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救生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01572发布日期:2019-02-19 18:03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水上救生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上救生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上救生桩。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公开水域救援设备一般都是放置救生圈并写上警示标语,并没有能够警示、报警、放置救生器材于一体的救援装置。

本申请的水上救生桩,填补了公开水域多功能救援装置的空白。解决了之前水上救生器材不好放置,无法报警的问题。为快速救援打下了基础。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水上救生桩,包括桩体,所述桩体的上部设置有储存桶,所述储存桶为开口桶状结构,所述储存桶的开口处可拆卸地设置有桶盖,所述储存桶内装有救生设备;所述桩体内设置有报警装置和用于为报警装置提供能源的电源组件,所述储存桶的开口处还设置有开关装置,用以控制所述报警装置,所述开关装置与所述电源组件和报警装置串联形成警报系统,所述开关装置与所述桶盖联动。

本发明的救生桩可以将桩体插在公开水域旁边,桩体与地面固定连接,发现有人落水人,可以打开桶盖取出其中的救生设备用于水上救援,实现快速救援;同时,在打开桶盖的同时,会触发安装在存储桶开口处的开关装置,触发报警装置,以及时报警,通知附近的救援人员,增加救援成功率。

另外,可以在桩体的表面贴附警示标语和使用说明,以免使用者了解如何使用本发明。

优选的,所述救生设备包括自动充气救生棒和救生绳。

可以将救生绳绑在自动充气救生棒上,救生绳的另一端可以固定在桩体上,然后将自动充气救生棒丢给溺水者,或者由救援人员将绑有救生绳的自动充气棒带给溺水者,因为自动充气棒未充气时体积小巧,便于携带,进而救援人员可以迅速的将自动充气救生棒带至溺水者处,实现快速救援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报警装置包括蜂鸣器和通讯模块。

蜂鸣器用于提示附近的救援人员或者其他游客有人溺水,通讯模块可以将有人溺水的信息发送给管理平台,以保证在附近没有救援人员时,管理平台能通知最近的救援人员赶至人员溺水处,以使溺水者能得到快速的救援。其中,通讯模块和管理平台均为现有技术,因此本申请说明书未对其进行赘述。

进一步的,所述通讯模块为gsm卡装置。

优选的,所述储存桶开口处的端面上设置有环形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中心线与所述储存桶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所述开关装置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开关装置包括分别嵌设于所述安装槽的两侧的导电铜片,所述导电铜片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部、弹性弯和抵接部,所述两导电铜片的连接部分别固定设置于安装槽的两侧壁内,且所述两导电铜片的抵接部相互抵触;所述桶盖包括盖板和固定设置于所述盖板的一侧的插环,所述插环插设于所述安装槽内,且与所述安装槽过盈配合,所述挡环位于所述两导电铜片之间,且所述导电铜片通过连接部连接于报警系统。

桶盖上的插环插入在安装槽中,由于插环与安装槽过盈配合,插环插入到安装槽后,可以将桶盖固定在存储桶的开口处,将存储桶封闭起来,以防止存储桶内的救援设备受到外界环境的侵蚀。

另外,安装槽的两侧壁上相对地开设有凹槽,两导电铜片的连接部均设置在凹槽的底部与凹槽固定连接,两导电铜片的抵接部延伸出凹槽,由于弹性弯具有弹性,会使得连接部具有朝外运动的趋势,因此两导电铜片的抵接部会相互紧紧地抵接在一起;其中,两导电铜片作为一个整体与电源组件和报警装置串联形成报警系统,当两导电铜片互不接触时,报警系统处于断路状态,报警装置不会工作,当两导电铜片相互接触时,报警系统连通,报警装置与电源组件联通,得以供电,此时报警装置进行报警;因此在插环插入在安装槽中时,插环会将位于安装槽两侧的导电铜片隔离开来,将报警系统断开,报警系统不会工作,当将桶盖揭开时,插环离开两导电铜片的中间,由于弹性弯的具有弹性,会驱使抵接部朝外抬起,因此撤去插环后,抵接部会抵接在一起,报警系统恢复为一个完整的通路,报警装置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的底部设置有导线孔,所述导线孔内设置有导线,所述导电铜片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源组件和报警装置串联。

导线孔贯穿存储桶的外壁与桩体内部连通,导线用于将导电铜片与电源组件和报警装置串联起来形成报警系统,两导电铜片作为一个整体串联在报警系统内,当两导电铜片互不接触时报警系统会断开,只有当两导电铜片相互连通时,报警系统才能正常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的直径大于所述插环的外径。

盖板的直径大于插环的外径,因此盖板会突出于插环的边缘形成把手,便于将桶盖从存储桶上取下。

进一步的,所述储存桶开口处的端面上还设有环形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位于所述安装槽的外侧,且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桶盖安装在存储桶的开口处时,盖板压紧在密封圈上,形成密封结构,能防止水进入到储存桶内部。

优选的,所述电源组件包括可充电电池和与所述可充电电池连接的太阳能发电组件,所述太阳能发电组件设置于所述桩体的外侧。

太阳能发电组件用于为可充电电池充电,且太阳能发电组件与可充电电池的连接结构进行了密封处理,可以防止水从太阳能发电组件与可充电电池的连接结构进入到桩体内部,其中太阳能发电组件和可充电电池及其连接结构均为现有技术,因此本申请未对其进行赘述。

