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船舶机舱的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22255阅读:5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船舶机舱的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舶机舱的支撑结构,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船舶机舱中T型材与工字钢支柱之间的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船舶机舱不仅布置了大量设备、管系、通道等,而且需要支撑上层建筑的全部重量,因此机舱结构采用开放式的粗壮支柱来加以支撑,通常支柱上端刚性固定而下端(因通道原因)采用无肘板的简单支撑。按现代造船模式机舱分段采用模块化的反装法建造,而现有技术是平台桁材均采用T型材,工字钢支柱顶在T型材面板上,如图1所示,T型材与工字钢焊接时,接触面需设置面板局部放大,如图2所示,而且需设置工字钢面板的对位加强筋,进而导致不可避免的面板仰焊、多出来的肘板/加强筋需大组立阶段散装,装配效率低下。另一方面,由于需要焊接工字钢面板,纵横桁材必须等高,否则焊接面不平很难操作,若局部横梁因强度要求需要加高,其过渡结构会更加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船舶机舱的支撑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体包括:纵横交错布置的T型材,所述T型材在纵横交接处保留空隙;

工字钢支柱一端垂直于T型材所在平面插入所述空隙处,所述工字钢支柱另一端焊接垫板;

所述工字钢支柱的两个横向立面与纵向分布的所述T型材垂直,纵向分布的所述T型材顶面与所述工字钢支柱的横向平面之间设置肘板和/或筋板连接;

所述工字钢支柱的竖向立面与横向分布的所述T型材垂直,所述竖向立面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筋板与两侧横向分布的所述T型材顶面固定。

优选方式下,所述T型材端部设置为楔形。

平台桁材采用T型材,纵横交错布置,工字钢支柱直接插入交接空隙处,与四周间断的结构通过筋板和/或肘板连接;工字钢支柱另一端直接顶在平台板上,通过立焊固定。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是将工字钢支柱直接顶在平台板上,消除了仰焊的麻烦,同时因为工字钢支柱没有被面板间断,故不存在额外的对位加强筋散装问题。

2、本实用新型工字钢支柱四周的桁材结构可采用预组件,前移到小组立阶段施工,提高了装配效率。

3、由于本实用新型桁材T型材中间是间断的,因而型材可以轻松做到形式不一、高度不等,本实用新型适用性更好。

4、由于本实用新型工字钢支柱是“插到”四周桁材里被牢固夹持,故安装精度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船舶机舱的支撑结构;

图2为现有技术的船舶机舱的支撑结构的局部放大面板;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船舶机舱的支撑结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船舶机舱的支撑结构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船舶机舱的支撑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1是工字钢支柱,2是肘板,3是筋板,4是T型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3~5为本实用新型的船舶机舱的支撑结构;如图所示。一种船舶机舱的支撑结构形式,设有工字钢支柱1,上端横向采用T型材4端加肘板2和/或加筋板3连接,纵向均采用加筋板3连接,下端采用垫板焊接在平台板上。

具体结构为:纵横交错布置的T型材4,T型材4在纵横交接处保留空隙;

工字钢支柱1一端垂直于T型材4所在平面插入空隙处,工字钢支柱1另一端焊接垫板;

工字钢支柱1的两个横向立面与纵向分布的T型材4垂直,纵向分布的T型材顶面与工字钢支柱1的横向平面之间设置肘板2和/或筋板3连接;

工字钢支柱1的竖向立面与横向分布的T型材4垂直,竖向立面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筋板3与两侧横向分布的T型材顶面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