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机互动运动车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777353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数量可为一个;也可为两个,即第一顶盖4a与第二顶盖上各有一个电路板7。可以理解的是,两个电路板7可共用一块电源6。本实施例中,第一顶盖4a与第二顶盖上各有一个电路板7。
[0061]具体地,请参阅图3,所述第一顶盖4a的固定柱4a7上安装有所述电路板7。该电路板7与所述第一顶盖4a之间形成一容纳空间。此时,所述第一安装板Ia卡于所述第一顶盖4a,并部分置于所述第一顶盖4a与所述电路板7之间。所述电路板7的一侧连接一散热元件
8。该散热元件8垂直于所述电路板7的表面。该容纳空间用于容纳该散热元件8,既可将所述散热元件8很好的保护起来,同时该散热元件8垂直于电路板7这一设置方式可充分的利用空间,使整体的体积较小。相对于现有的将散热元件直接贴合于电路板的方式而言,所述散热元件8垂直于所述电路板7的方式,可利用其两侧的气流空间充分的散热,散热效率较高。所述散热元件8可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于所述电路板7。可以理解,所述散热元件8靠近所述电路板7的一侧也可设多个功率管(图未标)等散热较多的电子元件。所述散热元件8的材料可为铁、铝、铜或合金等。当然,所述第二顶盖的固定柱上设置电路板的所采用的结构与以及原理与上述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62]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多个传感器、电源6和轮毂电机。所述控制器根据传感器传输的感测信号控制轮毂电机驱动车轮转动。具体的,所述传感器包括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和感应开关。所述感应开关用于感应使用者是否站立于人机互动运动车上以开启或关闭。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感应开关的感测信号以控制轮毂电机是否工作。所述控制器接收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的感测信号以控制轮毂电机是否改变状态。具体的,使用者通过控制重心而使两个踏板所在的平面向前倾斜、或者向后倾斜、或者与水平面平行,从而使人机互动运动车实现向前加速、或者减速并向后运动、或者匀速行驶,即实现“人机互动”。
[0063]进一步,所述安装板还设有一尾灯lc,该尾灯Ic与平衡控制系统连接。所述尾灯Ic由所述平衡控制系统供电并控制其打开以及关闭。所述尾灯Ic用于减速行驶时亮起。所述尾灯Ic外设有一透明的尾灯罩(图未示)。
[0064]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0065]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人机互动运动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安装板,包括对称设置且可相互转动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的底面分别设有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 转动结构,包括第一压块、第二压块及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容纳于所述第一凹槽以及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一压块与所述第二压块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所述转动杆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压块与所述第一安装板之间并与所述第一压块卡接,所述转动杆的第二端设在第二压块与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并套设有套筒,所述转动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套筒与所述第二压块以及所述第二安装板可转动地配合连接,所述转动杆的第二端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压块上设有第二限位部,该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相配合而用于限制所述转动杆的转动角度; 顶盖,所述顶盖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的顶面,所述顶盖包括成对称布置且可相互转动的第一顶盖和第二顶盖,所述第一顶盖和第二顶盖设有加强筋; 两个车轮,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两侧且可绕所述安装板转动; 轮毂电机,用于驱动两个所述车轮转动;以及 平衡控制系统,所述平衡控制系统与所述轮毂电机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轮毂电机驱动所述车轮转动。2.—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机互动运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互动运动车还包括底盖,所述底盖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的底面,安装板位于所述顶盖及底盖之间并与这两者配合在一起,所述底盖包括成对称布置且可相互转动的第一底盖和第二底至ΠΠ ο3.—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机互动运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在垂直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底面的方向上的尺寸H小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深度L。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机互动运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压块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相卡接。5.—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机互动运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盖与第二顶盖还设有多个固定柱,所述多个固定柱分为第一组固定柱、第二组固定柱以及第三组固定柱,所述第一组固定柱用于与底盖装配,所述第二组固定柱用于装配所述电路板,所述第三组固定柱用于装配安装板。6.—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机互动运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盖和第二顶盖远离安装板的表面的中间位置均设有一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内设有踏板以及覆于所述踏板上的脚垫,所述脚垫上设有多个增加摩擦的摩擦条。7.一种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机互动运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盖和第二顶盖均连有一弧形凸罩,该弧形凸罩的一端卡于所述凹陷部,另一端位于车轮的上方且覆盖车轮的一部分。8.—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机互动运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进一步包括一固定轴自所述车轮中央位置延伸而出,并固定于所述安装板。9.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机互动运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进一步包括轮体及轮胎,所述轮毂电机密封固定在轮体中,所述轮胎环绕所述轮体设置。10.—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机互动运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控制系统包括电源、控制器和多个传感器,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多个传感器、电源和轮毂电机,所述控制器根据传感器传输的感测信号控制轮毂电机驱动车轮转动。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人机互动运动车,其包括安装板、转动结构、顶盖、两个车轮和轮毂电机。由于该第一安装板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安装板设有第二凹槽,该第一凹槽以及第二凹槽用于容纳所述转动结构中的转动杆,而使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与转动结构成为一体,而作为力学总承重结构起到承重的作用。由于在顶盖靠近所述安装板的表面设有加强筋,因而当使用者位于所述顶盖上时,该顶盖具有良好的力学强度,因而更能有力支撑使用者的重量。
【IPC分类】B62K11/00, B62K3/00
【公开号】CN105539666
【申请号】CN201610102364
【发明人】应佳伟
【申请人】杭州骑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4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4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