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轮靠近的电动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52501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双轮靠近的电动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特别是涉及一种双轮靠近的电动自行车。
技术背景
[0002]电动自行车是链条式自行车的一场革命,电动自行车的电动机和电池是电动自行车的两大重要部件,它们的体积、重量、性能以及新的驱动方式与电动自行车的结构是有关联的,受这类因素的影响,现有电动自行车存在着车身过长、过重的问题,这两个问题进一步限制了车子的便携性,用户不方便将电动自行车带上公交车、地铁,上班或回家时也不便于将电动自行车提上楼,搬进屋,以上问题影响了电动自行车更大范围的普及。
[0003]轮毂式电动机的应用为电动自行车去掉传动机构提供了可能,而锂离子电池的发明为电动自行车提供了高能量、小体积、轻重量的电池装置,这两项技术的成熟为电动自行车的轻便化和小型化提供了条件;
[0004]然而仍有几个因素制约了现有电动自行车体积的缩小,一个是为了解决中途没电而保留的脚踏链条传动系统,一个是车身中部放脚的踏板部分,这两部分的存在使得电动自行车的长度无法再缩短;另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电动车稳定性的要求,在电动自行车骑行重心较高时,车子的长度不能太短;以上这些原因,使得目前市场大部分轻便电动车的长度还不适合便携,而部分小车轮轻便车虽然缩小了车子的长度和体积,但同时也因为小轮的滚动摩擦大而牺牲了车的运动性能,导致驱动电池效率不高,小轮电动自行车不实用。迄今为止尚未见到车轮直径较大,且前后轮靠近的超短电动自行车。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电动自行车体积过大无法便携的问题,在不需要折叠车身,也不牺牲滑行性能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双轮靠近的超短型电动自行车方案。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1.一种双轮靠近的电动自行车,包括前轮、后轮、前叉、后叉、车把、鞍座、踏板、轮毂式电动机、电池和电动车控制器;前后轮靠近,前轮与后轮边沿最近距离小于后轮半径的一半,这样便缩短了轴距,降低了车身的长度;为了补偿车身缩短所降低的稳定性,采取前轮直径大于后轮直径的设计;为了保持较好的滑行性能,车轮直径不能太小,后轮直径大于35厘米;在结构方面,后叉顶端与车首管的侧面连接,前叉颈部直管穿过车首管内部与后叉形成转动连接关系;车把固定在前叉颈部直管上;前后轮分别通过轮轴安装在前叉和后叉上,轮毂式电动机的转轴就是车轮的轴;鞍座通过支撑件固定在后叉上,位置靠近后轮的斜上方;踏板是骑车人骑行时放置双脚的地方,两只踏板分别位于前轮两侧偏下部位,踏板通过支撑架固定在前叉下方,或者踏板和踏板支架采用一体材料制成,踏板是支架底端向外弯出的部分;轮毂式电动机的电源线和信号线与电动车控制器连接。
[0008]2.为了减轻重量和减小体积,电动车的电池采用锂电池,锂电池通过电源线与电动车控制器连接,锂电池可以安装在电动车车身上,也可以通过电池包挂在车上,或由骑车人背在身上。
[0009]3.电动车采用前轮驱动或者后轮驱动的方式,采用前轮驱动时,轮毂式电动机安装在前轮中间;采用后轮驱动时,轮毂式电动机安装在后轮中间。
[0010]4.为了便携,车把可以向后旋转接近180°,即车把设计成可以带动所连接部分以车首管中心轴线为轴,向后旋转接近180°,以降低携带时车身的长度;踏板垂直于踏板支架,踏板与踏板支架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转轴连接,通过中间转轴连接时,踏板可以向踏板臂方向折起。
[0011]有益效果
[0012]对比市面上的各类电动自行车及已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创新点:
[0013]1.双轮靠近的短轴距设计;
[0014]2.小型便携自行车中的较大车轮设计;
[0015]3.前轮直径大于后轮直径;
[0016]4.低位鞍座的设计;
[0017]5.前轮下方双侧的脚踏板;
[0018]6.车把后转接近180° ;
[0019]本发明对比已有电动自行车技术,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0020]1.双轮靠近、短轴距、低位鞍座,前轮双侧的脚踏板,以及车把的后转接近180°方案,加上轮毂式电动机和锂电池技术,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电动自行车在没有折叠环节的情况下的小型化,具有很好的便携性;
[0021]2.较大车轮的设计保证了电动自行车的滑行性能,减小了车轮受到的滚动摩擦阻力,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利用率;
[0022]3.前轮大于后轮的设计,增加了整车的稳定性,对轴距缩短带来的整车稳定性下降进行了一定的补偿;
[0023]4.低位踏板和低位鞍座的设计方案降低了骑行时的重心,增加了稳定性和安全性;
[0024]5.整车结构、踏板和鞍座的位置关系带来的骑行方式,进一步增加了骑行的安全性,骑行者重心低且双脚前伸,在骑行失去平衡时可以方便地双脚触及地面而站稳;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前轮驱动方案示意图
[0026]图2为后轮驱动方案示意图
[0027]图3为折叠脚踏板方案示意图
[0028]图4为一体化踏板方案示意图
[0029]图5为折转车把接近180°便携方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31]本发明的基本思想是靠缩短轮距和降低骑行高度来实现电动自行车体积的减小。
[0032]实施例1
[0033]如附图1所示的“前轮驱动的双轮靠近式电动自行车”
[0034]电动自行车由前轮⑴、后轮⑵、前叉(3)、后叉(4)、车把(5)、鞍座(6)、轮毂式电动机(7)、踏板(8)、电动车控制器(9)和大容量锂电池(10)组成;前轮(I)直径大于后轮
(2)直径,前轮(I)与后轮(2)靠近,前轮(I)与后轮(2)边沿最近距离小于后轮(2)半径的一半,后轮(2)尺寸大于35厘米;后叉(4)顶端与车首管(12)的侧面连接,前叉(3)颈部直管穿过车首管(12)内部与后叉(4)形成转动连接关系;车把(5)固定在前叉(3)颈部直管上;前后轮分别通过轮轴安装在前叉(3)和后叉(4)上,轮毂式电动机(7)安装在前轮
