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钢带轮运输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57722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钢带轮运输工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运输工装,尤其涉及一种多钢带轮运输工装。
【背景技术】
[0002]钢带完成生产后,会通过钢带轮进行收卷,收卷好的钢带需要连同刚带轮一起运走到,钢带加上钢带轮重量运输起来相当麻烦,且如果单个钢带轮单独运输也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一次运输多个钢带轮的多钢带轮运输工装。
[0004]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种多钢带轮运输工装,包括底板、左、右侧板、分隔板、后挡板、前卷帘门和车轮,所述左、右侧板分别固定在底板的左、右两端上,所述分隔板也固定在底板上,且分布在左、右侧板之间,所述后挡板固定连接在左右挡板后端,所述前卷帘门固定在左侧板上,且底板上开设有凹陷在底板内的卷帘槽,所述分隔板开设有放置钢带轮轴的凹槽,所述车轮固定在底板下方。
[0006]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前侧还连接有导板,所述导板通过合页可转动的固定在底板上。
[0007]进一步的,所述车轮为万向轮。
[000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所述钢带轮筒将钢带轮轴卡在分隔板上的凹槽内,并通过卷帘门封在所述钢带轮运输工装内方便运输,且所述多钢带轮运输工装内设置有多个分隔板可放置多个钢带轮一起运输,卸货时可将卷帘门一点点打开,一个个卸货,且设置的导板方便装车和卸车。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多钢带轮运输的俯视图;
[0010]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多钢带轮运输的剖视图。
[0011]图中,1、底板;11、卷帘槽;2、左侧板;3、右侧板;4、后挡板;5、分隔板;51、凹槽;6、前卷帘门;61、安装板;7、导板;71、合页;8、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0013]如图1、图2所示,所述多钢带轮运输工装包括底板1、左、右侧板2、3、分隔板5、后挡板4、前卷帘门6和车轮,所述左、右侧板2、3分别固定在底板1的左、右两端上,所述分隔板5也固定在底板1上,且分布在左、右侧板2、3之间,所述后挡板4固定连接在左、右挡板
2、3后端,并与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前卷帘门6通过安装板61固定在左侧板2上,且底板1上开设有凹陷在底板1内的卷帘槽11,所述前卷帘门6的卷帘在所述卷帘槽11内左右移动,所述分隔板5开设有放置钢带轮轴的凹槽51,所述底板1的前端还固定连接有导板7,所述导板7与底板1通过合页71可转动的连接,所述车轮固定在底板1下方,所述车轮为万向轮8。
[0014]所述多钢带轮运输工装使用时,将前卷帘门6打开,先将钢带轮轴卡入分隔板5上的凹槽51内,关上前卷帘门6,将钢带轮运输到收卷钢带处,再次打开前卷帘门6,取出钢带轮进行收卷钢带,收卷在钢带轮上的的钢带连通钢带一起,通过放下的导板7,直接滚动到所述底板1上,并将钢带轮轴卡入分隔板5的凹槽51内,多个带有钢带的钢带轮装车完毕后,将导板7向上转动收起,再次关上前卷帘门6,将带有钢带的钢带轮运输至存放钢带处,进行卸货,卸货时,可一次开启一点前卷帘门6,每次卸下一个带有钢带的钢带轮,使卸货更加安全,且卸货时导板7再次放下,方便将带有钢带的钢带轮滚下。
[0015]以上仅以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尺寸和外观例证,更不应构成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只要对本发明所做的任何改进或者变型均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主张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多钢带轮运输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左、右侧板、分隔板、后挡板、前卷帘门和车轮,所述左、右侧板分别固定在底板的左、右两端上,所述分隔板也固定在底板上,且分布在左、右侧板之间,所述后挡板固定连接在左右挡板后端,所述前卷帘门固定在左侧板上,且底板上开设有凹陷在底板内的卷帘槽,所述分隔板开设有放置钢带轮轴的凹槽,所述车轮固定在底板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钢带轮运输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前侧还连接有导板,所述导板通过合页可转动的固定在底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钢带轮运输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为万向轮。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钢带轮运输工装,包括底板、左、右侧板、分隔板、后挡板、前卷帘门和车轮,所述左、右侧板分别固定在底板的左、右两端上,所述分隔板也固定在底板上,且分布在左、右侧板之间,所述后挡板固定连接在左右挡板后端,所述前卷帘门固定在左侧板上,且底板上开设有凹陷在底板内的卷帘槽,所述分隔板开设有放置钢带轮轴的凹槽,所述车轮固定在底板下方,所述多钢带轮运输工装一次可运输多个钢带轮,提高了运输效率,且钢带轮装车卸货都非常安全方便。
【IPC分类】B62B3/02, B62B3/00
【公开号】CN105416352
【申请号】CN201410462799
【发明人】潘增炎
【申请人】无锡杨市表面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3日
【申请日】2014年9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