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自行车束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3138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的自行车束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自行车束套,特别是指一种能够增加止挡元件刚性,且加工时定位容易的自行车束套的改进的结构。
发明人已于台湾专利第84207873号“自行车束套改良结构”一案中,已揭示了一种于自行车束套的二束紧头间设置一止挡元件,使该二束紧头端面于相对于该二束紧头与该本体开口部份连接的一侧间隙缩小,而使螺丝锁紧时,该二束紧头的开放侧接近一段距离后,因该止挡元件的接触止挡,而形成一支点,以改变螺丝于继续锁紧时,对该二束头的施压位置,使该本体开口的二侧端有效地相互靠近而产生足够的束紧力。
然而,该二束紧头端面的相对距离并非很大,当进行该止挡元件连接于该二束紧头端面的加工时,该止挡元件因体积太小而造成夹持不易的现象,以致影响生产的速度,且亦造成自动化生产方式实施的困难,因此不合乎经济成本。
本发明人为解决此一困扰,曾试过运用金属冲压的方式,将该本体所延伸的二凸耳末端各弯折呈一凸出部作为止挡元件,以达到可快速生产的目的,且排除该止挡元件夹持固定不易的困扰,然而该种以冲压方式弯折的止挡元件,虽可达到快速生产及免于止挡元件加工时的夹持作业,但于使用上,该冲压方式弯折的止挡元件的强度却较以连结方式制成的止挡元件的强度弱,如果使用者自行拆装该束套时,没有将其锁紧扭力控制好,而使锁紧扭力超过太多时,则会导致该止挡元件的变形而损坏。此一现象将会使业者的品质形象遭受破坏。
再者,于该二束紧头与该束套连接作业时,因该束套的外径及凸耳与该二束紧头皆没有相互定位之处,而为使二束紧头的螺孔中心能相互对齐,常将生产速度放慢,以免使二束紧头的螺孔中心相互偏离,造成不良品。
本发明者为再更进一步有效地改进该束套的制程及功效,而提出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增加止挡部刚性的改进的自行车束套。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加工时定位容易,以降低不良率的改进的自行车束套。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生产成本,合乎经济效益的改进的自行车束套。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容易自动化生产的改进的自行车束套。
为达到上述诸多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改进的自行车束套,其中包括一本体,于开口处两侧端各分别地水平延伸二凸耳;二束紧头,可相对应地分别设置于上述二凸耳的外侧平面;其特征在于该二凸耳的开放端各分别凹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缺口,及于该二束紧头的开放端端面上,各相对应地延伸一止挡元件,用以套设于上述缺口内,以作为该二束紧头与上述本体连接的定位,及该束套锁紧时施压的支点。
其中,所述的二凸耳各凹设两缺口,以连接该二束紧头。
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增加止挡元件的刚性,且加工时定位容易,容易自动化生产且降低生产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用以揭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束套本体左侧视图,用以揭示该束套本体的凸耳形状;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束套本体正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二束紧头的正视图,用以揭示该束紧头组的形状;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二束紧头的右侧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另一种形式的自行车束套的实施例左侧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另一种形式的自行车束套的实施例的本体俯视图;图中各符号分别表示为10-束套、10A-束套、51A-本体、52A-凸耳、51-本体、52-凸耳、53-凸耳、54-第一束紧头、55-第二束紧头、56-止挡元件、57-止挡元件、53A-凸耳、531-缺口、521A-缺口、531AA-缺口、522A-缺口、523A-缺口、521-缺口。
请参阅各图,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自行车束套10的第一、二束紧头54、55的端面的开放端各设置一止挡元件56、57,使可与一本体51相互卡合,以作为上述第一、二束紧头54、55与该本体51焊接时的定位,并于该束套10以螺丝锁紧时由原本以该本体51为支点,将该第一、第二束紧头54、55开放端束合的力矩,因该止挡元件56、57相互的止挡,而成为一支点使螺丝再锁紧施压时的作用力矩,改变为将该第一、第二束紧头54、55与该本体51连接端的束合力矩,而将螺丝的锁紧力集中作用于该本体51的开口处,使有效地束紧管件。

图1、图2、图3所示,该本体51开口处两侧端各水平向外延伸地设有二凸耳52、53,以供上述第一、二束紧头54、55的端面相对应地放置于该二凸耳52、53的外侧平面,使该第一、第二束紧头54、55与该本体51的连接面积增加,且使该束套10束合时,该二凸耳52、53可承受该第一、第二束紧头54、55的束合压力,而不致因该第一、第二束紧头54、55的束合力矩过大,致使该第一、第二束紧头54、55与该本体51的连接处断裂脱离。
于该二凸耳52、53的开放端中央处各分别地凹设一缺口521、531,以供该第一、第二束紧头54、55的止挡元件56、57适可套设于该缺口521、531内。

图1、图4的图5所示,该止挡元件56、57系各与该第一、二束紧头54、55相对应的端面相互垂直地延伸一距离,用以分别地套设于上述缺口521、531内,并作为该束套10锁紧施压的支点,而不须另行焊接止挡片。
由于该束套10不须再另行焊接止挡片,因此不但可节省下原先另行制造该止挡片材料的花费,且亦解决了焊接时不易夹持定位的问题,使该束套10的生产可顺利地进行。
又因上述止挡元件56、57系各由该第一、二紧头54、55的端面直接延伸,并可套设于上述缺口521、531的内部,因此于该第一、二束紧头54、55与上述本体51焊接时,只须将该二束紧头54、55之端面放置于该二凸耳52、53之外侧平面,并将该止挡元件56、57套设于该缺口521、531内,便可使该二束紧头54、55之螺孔中心不会偏离,达到定位的功效,因此节省了该第一、二束紧头54、55于焊接时之定位时间及不良率的产生,使生产效益提高;同时因上述定位问题的简化,而使得自动化生产更容易实施。
再者,因该止挡元件56、57系由该第一、第二束紧头54、55之端面直接延伸,因此该止挡元件56、57没有材料弯折加工的内应力,同时可轻易地增加其该止挡元件56、57的作用截面积,因此其刚性强度较由套体以冲压弯折成型止挡元件强,故可承受更大的锁紧扭力,而使该束套10的品质更加提升。
如图6及图7所示,其系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该实施例中的束套10A系于一本体51A所延伸的两组二凸耳52A、53A开放端,分别地凹设二缺口521A、522A及531A、532A,并分别地各与上述第一、二束紧头54、55连接,而使该束套10A有更大的束紧力。
于第二实施例中,该束套10A系由两组束紧头一起施加束紧力,其优点不但可将锁紧扭力分配于两锁紧螺丝上,且可增加其锁紧施压的面积,而使该束套10A的束紧力更大。
权利要求1.改进的自行车束套,其中包括一本体,于开口处两侧端各分别地水平延伸二凸耳;二束紧头,可相对应地分别设置于上述二凸耳的外侧平面;其特征在于该二凸耳的开放端各分别凹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缺口,及于该二束紧头的开放端端面上,各相对应地延伸一止挡元件。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自行车束套,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二凸耳各凹设两缺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改进的自行车束套一结构,其中包括一本体,于开口处两侧端各分别地水平延伸二凸耳;二束紧头,可相对应地分别设置于上述二凸耳的外侧平面;其特征在于该二凸耳的开放端各分别凹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缺口,及于该二束紧头的开放端端面上,各相对应地延伸一止挡元件。
文档编号B62K19/00GK2254861SQ9621180
公开日1997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1996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1996年5月16日
发明者黄国明 申请人:黄国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