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板斜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9066阅读:709来源:国知局
肋板斜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肋板斜撑装置。



背景技术:

大型船舶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需要将各个船体分段在车间进行拼接然后依次焊接肋板以及斜向支撑筋。传统的船体分段在拼接时,肋板与船体分段的底板之间的垂直度很难把握,从而使得斜向支撑筋也难以焊接平整。从而导致传统的船体分段拼接时拼接效率较低,拼接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船体分段拼接时拼接效率较高,拼接质量较好的肋板斜撑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肋板斜撑装置,它包括一个顶部定位件、两个横向定位件以及两个连接管件,两个连接管件分别连接于顶部定位件与两个横向定位件之间,所述顶部定位件包括定位板,定位板的中部从上向下开设有夹槽,所述连接管件包括管体、两块封板以及四个吊耳,两块封板分别焊接于管体的两端,每块封板的外侧面均平行焊接有两个吊耳。

作为一种优选,夹槽的宽度为25mm。

作为一种优选,定位板的左下角以及右下角均设置有一个直径18mm的安装孔。

作为一种优选,每块封板的外侧面的两个吊耳之间的间距为14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肋板斜撑装置具有船体分段拼接时拼接效率较高,拼接质量较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肋板斜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顶部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连接管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A-A剖视图。

其中:

顶部定位件1、定位板1.1、夹槽1.2、安装孔1.3、横向定位件2、连接管件3、管体3.1、封板3.2、吊耳3.3。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4,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肋板斜撑装置,它包括一个顶部定位件1、两个横向定位件2以及两个连接管件3,两个连接管件3分别连接于顶部定位件1与两个横向定位件2之间。

所述顶部定位件1包括定位板1.1,所述定位板1.1的外形类似三角形钢板,三角形钢板厚度为10mm,三角形钢板的三个顶角呈圆弧过渡,定位板1.1的中部从上向下开设有夹槽1.2,夹槽1.2的宽度为25mm,定位板1.1的左下角以及右下角均设置有一个直径18mm的安装孔1.3,安装孔1.3至定位板1.1外边缘的距离为20mm。

所述连接管件3包括管体3.1、两块封板3.2以及四个吊耳3.3,所述管体3.1为外径48mm、壁厚3.5mm、长1700mm钢管,所述封板3.2为直径55mm、厚度10mm的圆形钢板,所述吊耳3.3的厚度为8mm,吊耳3.3上吊孔的直径为18mm,两块封板3.2分别焊接于管体3.1的两端,每块封板3.2的外侧面均平行焊接有两个吊耳3.3,这两个吊耳3.3之间的间距为14mm。

肋板斜撑装置的组装:顶部定位件1的安装孔1.3设置于连接管件3上端的两个吊耳3.3之间,顶部定位件1与连接管件3通过螺栓连接,横向定位件2的耳板设置于连接管件3下端的两个吊耳3.3之间,横向定位件2与连接管件3也通过螺栓连接。

使用肋板斜撑装置与船体分段连接时,顶部定位件的夹槽夹持肋板的顶部,两个横向定位件分别夹持于左分段的左横筋以及右分段的右横筋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