9-控制杆。用φ10mm钢管制作,两端分别与杠杆8两端末绞接。
10-套管下部三角支架。用φ10mm钢管制作,与套管11下端末连接固定。
11-套管。用φ15mm钢管制作,一端与套管下部三角支架10连接固定,另一端与套管上部三角支架6连接固定。
12-芯管。用φ10mm钢管制作,与杠杆8中心部位连接固定,上端末与方向盘13中心部位连接固定。
13-方向盘。用φ10mm-钢管制作,中心部位与芯管12上端末连接固定。
14-曲轮轴。用φ10mm圆钢制作,两端末分别连接两固定轮16,双曲轮轴两凸部分设置脚蹬18。
15-桥轮轴。用φ10mm圆钢制作,中孔9mm与“ ”型桥轮轴固定支座5(中孔两侧各加50mm长、φ10mm两根圆钢以扩大中孔的承受能力)绞接。
16、前固定轮。用φ200mm塑胶制成(市场可提供),与双曲轮轴14两端末连接固定。
17-双曲轮轴支架。用厚3mm、宽12mm钢板制作,下部开设φ9mm轴孔。
18-脚蹬。用厚1.5mm、宽20mm钢板制作,中孔11mm分别置于双曲轮轴两凸部位,能自如转动。
19-定滑轮。高20mm、宽20mm、中孔5mm,用φ12mm圆钢制作,分别固定在后框架2下部的两侧。
20-控索。用φ3mm的钢索制作,一端与杠杆8两端末连接,另一端经定滑轮19与桥轴下部控索孔23连接固定。
21-后桥轮。φ120mm,用塑胶制作(市场可提供)固定在桥轮轴两端末,能自如转动。
22-转向器。选用φ8mm螺杆、垫圈,将桥轮轴15与于桥轮轴支座5将其连接固定。
23-控索孔。φ5mm。用8#铁丝制作,固定在桥轮轴两侧垂直部位中部,控索20由上向下绕经定滑轮19与其连接固定。
24-装饰灯。用8#铁丝制作。φ80mm,分别固定在前框架3下部两侧。
25-车座。长350mm,宽200mm。用木、塑、钢管制作。两端末置于两侧框架下部上端,可沿纵向滑动。
26-万向轮。φ100mm,用塑胶制成。(市场可提供)连接在桥轮轴15两末端。
附图尺寸比例为10∶1,各部件尺寸可从附图上量取。
权利要求1.本实用新型四轮童车的动力与转向装置的特征在于动力装置是由双曲轮轴14、脚蹬18固定在双曲轴凸部位上,两前固定轮16分别固定在双曲轮轴14端末;转向装置是由方向盘13、套管11、芯管12上端末与方向盘13中心部位连接固定,芯管12下端末与杠杆8中心部位成90°连接固定,杠杆8两端末分别与两控制杆9端末绞接,另一端与两万向轮轴26内侧端末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万向轮轴26的转向是万向轮轴26与控制杆9、控制杆9与杠杆8的连接是绞接,杠杆9与芯管12、芯管12与方向盘19的连接是固定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桥轮轴15的转向是桥轮轴支座5中部与转向器22连接是固定的,转向器22与桥轮轴15的连接是绞接。
专利摘要市场上提供的四轮童车是蓄电池为动力、和脚踏三、二轮童车装置。前者结构较复杂不便维修,一般路面不能行驶,后者稳定性差,学前儿童不易掌握,还由于转弯半径小,不能倒车,易发生危险。该装置,结构简单,不易损坏,转弯半径较大,可前后行驶、安全性好,可为各种外型的四轮童车提供动力与转向装置。
文档编号B62K21/00GK2264138SQ95233670
公开日1997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1995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1995年4月24日
发明者刘盾, 孙克林, 刘传伦, 孔艳玲 申请人:刘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