下面结合上述技术方案对本发明的原理、效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填补了公开水域多功能救援装置的空白。解决了传统救生器材不好放置、易丢失等问题、救援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可快速打开使用,使用难度降低,可提高水上救援的速度和安全性、提高溺水者的成活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水上救生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位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存储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导电铜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导电铜片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存储桶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存储桶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桩体,2-存储桶,21-安装槽,211-凹槽,22-密封槽,221-密封圈,23-导电铜片,231-连接部,232-弹性弯,233-抵接部,3-桶盖,31-盖板,311-把手,32-插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7,一种水上救生桩,包括桩体1,所述桩体1的上部设置有储存桶,所述储存桶为开口桶状结构,所述储存桶的开口处可拆卸地设置有桶盖3,所述储存桶内装有救生设备;所述桩体1内设置有报警装置和用于为报警装置提供能源的电源组件,所述储存桶的开口处还设置有开关装置,用以控制所述报警装置,所述开关装置与所述电源组件和报警装置串联形成警报系统,所述开关装置与所述桶盖3联动。

本发明的救生桩可以将桩体1插在公开水域旁边,桩体1与地面固定连接,发现有人落水人,可以打开桶盖3取出其中的救生设备用于水上救援,实现快速救援;同时,在打开桶盖3的同时,会触发安装在存储桶2开口处的开关装置,触发报警装置,以及时报警,通知附近的救援人员,增加救援成功率。

另外,可以在桩体1的表面贴附警示标语和使用说明,以免使用者了解如何使用本发明。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救生设备包括自动充气救生棒和救生绳。

可以将救生绳绑在自动充气救生棒上,救生绳的另一端可以固定在桩体1上,然后将自动充气救生棒丢给溺水者,或者由救援人员将绑有救生绳的自动充气棒带给溺水者,因为自动充气棒未充气时体积小巧,便于携带,进而救援人员可以迅速的将自动充气救生棒带至溺水者处,实现快速救援的目的。

其中一种实施例,桩体1高度为120cm,桩体1高度100cm处设置有一个长度为30cm,直径为15cm的存储桶2,存储桶2为桶状结构,存储桶2远离桩体1的一端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桶盖3。存储桶2内储藏有一条长度为12m的绳子和一个自动充气救生棒。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报警装置包括蜂鸣器和通讯模块。

蜂鸣器用于提示附近的救援人员或者其他游客有人溺水,通讯模块可以将有人溺水的信息发送给管理平台,以保证在附近没有救援人员时,管理平台能通知最近的救援人员赶至人员溺水处,以使溺水者能得到快速的救援。其中,通讯模块和管理平台均为现有技术,因此本申请说明书未对其进行赘述。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通讯模块为gsm卡装置。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储存桶开口处的端面上设置有环形的安装槽21,所述安装槽21的中心线与所述储存桶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所述开关装置设置于所述安装槽21内,所述开关装置包括分别嵌设于所述安装槽21的两侧的导电铜片23,所述导电铜片23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部231、弹性弯232和抵接部233,所述两导电铜片23的连接部231分别固定设置于安装槽21的两侧壁内,且所述两导电铜片23的抵接部233相互抵触;所述桶盖3包括盖板31和固定设置于所述盖板31的一侧的插环32,所述插环32插设于所述安装槽21内,且与所述安装槽21过盈配合,所述挡环位于所述两导电铜片23之间,且所述导电铜片23通过连接部231连接于报警系统。

桶盖3上的插环32插入在安装槽21中,由于插环32与安装槽21过盈配合,插环32插入到安装槽21后,可以将桶盖3固定在存储桶2的开口处,将存储桶2封闭起来,以防止存储桶2内的救援设备受到外界环境的侵蚀。

另外,安装槽21的两侧壁上相对地开设有凹槽211,两导电铜片23的连接部231均设置在凹槽211的底部与凹槽211固定连接,两导电铜片23的抵接部233延伸出凹槽211,由于弹性弯232具有弹性,会使得连接部231具有朝外运动的趋势,因此两导电铜片23的抵接部233会相互紧紧地抵接在一起;其中,两导电铜片23作为一个整体与电源组件和报警装置串联形成报警系统,当两导电铜片23互不接触时,报警系统处于断路状态,报警装置不会工作,当两导电铜片23相互接触时,报警系统连通,报警装置与电源组件联通,得以供电,此时报警装置进行报警;因此在插环32插入在安装槽21中时,插环32会将位于安装槽21两侧的导电铜片23隔离开来,将报警系统断开,报警系统不会工作,当将桶盖3揭开时,插环32离开两导电铜片23的中间,由于弹性弯232的具有弹性,会驱使抵接部233朝外抬起,因此撤去插环32后,抵接部233会抵接在一起,报警系统恢复为一个完整的通路,报警装置工作。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安装槽21的底部设置有导线孔,所述导线孔内设置有导线,所述导电铜片23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源组件和报警装置串联。

导线孔贯穿存储桶2的外壁与桩体1内部连通,导线用于将导电铜片23与电源组件和报警装置串联起来形成报警系统,两导电铜片23作为一个整体串联在报警系统内,当两导电铜片23互不接触时报警系统会断开,只有当两导电铜片23相互连通时,报警系统才能正常工作。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盖板31的直径大于所述插环32的外径。

盖板31的直径大于插环32的外径,因此盖板31会突出于插环32的边缘形成把手311,便于将桶盖3从存储桶2上取下。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储存桶开口处的端面上还设有环形的密封槽22,所述密封槽22位于所述安装槽21的外侧,且所述密封槽22内设置有密封圈221。

桶盖3安装在存储桶2的开口处时,盖板31压紧在密封圈221上,形成密封结构,能防止水进入到储存桶内部。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电源组件包括可充电电池和与所述可充电电池连接的太阳能发电组件,所述太阳能发电组件设置于所述桩体1的外侧。

太阳能发电组件用于为可充电电池充电,且太阳能发电组件与可充电电池的连接结构进行了密封处理,可以防止水从太阳能发电组件与可充电电池的连接结构进入到桩体1内部,其中太阳能发电组件和可充电电池及其连接结构均为现有技术,因此本申请未对其进行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