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01932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推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推车。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的儿童推车(如公告号为CN203172672U,公开日为2013_9_4),包括推车车架、锁定机构、前轮组件、后轮组件,推车车架包括前轮支架、后轮支架、位于两侧相对称的推杆、位于两侧相对称的座杆,前轮支架沿前后方向延伸,儿童推车还包括沿着前轮支架的长度方向能够滑动地设置地滑动件、后支架撑杆,推杆包括在端部相转动连接的下推杆和上推杆,后轮支架的前端部、下推杆的下端部分别与滑动件相转动连接,座杆的后端部与前轮支架的后端部相转动连接,后支架撑杆的上下端部分别与前轮支架的后端部以及后轮支架的下端部相转动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不同的儿童推车。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推车,包括能够折叠的推车车架、前轮组件、后轮组件、能够将所述的推车车架锁定于展开状态的锁定机构,所述的推车车架包括推把杆、后端部与所述的推把杆的前端部相转动连接的前轮支架、上端部与所述的前轮支架的后端部相转动连接的后轮支架,所述的前轮组件设置在所述的前轮支架的前端部,所述的后轮组件设置在所述的后轮支架的下端部,所述的后轮支架包括第一后撑杆和第二后撑杆,所述的第一后撑杆和第二后撑杆相交叉设置且在交叉处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推车车架还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前端部与所述的前轮支架相转动连接的底撑杆、沿着所述的底撑杆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的底撑杆上的滑动件,所述的滑动件与所述的后轮支架相转动连接,所述推车车架折叠时,所述滑动件带动所述后轮支架沿所述底撑杆向前滑动。
[0005]具体地,所述的前轮支架包括位于所述的推车车架左右两侧且前端部分别形成有第一斜面的第一前撑杆和第二前撑杆、沿所述的儿童推车的左右方向延伸且两端部分别形成有第二斜面的第一横杆,每侧所述的第一斜面和所述的第二斜面通过同时穿过所述的第一斜面和所述的第二斜面的转轴配合转动从而使得所述的前轮支架能够横向靠拢,所述的第一前撑杆的后端部和所述的第二前撑杆的后端部分别与所述的推把杆相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后撑杆的上端部和所述的第二后撑杆的上端部分别与所述的第一前撑杆和所述的第二前撑杆相转动连接,所述的底撑杆的前端部与所述的第一横杆相转动连接。
[0006]更具体地,两个所述的第二斜面均自下而上向外倾斜。
[0007]具体地,所述的推把杆包括位于所述的推车车架左右两侧的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一推杆相转动连接的第二横杆、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二推杆相转动连接的第三横杆,所述的第二横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三横杆的另一端部相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推杆和所述的第二推杆的前端部分别与所述的前轮支架相转动连接。
[0008]具体地,所述的滑动件转动连接在所述的第一后撑杆和第二后撑杆的交叉处。
[0009]具体地,所述的滑动件上形成有向外延伸的凸起部,所述的第一后撑杆和第二后撑杆的交叉处设置有连接部,所述的凸起部与所述的连接部相转动连接。
[0010]更具体地,所述的第一后撑杆和第二后撑杆通过第一枢轴相转动连接,所述的连接部与所述的第一枢轴相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部与所述的凸起部通过第二枢轴相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枢轴的轴心线方向与所述的第二枢轴的轴心线方向垂直,所述的第二枢轴的轴心线沿着所述的儿童推车的左右方向延伸。
[0011]具体地,所述的第一后撑杆和第二后撑杆关于所述的第一后撑杆和第二后撑杆交叉处成中心对称。
[0012]更具体地,所述的第一后撑杆和第二后撑杆均呈S型。
[0013]具体地,所述的锁定机构包括能够将所述的滑动件与所述的后轮支架相对锁定的滑动件锁定组件。
[0014]以上所涉及到的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词,是在儿童推车正常使用时的方位作定义的。
[0015]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等。
[0016]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所用杆件少,成本低,折叠简单方便,并且感官上给人简单大方的感觉。
【附图说明】
[0017]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展开状态的立体图;
[0018]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展开状态的侧视图;
[0019]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折叠状态的侧视图;
[0020]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折叠状态的俯视图;
[0021]其中:1、前轮组件;2、后轮组件;3、推把杆;4、前轮支架;5、后轮支架;6、第一后撑杆;7、底撑杆;8、滑动件;9、第一前撑杆;10、第一横杆;11、转轴;12、第一推杆;13、第二推杆;14、第二横杆;15、第三横杆;16、凸起部;17、连接部;18、第二枢轴;19、第二后撑杆;20、第二前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各附图所示,一种儿童推车,包括能够折叠的推车车架、前轮组件1、后轮组件2、能够将推车车架锁定于展开状态的锁定机构。
[0023]推车车架包括推把杆3、后端部与推把杆3的前端部相转动连接的前轮支架4、上端部与前轮支架4的后端部相转动连接的后轮支架5,推车车架还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前端部与前轮支架4相转动连接的底撑杆7、沿着底撑杆7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底撑杆7上的滑动件8,滑动件8与后轮支架5相转动连接。底撑杆7的后端部为自由端部,提起底撑杆7的后端部即可完成推车车架的折叠。本实施例中,滑动件8为滑套,车架折叠时,滑套可以在底撑杆7上滑动。
[0024]后轮支架5包括第一后撑杆6和第二后撑杆19,第一后撑杆6和第二后撑杆19相交叉设置且在交叉处相转动地连接。
[0025]滑动件8转动连接在第一后撑杆6和第二后撑杆19的交叉处。第一后撑杆6和第二后撑杆19关于第一后撑杆6和第二后撑杆19交叉处成中心对称。第一后撑杆6和第二后撑杆19均大致呈S型。
[0026]具体地为,滑动件8上形成有向外延伸的凸起部16,第一后撑杆6和第二后撑杆19的交叉处设置有连接部17,第一后撑杆6和第二后撑杆19通过第一枢轴相转动连接,连接部17与第一枢轴相固定连接。凸起部16与连接部17相转动连接,具体地为,连接部17与凸起部16通过第二枢轴18相转动连接。第一枢轴的轴心线方向与第二枢轴18的轴心线方向垂直,第二枢轴18的轴心线沿着儿童推车的左右方向延伸。
[0027]前轮支架4包括位于推车车架左右两侧且前端部分别形成有第一斜面的第一前撑杆9和第二前撑杆20、沿儿童推车的左右方向延伸且两端部分别形成有第二斜面的第一横杆10,每侧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通过同时穿过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的转轴11配合转动从而使得前轮支架4能够横向靠拢。
[0028]两个第二斜面均自下而上向外倾斜,转轴11与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均不垂直。
[0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