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摩托车的防盗器容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2687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轻型摩托车的防盗器容纳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轻型摩托车,尤其涉及轻型摩托车的防盗器容纳结构。在这种摩托车的车座下方配置有罐,被铰链连接的车座可相对于车身上下自由转动,通过向上方转动车座,可露出罐上面的盖子。
由实公昭62-15113号公报公开了一个发明,即在被铰链连接且可相对于车身上下自由转动的车座下面,装有防盗用的车轮锁链。
近年来,使用U形锁作为防盗器以代替上述的车轮锁链。这种U形锁可用钥匙使棒状的挂合脱解部挂合于U形主体部的两端之间,这种U形锁整体具有扁平的形状,虽厚度小但所占面积大,有时难以保证其容纳的空间。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产生的,其目的在于把前述的U形锁等管状防盗器合理地装入车座下方的空间中。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项提供了一种轻型摩托车的防盗器容纳结构,这种摩托车具有在车座下方配置的罐,该车座被铰链连接且可相对于车身上下自由转动,打开车座便露出设于的罐上面的盖子;其特征在于,固定在车身上的托盘上面与车座下面之间形成容纳管状防盗器的空间,使上述罐的盖子向托盘的上面突出,由此使该盖子位于装入上述空间内的防盗器的内侧。
本发明的第二项也提供了一种轻型摩托车的防盗器容纳结构,其特征在于,除具有上述第一项所述的结构之外,还具有以下的结构,即用于把主支架锁定在立起位置的支座锁定杆设置于上述防盗器的下方,而该防盗器设置于上述空间内。
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一项的内容,向上方转动车座使托盘露出,围绕托盘上面突起的盖子放置管状防盗器,放下车座后防盗器便装在托盘和车座之间。
根据本发明上述第2项的内容,从托盘取出防盗器时,位于防盗器下方的支座锁定杆映入眼帘,可防止忘记在主支架上挂锁。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第一项所述的内容,固定在车体上的托盘的上面与车座的下面之间形成容纳管状防盗器的空间,使罐的盖子向托盘的上面突出,由此使该盖子位于装入上述空间内的防盗器的内侧,从而可在箱子上部与车座下部之间的低矮空间中同时配置箱盖及防盗器,达到有效利用空间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第二项所述的内容,用于把主支架锁定在立起位置的支座锁定杆被设置于防盗器的下方,该防盗器设置于上述的空间内,因此,为了使用防盗器而从托盘内取出时,位于其下方的支座锁把自然映入眼中,可防止忘记在主支架上挂锁。
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为摩托车的左视图;图2为图1中主要部分放大图;图3为车身右视图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4为图2中4-4线的剖面图;图5为图2的主要部分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5中6-6线的剖面图;图7为图5中7-7线的剖面图;图8为图2中8-8线的剖面图。其中16-车座18-主支架68-燃料罐74-托盘81-盖子100-防盗器105-支座锁定杆以下根据


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图8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1为摩托车的左视图,图2为图1的主要部分局部放大图,图3为车身右侧面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4为图2中4-4线的剖面图,图5为图2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6为图5中6-6线的剖面图,图7为图5中7-7线的剖面图,图8为图2中8-8线的剖面图。
如图1所示,轻型摩托车V中前轮Wf和后轮Wr安装在车体的前、后部。前轮Wf以轴支承方式安装在从方向把1延伸出的向左右旋转自如的前叉2下端,其上部被前轮挡泥板3覆盖。方向把1上装有前照灯4和反光镜5。摆动机构S以上下自由摆动的方式铰链连接于车身上,且通过左右一对缓冲器6悬挂架设。该摆动机构S具有前侧的发动机E和后侧的变速箱7,变速箱7的后端上以轴支承方式安装有后轮Wf。摆动机构S的左侧装有空气滤清器8,右侧装有消音器9。
