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减震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3710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减震车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自行车减震车架,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自行车,它属于自行车生产技术领域。
车架是自行车的主体,是构成自行车的基本结构体,是自行车的骨架。它承受的负荷量最大。其他部件是直接或间接与车架进行组合。现有的自行车车架由上梁管、下梁管、前管、立管、三通接头、五通接头、上后叉和下后叉等零件焊接和铆合而成。这种自行车车架没有减震装置,行驶时震动较大,且设有上后叉和下后叉,相对而言,成本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能减震和适用范围广的目行车减震车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自行车减震车架,它由上梁管(1)、下梁管(2)、前管(3)、立管(4)、三通接头(5)、五通接头(6)、后叉(7)等构成,其特征在于五通接头处设有减震装置,减震装置由活动圆盘(8)、数个固定螺钉(9、10)、减震弹簧(11)构成,活动圆盘设在五通接头处,活动圆盘固定螺钉(9)设在活动圆盘上,下梁管固定螺钉(10)设在下梁管上,减震弹簧一端与活动圆盘上一固定螺钉相连,另一端与下梁管固定螺钉相连。活动圆盘固定螺钉分别设在圆盘上下梁管下部、下梁管与立管之间以及后叉下部。减震弹簧一端与活动圆盘上下梁管下部的固定螺钉相连。活动圆盘内设有轴承。
按上述方法制成自行车减震车架与现有技术比较有如下优点1、结构简单,生产易行。
2、减震效果好。
3、由于省去了上后叉,降低了成本。
4、适用范围广,各种类型自行车均适用。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附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架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减震装置部份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梁管,2、下梁管,3、前管, 4、立管,
5、三通接头, 6、五通接头,7、后叉, 8、活动圆盘,9、活动圆盘固定螺钉,10、下梁管固定螺钉,11、减震弹簧。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自行车减震车架,它由上梁管(1)、下梁管(2)、前管(3)、立管(4)、三通接头(5)、五通接头(6)、后叉(7)等构成,其特征在于五通接头处设有减震装置,减震装置由活动圆盘(8)、数个固定螺钉(9、10)、减震弹簧(11)构成,活动圆盘设在五通接头处,活动圆盘固定螺钉(9)设在活动圆盘上,即活动圆盘固定螺钉分别设在圆盘上下梁管下部、下梁管与立管之间以及后叉下部。下梁管固定螺钉(10)设在下梁管上,减震弹簧一端与活动圆盘上一固定螺钉相连,即减震弹簧一端与活动圆盘上下梁管下部的固定螺钉相连。减震弹簧另一端与下梁管固定螺钉相连。在活动圆盘内设有轴承。活动圆盘使自行车的后叉由固定式变为活动式,且可作以五通接头为圆心的圆周运动。这种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不因震动而影响自行车的传动。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减震车架,它由上梁管(1)、下梁管(2)、前管(3)、立管(4)、三通接头(5)、五通接头(6)、后叉(7)等构成,其特征在于五通接头处设有减震装置,减震装置由活动圆盘(8)、数个固定螺钉(9、10)、减震弹簧(11)构成,活动圆盘设在五通接头处,活动圆盘固定螺钉(9)设在活动圆盘上,下梁管固定螺钉(10)设在下梁管上,减震弹簧一端与活动圆盘上一固定螺钉相连,另一端与下梁管固定螺钉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自行车减震车架、其特征在于活动圆盘固定螺钉分别设在圆盘上下梁管下部、下梁管与立管之间以及后叉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说的自行车减震车架,其特征在于减震弹簧一端与活动圆盘上下梁管下部的固定螺钉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说的自行车减震车架,其特征在于活动圆盘内设有轴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自行车减震车架,它由上梁管、下梁管、前管、立管、三通接头、五通接头、后叉、减震装置构成。减震装置由活动圆盘、数个固定螺钉、减震弹簧构成。这种自行车车架可作以五通接头为圆心的圆周运动,使后叉原来的固定式变为活动式,且结构简单、生产易行,成本低、减震效果好、适用范围广。
文档编号B62K25/04GK2280042SQ9623359
公开日1998年4月29日 申请日期1996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1996年8月14日
发明者刘岳 申请人:刘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