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918627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转向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日本特开2005 - 138758号公报所记载的转向装置包括:下柱、相对于下柱能够进行望远镜式伸缩滑动的上柱、以及在这些柱内被支承为能够旋转的下轴以及上轴。在车辆的二次碰撞时,上轴相对于下轴滑动。
[0003]在外柱的后方端部设置有限位部件。限位部件具备向其两侧方突出的支承销、和从支承销沿大致下方延伸的抵接部。在下柱以及上柱分别形成有供限位器的抵接部插通的开口部。在下柱形成有与下柱的开口部邻接的一对支承壁部。在各个的支承壁部形成有对支承销进行支承的支承槽。这些支承壁部与限位部件之间插通有弹簧销,限位部件能够绕弹簧销旋转。
[0004]在拔出上柱时,上柱的开口部的前方边缘与限位部件的抵接部抵接。在压入上柱时,上柱的开口部的后方边缘与抵接部抵接。
[0005]对于日本特开2005 - 138758号公报所记载的转向装置而言,在二次碰撞时,朝向车辆前方作用的冲击负载作用于支承销,支承销被剪断从支承槽脱离。此时,限位部件旋转,抵接部从上柱的开口部脱离。因此,若二次碰撞后欲拔出上柱,则上柱的开口部的边缘不与抵接部抵接,从而导致上柱从下柱脱离。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在包括能够相对移动的内护套以及外护套的结构中,能够防止车辆碰撞后内护套以及外护套的一方从另一方脱离的转向装置。
[0007]作为本发明的一方式的转向装置包括:转向操纵部件;转向轴,其一端连结有上述转向操纵部件,并能够沿轴向伸缩;具有内护套以及外护套的柱护套,通过上述内护套与上述外护套沿上述轴向的相对移动而所述柱护套能够与上述转向轴一起在上述轴向上伸缩,其中所述内护套支承上述转向轴,在所述内护套的外表面形成有沿上述轴向延伸的插通孔,所述外护套收纳上述内护套,并支承上述转向轴;限制部件,其是固定于上述外护套,并插通于上述插通孔的限制部件,且将上述内护套与上述外护套的相对移动量限制在上述限制部件能够在上述插通孔内沿上述轴向移动的范围内,并该限制部件能够被剪断;以及弹性部件,其被固定于上述外护套,并且所述弹性部件具有在上述内护套的上述外表面中配置在相对于上述插通孔在上述轴向上偏离的位置的前端部。
[0008]在车辆碰撞时,若伴随着上述内护套与上述外护套的相对移动,上述限制部件通过上述内护套的上述插通孔的周边部被剪断,则通过上述弹性部件的弹性变形使上述前端部嵌入上述插通孔。
[0009]根据上述方式的转向装置,在转向装置中,能够与转向轴一起沿轴向伸缩的柱护套具有支承转向轴的内护套以及外护套。在内护套的外表面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插通孔。外护套收纳内护套。通过内护套与外护套的沿轴向的相对移动,柱护套进行伸缩。
[0010]固定于外护套的能够剪断的限制部件插通于插通孔。该状态的限制部件将内护套与外护套的相对移动量限制在限制部件能够在插通孔内沿轴向移动的范围内。因此,能够在该范围内使柱护套伸缩。
[0011]固定于外护套的弹性部件的前端部配置于内护套的外表面中相对于插通孔向轴向偏离的位置。该状态的弹性部件前端部未嵌入插通孔,因此不会阻碍内护套与外护套的相对移动,即不阻碍柱护套的伸缩。
[0012]另一方面,在车辆碰撞时,若伴随着内护套与外护套的相对移动而通过内护套的插通孔的周边部将限制部件剪断,则通过弹性部件的弹性变形使前端部嵌入插通孔。由此,内护套与外护套成为经由弹性部件而相互连结的状态。因此,能够防止在车辆碰撞后内护套以及外护套的一方从另一方脱离。
[0013]在上述方式的转向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内护套相对上述外护套位于上述转向操纵部件侧,并为了上述柱护套的伸缩而能够沿上述轴向移动。
[0014]根据上述方式的转向装置,在内护套相对外护套位于转向操纵部件侧并能够沿轴向移动的结构的转向装置中,能够防止在车辆碰撞后内护套从外护套脱离的情况。
[0015]在上述方式的转向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弹性部件具有从上述外护套的外侧与上述限制部件对置的对置部。
[0016]根据上述方式的转向装置,弹性部件的对置部从外护套的外侧与限制部件对置,因此能够防止限制部件在外护套的外侧脱落。
[0017]在上述方式的转向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前端部具有能够与上述内护套的上述插通孔的周边部卡合的卡合部。
[0018]根据上述方式的转向装置,在弹性部件的前端部嵌入到插通孔中的状态下,前端部的卡合部与内护套的插通孔的周边部卡合,因此能够防止前端部从插通孔脱离。由此,内护套与外护套成为经由弹性部件可靠地连结的状态。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在车辆碰撞后内护套以及外护套的一方从另一方脱离。
【附图说明】
[0019]根据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上述以及更多的特点和优点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对相同的元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其中,
[0020]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概略图。
[0021]图2是图1的A — A向剖视图。
[0022]图3是图2的B — B向剖视图。
[0023]图4是转向装置的立体图。
[0024]图5与图3对应,是示出车辆碰撞后的状态的图。
[0025]图6是变形例的转向装置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0027]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I的概略图。图1中,纸面左侧是安装有转向装置I的车体2的前侧,纸面右侧是车体2的后侧,纸面上侧是车体2的上侧,纸面下侧是车体2的下侧。
[0028]参照图1,转向装置I包括转向轴3、柱护套4、下托架5、上托架6、以及锁定及解锁机构7。
[0029]在转向轴3中,在作为后端的一端3A连结有转向操纵部件8。转向轴3中作为前端的另一端3B按顺序经由万向接头9、中间轴10以及万向接头11而连结于转向机构12的小齿轮轴13。转向机构12由齿轮齿条机构等构成。转向机构12与传递转向轴3的旋转的情况对应地使未图示的转向轮转向。
[0030]转向轴3沿车体2的前后方向延伸。将转向轴3延伸的方向设为轴向X。轴向X以另一端3B比一端3A低的方式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对轴向X中作为转向操纵部件8侧的后侧标注附图标记XI,对轴向X中作为与转向操纵部件8相反的一侧的前侧标注附图标记X2。
[0031]在相对于轴向X正交的方向中,将图1中与纸面垂直的方向称为左右方向Y,将图1中沿大致上下延伸的方向称为上下方向Z。在左右方向Y中,图1的纸面的进深侧是右侧Y1,纸面的近前侧是左侧Y2。在上下方向Z中,对上侧标注附图标记Z1,对下侧标注附图标记Z2。
[0032]此外,对图1以下的各图中与图1的轴向X、后侧X1、前侧X2、左右方向Y、右侧Y1、左侧Y2、上下方向Z、上侧Zl以及下侧Z2对应的方向标注与图1相同的附图标记。
[0033]转向轴3具有在轴向X细长的圆柱状的上轴15、和至少后端部成为圆筒状的下轴16。上轴15以与下轴16同轴状配置于比下轴16更靠后侧XI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