主车架下上装有遮挡驾驶员脚部前方的挡风板10、支撑驾驶员脚的脚踏板11、盖住车体后部的后罩12、覆盖后轮Wf上部的后挡泥板13。挡风板10的前面和后面分别装有前托架14和前盒15,后罩12上面的前部和后部装有车座16和后托架17。主车架F的下方装有主支架18。
下面根据图2-图4说明摆动机构S的构造。
发动机E具有通过球轴承22、22支承曲轴21两端部的曲轴箱左半部23和曲轴箱右半部24,它与曲轴箱左半部23的后边容纳带式无级变速机T的变速箱主体25连成一体。变速箱主体25的左侧开口部连接变速箱外罩26,同时变速箱主体25的后部右侧连接减速机外罩27。
由变速箱主体25和变速箱外罩26形成的空间内配置有带式无级变速机T,其中包括安装在输入轴曲轴21的左端并通过离心力调节沟槽间距的驱动带轮28;通过一对球轴承29、29支承于变速箱主体25和减速机外罩27上的输出轴30;相对旋转自如地设置于输出轴30上的从动带轮31;安装在输出轴30上并能使从动带轮31与该输出轴30相结合的自动离心式离合器32;套在驱动带轮28和从动带轮31上的环形带33。变速箱外罩26上安装有带脚踏板34的脚踏式起动装置35。
由一对球轴承36、36将后轮Wr的车轴37支承于变速箱主体25和减速机外罩27上,此车轴37通过减速机38连接前述输出轴30。减速机38安装在由变速箱主体25与减速机外罩27形成的空间中,其中包括安装在输出轴30上的第1齿轮39;安装在中间轴40上的第2齿轮41及第3齿轮42;安装在车轴37上的第4齿轮43。后轮Wr的轮体44用花键连接在从减速机外罩27向右伸出的车轴37上。
前述变速箱7配置在车身中心面即后轮Wr的旋转面的左侧,车身中心面的右侧配置摇杆45。摇杆45为铝压铸整体成形的近似三角形的板状构件,上下距离大的前端用上下一对螺栓46、47连接到发动机E的曲轴箱右半部24上。摇杆45的后端通过球轴承48被前述车轴37右端支承。在摇杆45上,沿前后方向有3个开口451-453。3个开口451-453由上侧向前方倾斜的2个支柱454、455分割而成,前边开口451为近似三角形,中间及后边开口452、453为近似平行四边形。
摆动装置S由前边的发动机E、后边的车轴37、左侧的变速箱7、右侧的摇杆45构成了高刚性的箱体式结构。摆动装置S的前端通过联杆49与主车架下以铰链连接方式支承,摆动装置S的后端通过左右减振器6悬架在主车架F下,左侧减振器6连接到安装在变速箱主体25后部的减振器轮毂251上,右侧减振器6连接到安装在摇杆45后部的减振器轮毂456上。
在车体右侧面,从发动机E延伸出的排气管50的后端连扫消音器9,此消音器9的前端焊接在三角形的安装拉杆51上。安装拉杆51由将摇杆45装配于发动机E上的2个螺栓46、47紧固,由此能够以较少零件支承住消音器9。安装拉杆51上设有三角形开口511。
如上所述,沿变速箱7右侧面设置的摇杆45及安装拉杆51上设有开口451-453、511,因此发动机的声音和行走的声音难以在由变速箱7与摇杆45所包围的空间中产生共呜,减轻了因共呜引起的噪音。另外,摇杆45的前端用上下2个螺栓46、47连接在发机E上,由此确保对从后轮Wr传递来的垂直载荷具有足够刚性。另外,摇杆45由于设有3个开口451-453及2个支柱454、455而形成梯子状结构,因此减轻了开口451-453部分所占的重量,即能达到轻量化的效果,同时也能得到高的刚性。
在图2中,符号52为在空气滤清器8和发动机E之间设置的汽化器,符号53为主车架下往变速箱7导入冷风的管道。
以下参照图5-图8说明车体后部的构造。
主车架F上具有从摆动装置S的前部向上竖起且向后侧延伸的左右一对后车架61。车座轨道62由俯视图呈U形的车座支承件63和从此车座支承63向下延伸的左右一对脚部64构成。将车座支承件63的左右后端部用螺珍65装拆自如地连接到设置于后车架61的托座611上,同时脚部64的下端用螺栓66装拆自如地连接到设置于后车架61的托座612上。
由后车架61和车座轨道62围成的空间里前后设置合成树脂制的油箱67和合成树脂制的燃料箱68。与油箱67的下部连为一并突起设置的托座671用螺栓73固定在与后托架61相连接的横梁71的托座72上。为了盖住后罩12的上开口部分近似水平状地设置板状托盘74,开闭油箱67加油口的盖子75从托盘74上形成的开口741向上突起。
另一方面,在燃料箱68的侧前部上整体地突出设置左右一对托座681,该托座681、681介于橡胶衬垫76用螺栓77固定在托座613上,该托座613设置于后车架61上。在燃料箱68的后部整体地突出设置左右一对托座682,该托座682、682介于橡胶衬垫78用螺栓79固定在托座614上,该托座614架设于后车架61、61之间。在燃料箱68上面,燃料的液面传感器80和开闭加油口的盖子81向上突起,液面传感器80嵌合于凸台742中,该凸台742在托盘74上突起设置,同时盖子81从托盘74上形成的开口部743向上突起。
在燃料箱68的左右侧壁上形成向车外突起的凸部683。由图6可知,在俯视图中燃料箱68的凸部683与后车架61及车座轨道62重叠。即前述的凸部683从车体侧面向外突起,使其嵌合于后车架61与车座轨道62的车座支承件63之间,故能达到增加燃料箱68容量的目的。
