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脚动转向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20880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脚动转向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系统、转向系统、安全系统领域,特别是一种简易脚动转向自行车。
【背景技术】
[0002]据统计,2006年我国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达到了
6.34%,其中肢体残疾2412万人占29.07%。目前残疾人数量仍在增加,残疾人外出骑行成了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简易脚动转向自行车。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简易脚动转向自行车,包括车体、传动部分、行进部分、转向部分、制动部分、减震部分。其特征在于:车体包括车架、前叉、座椅、前叉合件;传动部分包括脚踏、曲柄、皮带、皮带轮、中轴、死飞轮,通过曲柄将动力传递给皮带轮,皮带轮又将动力传给死飞轮;行动部分包括前后车轮、前后轴部件、辐条、车圈、轮胎;转向部分包括脚踏、曲柄、前叉、前轮,由于脚蹬力的不同使得脚蹬偏移,并带动前叉、前轮的转动,从而实现转向;制动部分包括皮带轮、皮带、死飞轮,脚通过挡板作用相反方向的力,使前轮前进受阻;减震部分安装弹簧减震器,使得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平稳前进,减震弹簧上设计了可调整座椅,使得不同身高的骑行者有舒适的骑车环境。
[0005]本实用新型比较现有技术的优点:
[0006](1)该产品结构简单、成本低,产品价格易被有残疾人的家庭所接受;
[0007](2)脚蹬除了作为传动系统的一部分,还是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的一部分,其制动系统通过死飞轮实现;
[0008](3)前轮小,使得车的导向性好;回勾式脚踏,增加了脚对车转向、驱动的控制;
[0009](4)设计了可调整座椅,使得不同身高的骑车人有舒适的骑车环境。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简易脚动转向自行车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产品的外形模型图,图3是减震部分可移动部件的结构模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1-动力部分;2_传动部分;3_行进部分;4_减震部分;
[0012]5-转向部分;6_制动部分。
[0013]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1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简易脚动转向自行车,包括动力部分1、传动部分2、行进部分3、减震部分4、转向部分5、制动部分6。简易脚动转向自行车由人的脚蹬力直接提供动力,动力部分1的脚蹬力通过传动部分2中的曲柄将动力传递给皮带轮,皮带轮又将动力传给死飞轮,使得行动部分3不断运作。工作时皮带轮和死飞轮具有相同的线速度,且飞轮与输出系统前轮固定轴连接,因而二者具有相同的角速度,从而根据两个轮的直径来确定传动比。简易脚动转向自行车前进过程中,减震部分4安装弹簧减震器,减缓行进过程中的震荡,使得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平稳前进。减震弹簧上面焊有移动滑块,座椅可以在上面自由滑动,从而使不同身高的骑行者有舒适的骑车环境。当自行车需要转向时,通过转向部分5中的脚踏、曲柄、前叉、前轮来实现,由于两只脚产生不同的力,作用于曲柄上产生了不同大小的力偶,从而使前叉旋转,进而带动前轮转动一定的角度。制动部分6中,在脚踏上靠近人脚的背侧安装挡板,脚通过挡板作用相反方向的力,由于死飞轮的作用使得前轮的前进受阻,甚至有可能使得前轮反向转动,从而使简易脚动自行车停止前行。
【主权项】
1.一种简易脚动转向自行车,包括车体、传动部分、行进部分、转向部分、制动部分、减震部分:车体包括车架、前叉、座椅、前叉合件;传动部分包括脚踏、曲柄、皮带轮、中轴、皮带、死飞轮,通过曲柄将动力传递给皮带轮,皮带轮又将动力传给死飞轮;行动部分包括前后车轮、前后轴部件、辐条、车圈、轮胎;转向部分包括脚踏、曲柄、前叉、前轮,由于脚蹬力的不同使得脚蹬偏移,并带动前叉、前轮的转动,从而实现转向;制动部分包括皮带轮、皮带、死飞轮,脚通过挡板作用相反方向的力,使得前轮前进受阻;减震部分安装弹簧减震器,弹簧上面焊有移动滑块,使得座椅在上面可以自由滑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简易脚动转向自行车,包括车体、传动部分、行进部分、转向部分、制动部分、减震部分,涉及动力系统、转向系统、安全系统领域,旨在解决残疾人外出骑行问题。其特征在于:传动部分,通过曲柄将动力传递给皮带轮,皮带轮又将动力传给死飞轮。行动部分包括前后车轮、前后轴部件。减震部分安装弹簧减震器,使得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平稳前进。转向部分包括脚踏、曲柄、前叉、前轮,由于脚蹬力的不同使得脚蹬偏移,并带动前叉、前轮的转动,从而实现转向。制动部分包括皮带轮、皮带、死飞轮,脚通过挡板作用相反方向的力,使得前轮前进受阻。该产品结构简单、成本低,且设计了可调整座椅,使得不同身高的骑行者有舒适的骑车环境。
【IPC分类】B62K21/00, B62K5/023
【公开号】CN205131527
【申请号】CN201520714546
【发明人】孔岩
【申请人】孔岩
【公开日】2016年4月6日
【申请日】2015年9月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