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客车车身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858293阅读:来源:国知局
水平方向突出的凸台312,所述凸台平面与YZ平面平行。凸台312上设置定位销孔310,用于夹具定位。夹具夹紧侧围立柱31,通过定位销孔310定位,从而控制侧围立柱31的六个自由度以保证其焊接精度。
[0037]超长轻型客车侧围总成3、4表面积大于常规车辆,为保证围总成3、4的外板与侧围立柱31、侧围横梁32及侧围斜梁等骨架构件的焊接精度,在外板上设置一主定位孔及若干辅助定位孔(图未示)。其中,主定位孔为圆孔,辅助定位孔为长圆孔。
[0038]优选的,辅助定位孔多于二个。辅助定位孔可兼用作其它系统的安装孔,以保证其它系统的安装精度。此处,其他系统例如为车窗。
[0039]参图4a及图4b,与车顶横梁12类似,地板横梁22为倒“几”字型横截面,其上部开口处与盖板225焊接形成封闭腔体。与车顶横梁12不同之处在于,地板横梁22横截面不发生改变。其下底面221平行于XY平面,下底面设置定位销孔220用于夹具定位,以保证地板横梁22焊接精度及强度。
[0040]图5示出三个闭合环8沿X向间隔排列的结构。应当理解的是,对应于不同车身尺寸及强度要求,闭合环8的数目可以适应性地增加或减少,均不超脱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41]优选的,闭合环为龙门框架结构。侧围立柱31与地板横梁22的连接点距离侧围立柱31下端点适当的距离,如此可以加强车身柔度,闭合环8任一点的受力可以传导至侧围全部板体,整车载荷分布更均匀。
[0042]顶盖总成1、地板总成2、左侧围总成3、右侧围总成4、前围总成5、后围总成6之间主要以电阻点焊的方式连接,构成封闭的车厢,同时使车顶横梁12与侧围立柱31之间、侧围立柱31与地板横梁22之间形成闭合受力环8。
[0043]具体地,顶盖总成I的外板与侧围总成3、4的外板在侧围流水槽区域点焊连接。
[0044]参图6,地板总成2与侧围总成3、4采用总成Y向对接点焊的方式。利用夹具辅助夹紧侧围总成3、4,将其水平地自Y向推进至与地板总成2对齐抵接,此时,地板横梁22与侧围立柱31对齐。然后,对地板纵梁21及侧围横梁32实施点焊使其连接。图中虚线示出对接点焊的位置。
[0045]如此,减小了焊接难度,且对接精度更高。
[0046]参图7,车顶横梁12与侧围3、4加强板的连接区域位于车身内侧切较高的区域,不易实现点焊操作,故此处采用螺栓连接。图中虚线示出螺栓连接的位置。
[0047]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整车尺寸为7490mmX2200mmX 2770mm。该车身较常规车型更长,宽度和高度也有所加大。增大结构腔体面积时,车身转动惯量也增大,对车身抗扭性提出更高要,因此主受力结构件的截面面积增大,重要连接件及受力集中区域采用高强度钢板。车身零件主要采用模具冲压成型,个别件采用辊压成型,保证零件尺寸精度及刚度。
[0048]参图8,为保证整车的舒适性,在车身刚度差的区域,通过粘贴热熔性橡胶阻尼垫9的方式提高相应区域的刚度、模态,进而提高整车NVH (Noise、Vibrat1n、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这些区域包括但不限于车身地板及轮罩。
[0049]优选的,热熔性橡胶阻尼垫厚度为2.5_。
[0050]另一方面,在车身与外界相通的零件焊接区域采用单道或双道涂装密封。具体地,通过涂装粗密封胶对与外界相通的区域进行单道封堵。对于部分工况恶劣、密封要求高的区域,采用点焊密封胶或隔震胶、涂装粗密封胶或填缝胶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双道密封,并且均设置涂胶槽,保证密封效果。如此,增加车身的刚度和密封性,进而提高整车NVH。
[0051]在地板总成2底侧及其与侧围总成3、4搭接处喷涂PVC(Polyvinylchlorid,聚氯乙烯)材料,形成防振降噪层,提升整车舒适性。
[0052]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轻型客车车身结构并不局限于七米以上超长客车,还可应用于其他尺寸的客车。
[0053]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0054]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轻型客车车身,包括顶盖总成、地板总成、左侧围总成、右侧围总成、前围总成、后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总成包括Y向的车顶横梁,所述左侧围总成及右侧围总成分别包括侧围立柱,所述地板总成包括Y向的地板横梁,所述车顶横梁与侧围立柱之间、所述侧围立柱与地板横梁之间位置相配合,装配后构成至少一个闭合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客车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环为龙门框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型客车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立柱与地板横梁的连接点位于侧围立柱端点以外的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客车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总成、地板总成、左侧围总成、右侧围总成、前围总成、后围总成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点焊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客车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横梁与侧围总成的连接方式包括螺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客车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横梁、侧围立柱及地板横梁设置定位销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客车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横梁横截面呈倒“几”字型,其上部为敞口,所述敞口处与车顶外板连接,使车顶横梁形成封闭腔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客车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局部粘贴热熔性橡胶阻尼垫。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轻型客车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性橡胶阻尼垫设置于车身地板及轮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客车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总成底侧及其与侧围总成搭接处设置PVC防振降噪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轻型客车车身,该车身包括顶盖总成、地板总成、左侧围总成、右侧围总成、前围总成、后围总成,其中,顶盖总成包括Y向的车顶横梁,左侧围总成及右侧围总成分别包括侧围立柱,地板总成包括Y向的地板横梁,车顶横梁与侧围立柱之间、侧围立柱与地板横梁之间位置相配合,装配后构成至少一个闭合环。本实用新型通过总成的装配使总成上的横梁及立柱形成闭合环,增加车身柔度,抗扭性能好,制造难度降低。
【IPC分类】B62D31-00
【公开号】CN204567804
【申请号】CN201520225185
【发明人】李建章, 刘兆兵, 朱元新, 黄文强, 陈刚, 李朝闯, 穆旺
【申请人】西安西沃客车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