这样,通过拆卸可自如装拆的车座轨道62,能拆装带有凸部683的燃料箱68,与车座轨道62互不防碍。其结果大大增加了安装在车座轨道62内侧的油箱67和燃料箱68的形状和尺寸的设计自由度,并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其容量。车座轨道62包围了油箱67和燃料箱68的侧面,架设于后车架61之间的横梁82包围了燃料箱68的后部,因此能达到保护油箱67和燃料箱68的目的。
车座16由底板91和减振材料92和外皮93组成,通过车座合叶95铰链连接于车座轨道62前端的托座94上,且可上下自如开闭。在托盘74的后部设置有锁定机构97,该机构97能与固定在底板91下面的U形杆件96挂合或脱离。锁定机构97通过钢丝99连接到设置于托盘74后端的圆柱状锁98上,由此可防止因恶作剧而开闭车座16。
在由托盘74的上面和车座16的底板91的下面所形成的空间内,可容纳管状的防盗器100。防盗器100具有U形的主体部101和通过用钥匙操作能锁定主体部101两端的棒状挂合脱解部102。例如,使主体部101贯穿于后轮Wr的轮体44的开口部,再将挂合脱解部锁定于主体部101上;或者使主体部101贯穿于后轮Wr的轮体44的开口部,并在与导轨的柱等固定结构件挂合的状态下,将挂合脱解部102锁定于该主体部102;因此可防止摩托车被盗。
由图7可知,在托盘74的上面,油箱67的盖子75,燃料箱68的盖子81、燃料箱68的液面传感器80被嵌合的凸台743和锁定机构97向上方突起。将防盗器100设置于托盘74的上面,以便于在主体部101和挂合脱解部102所围成的空间内盖子81、凸台74和锁定机构得以嵌合。
如上所述,由于存在有油箱67的盖子75、燃料箱68的盖子81、嵌入燃料箱68的液面传感器80的凸台742和锁机构97等凸起物,在托盘74的上面与车座16的底板91之间需要形成空间,在此空间里装入防盗器100能有效利用空间。而且,在车体的前后方向上配置盖子81、液面传感器80及锁定机构97,管状防盗器100与其外侧嵌合,因此能容纳长度和宽度各不同的各种防盗器100。
支座锁定杆105通过销轴104铰接于锁定杆支承部件103,该锁定杆支承部件103设置于托座614的下面,而托座614支承燃料罐68的后部。另一方面,主支架18通过销子107可前后摆动地铰接于支座拉杆106,而支座拉杆106设置于主车架F的下部,并依靠弹簧108的弹力使主支架18稳定地止动于图8所示的立起位置和向其后上方摆动的收存位置。凸轮板110通过销轴109与支座拉杆106铰链连接,此凸轮板110通过钢丝111连接到支座锁定杆105上,同时通过弹簧112受到向图8中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力矩。在与主支架18连为一体的制动板113上开有能与前述凸轮板110相配合的槽1131。
如图8中实线所示,在主支架18处于立起的状态下,操作支座锁定杆105,使其从实线位置移向点划线位置时,被钢丝111拽住的凸轮板110克服弹簧112的弹力旋转,插入与主支架18连为一体的制动板113的槽1131中,这样主支架18被锁定在立起位置。
由图7可知,由于前述支座锁定杆105位于防盗器100的挂合脱解部102的下方,在摩托车停车时,打开车座16取出防器100时,位于其下方的支座锁把105自然映入眼中,恐怕不会忘记在主支架18上挂锁。
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在不脱离宗旨的范围内能进行各种设计的变更。
例如在实施例中,防器100的内侧有燃料箱68的盖子81,但放入油箱67的盖子75或燃料箱68及油箱67的两个盖子81、75也可以。
权利要求
1.一种轻型摩托车的防盗器容纳结构,在车座(16)的下方设置罐(68),该车座(16)被铰链连接且可相对于车身上下自由转动,通过向上方转动车座(16),使设置于罐(68)上面的盖子(81)露出;其特征在于在固定于车身上的托盘(74)的上面和车座(16)的下面之间,形成容纳环状防盗器的空间,上述罐(68)的盖子(81)向托盘(74)的上面突出,该盖子(81)位于装入上述空间内的防盗器(100)的内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摩托车的防盗器容纳结构,其特征在于用于把主支架(18)锁定在立起位置上的支座锁定杆(105)被设在防盗器(100)的下方,该防盗器(100)位于上述空间内。
全文摘要
一种轻型摩托车的防盗器容纳结构,主要用于将U形锁等防盗器合理地放置于车座下面的空间内。其中,车座16通过车座合叶95可自由转动地铰接于车座轨道62的上部,该车座轨道62与后车架61连接,在车座轨道62的上部固定有托盘74,在托盘74的上面和车座16的下面所形成的、高度尺寸小的空间内容纳有环状的防盗器,燃料罐68的盖子81、燃料罐68的液面传感器80以及把车座16锁定于关闭位置的锁定机构97突出设置,并位于环状盗器100的内侧空间。
文档编号B62J35/00GK1134899SQ96102129
公开日1996年11月6日 申请日期1996年2月6日 优先权日1995年2月7日
发明者铃木正彰, 迫裕之, 高桥祐一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