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车辆坡道偏筋柔性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9400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舶车辆坡道偏筋柔性布置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舶车辆坡道偏筋柔性布置结构,属于船舶车辆坡道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滚装船舶因需要满足车辆通行各层甲板的需要,往往需设置大量的连接各层甲板的车辆坡道。固定式坡道因建造难度小,成本低,受船厂及船东青睐。传统坡道纵舱壁上垂直加强筋与甲板强横梁一般采用对齐布置,并通过肘板连接。根据实船运营反馈在连接肘板处往往易产生裂纹,运营船的维修成本巨大,对船东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并影响船舶正常运营,如图1所示。

滚装船舶因需要满足车辆通行各层甲板的需要,往往需设置大量的连接各层甲板的车辆坡道。坡道一般分为活动坡道和固定式坡道,活动坡道为滚装设备,成本高,配套的结构加强复杂;固定式坡道为船体结构的一部分,建造难度及成本低,更受船厂及船东青睐。传统形式的固定式坡道结构布置如图2、3所示。

传统坡道纵舱壁上垂直加强筋与甲板强横梁一般采用对齐布置,并通过肘板连接。滚装船高度高,船舶横摇时容易发生挠曲变形,此类船舶的横向强度尤为重要。由于固定式坡道开口影响了甲板强横梁连续性,在甲板横梁与纵舱壁相交处弯矩大,应力集中现象明显。根据实船运营反馈在连接肘板处往往易产生裂纹,如图3中的位置1所示。

为解决以上问题,目前常规做法为将原来球扁钢垂直扶强材改为更强的T型材,如图4所示。虽能解决疲劳裂纹问题,但是由于T型材腹板高度大,一定程度上影响车辆通行及车道面积,给船东带来一定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船舶车辆坡道偏筋柔性布置结构,避免肘板处产生疲劳裂纹;同时避免采用T型材垂直扶强材时影响车道面积,减少装车数,从而避免给船东带来经济损失。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船舶车辆坡道偏筋柔性布置结构,舷侧板1上固定设置若干根垂直强肋骨2,垂直强肋骨2通过横向的扁钢4与纵向条钢3固定连接,所述纵向条钢3上与扁钢4部位错开的位置上固定连接若干横向甲板梁5。

进一步的,垂直强肋骨2由两块钢板垂直焊接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甲板梁5由两块钢板垂直焊接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甲板梁5与纵向条钢3的连接部位位于相邻扁钢部位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的,相邻的横向甲板梁5之间的间距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无需使用肘板,同时也避免了肘板疲劳开裂的情况;

2)避免采用T型材垂直扶强材时影响车道面积,增加了装车数,提高了船舶装载的经济效益。

3)实现滚装船柔性设计理念,即横梁、舷侧垂直强肋骨,支柱等形成一种错位布置的柔性铰接结构,在强横梁端部仅传递垂向力而不传递弯矩,依靠柔性结构的变形抵抗横向力。

4)针对目前坡道连接结构的问题,提出将横梁下垂直扶强材及肘板取消,甲板强横梁端部削斜,并在坡道纵舱壁横梁两侧1/2肋位处增加两端削斜偏筋的坡道柔性结构布置,设计巧妙。

5)在不增加结构尺寸,不影响车道面积和车辆通行的情况下,降低甲板横梁与坡道纵舱壁连接处产生疲劳裂纹的风险,减少运营过程中的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坡道肘板趾端裂纹处的位置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固定式坡道纵舱壁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A向剖视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采用T型材作为扶墙材的示意图。

图5是坡道采用刚性设计的示意图。

图6是坡道采用柔性设计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船舶车辆坡道偏筋柔性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式坡道纵舱壁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A-A向剖视图。

图10是图8中B-B向剖视图。

图中,1.舷侧板,2.垂直强肋骨,3.纵向条钢,4.扁钢,5.横向甲板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6-图10,一种船舶车辆坡道偏筋柔性布置结构,舷侧板1上固定设置若干根垂直强肋骨2,垂直强肋骨2通过横向的扁钢4与纵向条钢3固定连接,所述纵向条钢3上与扁钢4部位错开的位置上固定连接若干横向甲板梁5。

参见图7,垂直强肋骨2由两块钢板垂直焊接而成。

参见图7,所述横向甲板梁5由两块钢板垂直焊接而成。

参见图6-7,所述横向甲板梁5与纵向条钢3的连接部位位于相邻扁钢部位的中间位置。

参见图6-7,相邻的横向甲板梁5之间的间距相等。

滚装船刚性设计理念即为船体横向强构件如强横梁,舷侧垂直强肋骨,支柱等形成闭合的结构,依靠横向构件自身抵抗横向力,如图5所示。滚装船柔性设计理念如图6、7所示,即横梁、舷侧垂直强肋骨,支柱等形成一种错位布置的柔性铰接结构,在强横梁端部仅传递垂向力而不传递弯矩,依靠柔性结构的变形抵抗横向力。刚性与柔性设计理念的最大差别在于横向强构件是否形成闭环结构,刚性设计横向构件形成闭环结构,柔性设计横向构件形成错位结构。

本实施例针对目前坡道连接结构的问题,将横梁下垂直扶强材及肘板取消,甲板强横梁端部削斜,并在坡道纵舱壁横梁两侧1/2肋位处增加两端削斜偏筋的坡道柔性结构布置。具体结构见图8-10所示。

本船舶车辆坡道偏筋柔性布置结构能够在不增加结构尺寸,不影响车道面积和车辆通行的情况下,降低甲板横梁与坡道纵舱壁连接处产生疲劳裂纹的风险,减少运营过程中的维修成本。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进行各种变换或改进,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总的构思的前提下,这些变换或改进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