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防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00248发布日期:2018-06-15 22:19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船舶防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制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船舶防碰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CN205675207U公开了一种船舶的防撞击装置,由箱体、伸缩臂、撞击头相连组成;在船舶水位线以上的船舷上开设有洞口;在洞口内安装箱体;安装好的箱体和船舶的甲板处于平行的状态;在箱体内安装伸缩臂,伸缩臂采用汽车吊的起重臂的总成,在伸缩臂内设有若干个节臂,操纵伸缩臂的液压系统能够使伸缩臂的节臂伸缩;在伸缩臂的末端节臂上安装撞击头,当需要控制两船之间的最小距离时,打开伸缩臂的液压控制系统使节臂向外伸出,到达所需的长度后停留在伸出状态。但是该专利文献提供的船舶防撞击装置包含液压系统,结构比较复杂,操作不够方便,而且在船舶靠近不同高度的码头时,会出现箱体由于高度的限制无法与码头接触的情况,给人员上下船带来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船舶防碰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船舶防碰装置,包含船体、导向结构以及缓冲件;

一个或多个所述导向结构安装在船体上;导向结构与船体可旋转连接;

导向结构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沿导向结构长度方向延伸;

缓冲件安装在导向结构上,缓冲件能够沿滑轨与导向结构产生相对滑动。

优选地,所述导向结构能够在打开状态与倒下状态这两种状态之间转换:

所述打开状态下,导向结构与船体垂直;

所述倒下状态下,导向结构水平放置在船体上。

优选地,还包含连接杆;

连接杆沿长度延伸方向的两端形成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分别与船体、导向结构铰接。

优选地,导向结构能够与船体产生相对滑动;导向结构通过连接杆与船体可旋转连接。

优选地,还包含止转销轴;

船体、导向结构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止转孔、第二止转孔;

止转销轴穿过第一止转孔、第二止转孔限制船体与导向结构之间的相对运动。

优选地,船体与第一端部通过固定铰链连接,导向结构与第二端部通过滑动铰链连接;

第二端部沿导向结构长度延伸方向滑动,实现导向结构在打开状态与倒下状态这两种状态之间的转换。

优选地,还包含定位销轴;

导向结构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销孔;缓冲件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销孔;

定位销轴穿过第一定位销孔与第二定位销孔限制导向结构与缓冲件之间的相对滑动。

优选地,所述缓冲件包含调节部与撞击部;撞击部由橡胶制成;

调节部与撞击部紧固连接;

所述第二定位销孔位于滑动部上。

优选地,导向结构上设置有远端限位件;缓冲件上设置有限位杆;

限位杆随缓冲件滑动与远端限位件接触或分离。

优选地,所述船体包含船身与登乘平台;

登乘平台与船身铰接;导向结构安装在所述登乘平台上;船身上设置有容纳孔;

导向结构在所述倒下状态下,导向结构与缓冲件能够随登乘平台沿铰链转动至容纳孔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导向结构能够在打开状态和倒下状态这两种状态之间转换,在船体离开码头或其他不需要进行防碰保护的时刻,可以将导向结构整体收纳至船体上,防止意外滑落;

2、本实用新型中缓冲件的高度能够调节,以适应不同高度的码头,保证缓冲件与码头之间接触,提高人员上下船的安全性;

3、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杆、船体以及导向结构构成三角形形状,能够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有效防止在碰撞时缓冲件发生翻转;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外形美观。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倒下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示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2所示,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船舶防碰装置包含船体1、导向结构2、缓冲件3以及连接杆4,导向结构2安装在船体1上,连接杆4沿轴向方向的两端形成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分别与船体1、缓冲件3铰接;导向结构2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沿导向结构2长度方向延伸,缓冲件3安装在导向结构2上,缓冲件3能够沿滑轨与导向结构2产生相对滑动。导向结构2能够在打开状态与倒下状态这两种状态之间转换:所述打开状态下,导向结构2与船体1垂直;所述倒下状态下,导向结构2水平放置在船体1上。通过绕连接杆4上铰链转动,实现导向结构2相对船体1的转动,进而实现导向结构2在打开状态和倒下状态这两种状态之间的转换。如图2所示,倒下状态下,导向结构2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为自由端,在所述两端其中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二止转孔201,对应地,在船体1上设置有第一止转孔101,当导向结构2运动至如图1所述的位置时,第一止转孔101与第二止转孔201轴向对齐,这时候使用一根止转销轴插入到第一止转孔101与第二止转孔201中,即可限制导向结构2与船体1之间的相对位移,连接杆4的两端使用固定铰链,进而限制导向结构2与船体1之间的相对转动,维持导向结构2处于打开状态。优选例中,连接杆4与船体1之间也可以是使用滑动铰链连接的,导向结构2处于倒下状态时,连接杆4可以带动导向结构2滑动到整体位于船体1上,防止导向结构2的一部分伸到船体1之外,但是在使用该结构时,需要增加连接杆4与船体1之间的固定结构,保证导向结构2在打开状态下不会沿船体1滑动。优选地,船体1与连接杆4的第一端部通过固定铰链连接,导向结构2与第二端部通过滑动铰链连接,第二端部沿导向结构2长度延伸方向滑动,实现导向结构2在打开状态与倒下状态这两种状态之间的转换。进一步优选地,还可以不设置连接杆4,而是导向结构2直接与船体1进行铰接,使用时,结构翻转导向结构2即可,操作简单方便,但是在导向结构2受到冲击时容易沿铰链发生转动,整体结构不够稳定。优选例中,船体1上可以根据长度设置一个或多个导向结构2。

如图2所示,缓冲件3包含调节部31与撞击部32,调节部31与撞击部32紧固连接在一起,调节部31用于与导向结构2之间进行相对滑动,以调节缓冲件3在导向结构2上的位置,当导向结构2位于打开状态时,缓冲件3调至不同的高度,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撞击部32则由橡胶等弹性材料,起到缓冲撞击的作用,撞击部32可以做成例如长方体形或半圆柱体形的形状,增大防碰撞的面积。导向结构2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销孔202,调节部31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销孔302,使用一根定位销轴穿过第一定位销孔202与第二定位销孔302限制导向结构2与缓冲件3之间的相对滑动,以将缓冲件3固定在适用的高度上。此外,导向结构2上设置有远端限位件203,缓冲件3上设置有限位杆301,限位杆301随缓冲件3滑动与远端限位件203接触或分离,设计远端限位件203与限位杆301结构的目的在于防止因误操作导致缓冲件3从导向结构2上滑落。优选例中,第二定位销孔302也可以位于撞击部32上,定位销轴从撞击部32的正面穿入完成缓冲件3与导向结构2之间的相对固定。优选地,在调节部31上沿轴向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二定位销孔302,以方便将缓冲件3固定在多个高度位置上。

实际使用应用过程中,导向结构2可以是设置在船体1的甲板上的,还可以是按下述结构进行装配的:船体1包含船身与登乘平台,登乘平台与船身铰接,导向结构2安装在所述登乘平台上,船身上设置有容纳孔,导向结构2在所述倒下状态下,导向结构2与缓冲件3能够随登乘平台沿铰链转动至容纳孔中。该结构适用于设置有登乘平台的大型船只,登乘平台放下时,导向结构2可以切换至打开状态,缓冲撞击;登乘平台需要收起时,导向结构2切换至倒下状态,方便登乘平台的整体收纳。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