(I)中间,轮毂式电动机(7)的转轴也是前轮(I)的轮轴;鞍座(6)通过支撑件(13)固定在后叉(4)上;踏板(8)有两个,分别位于前轮两侧偏下部位,离地面高度约10厘米,在保持一般的骑行姿态的前提下,双踏板较低的高度为鞍座¢)降低高度创造了条件,鞍座(6)可以紧靠近后轮斜上方安装;轮毂式电动机(7)的电源线和信号线与电动车控制器(9)连接,锂电池(10)通过电源线与电动车控制器(9)连接;踏板(8)通过支撑装置(11)固定连接在前叉上,或者踏板(8)与支撑装置(11)采取一体化设计,一次成型完成,支撑装置(11)的底端向外侧弯曲形成踏板(8)。
[0035]实施例2
[0036]如附图2所示的“后轮驱动的双轮靠近式电动自行车”
[0037]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除了轮毂式电动机(7)安装的车轮位置不同外,其它组成和结构完全相同,即,在后轮驱动的双轮靠近式电动自行车方案中,轮毂式电动机(7)安装在后轮(2)中间,轮毂式电动机(7)的转轴也是后轮(2)的轮轴;采用后轮电动机驱动方案,驱动轮工作时的抓地能力要比前轮方式强,电动机安装位置导致整车的重心后移,提高了车子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038]实施例3
[0039]如附图3所示的折叠脚踏板方案示意图
[0040]整车方案采取实施例1的前轮驱动或实施例2的后轮驱动方式,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采取了折叠脚踏板方案,折叠脚踏板的目的在于减小电动车携带时的体积;
[0041]具体实现方案是:在踏板支架(11)和踏板(8)的连接关节处设一个转动轴(13),踏板(8)可以转动轴(13)为轴向上折起,与支架(11)紧靠在一起,放下踏板(8)到垂直于支架(11)位置时,支架底端与踏板(8)根部顶在一起。
[0042]实施例4
[0043]如附图4所示的一体化踏板方案示意图
[0044]本实施例仅就踏板(8)给出不同方案,踏板(8)和支撑装置(11)是一体的,支撑装置的底端向外侧弯曲形成踏板,可以采用金属、玻璃钢或是工程塑料等材料,一次冲压或注塑成型,成型后的左右踏板及其安装支架部分完全连接在一起。
[0045]实施例5
[0046]如附图5所示折转车把接近180°便携方案示意图
[0047]前面所有实施例的便携方案,车把(5)可以带动所连接部分以车首管(12)中心轴线为轴向后旋转接近180°,对于采用折叠脚踏板的方案,同时再折转车把180°会进一步减小电动车携带时的体积。
【主权项】
1.一种双轮靠近的电动自行车,包括前轮(I)、后轮(2)、前叉(3)、后叉(4)、车把(5)、鞍座(6)、踏板(8)、轮毂式电动机(7)和电动车控制器(9),其特征在于:前轮(I)直径大于后轮(2)直径;前后轮靠近,前轮(I)与后轮(2)边沿最近距离小于后轮(2)半径的一半;后轮(2)尺寸大于35厘米;后叉(4)顶端与车首管(12)的侧面连接,前叉(3)颈部直管穿过车首管(12)内部与后叉(4)形成转动连接关系;车把(5)固定在前叉(3)颈部直管上;前后轮分别通过轮轴安装在前叉(3)和后叉(4)上,轮毂式电动机(7)的转轴就是车轮的轴;鞍座(6)通过支撑件(13)固定在后叉(4)上,位置靠近后轮的斜上方;踏板(8)有两个,分别位于前轮两侧偏下部位;轮毂式电动机(7)的电源线和信号线与电动车控制器(9)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轮靠近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10),电池(10)是锂电池,锂电池(10)通过电源线与电动车控制器(9)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轮靠近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电动车采用前轮驱动,轮毂式电动机(X)安装在前轮(I)中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轮靠近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电动车采用后轮驱动,轮毂式电动机(7)安装在后轮(2)中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轮靠近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车把(5)可以带动所连接部分以车首管(12)中心轴线为轴向后旋转接近18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轮靠近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踏板(8)通过支撑装置(11)固定连接在前叉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踏板(8),其特征在于:踏板(8)和支撑装置(11)是一体的,支撑装置的底端向外侧弯曲形成踏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踏板(8),其特征在于:踏板(8)为可折叠式踏板,可以向上折起;踏板(8)通过转轴(13)与踏板支撑装置(11)连接。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电动自行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轮靠近的电动自行车。该电动自行车包括前轮、后轮、前叉、后叉、车把、鞍座、踏板、轮毂式电动机、锂电池和电动车控制器;前后轮靠近,降低了车身的长度,前轮直径大于后轮直径,后轮直径大于35厘米;采用轮毂式电动机的前轮驱动或后轮驱动方式,鞍座在车体中部,位置靠近后轮的斜上方,高度较低,两只踏板分别位于前轮两侧偏下部位,踏板通过支撑架固定在前叉下方;携带时,车把可以向后旋转接近180°,以降低车身的长度;固定式踏板或可折叠踏板。
【IPC分类】B62K11-00
【公开号】CN104670387
【申请号】CN201310642090
【发明人】杨顺
【申请人】杨顺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3年11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