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升机或无人机水面救援打捞架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8356发布日期:2019-09-13 22:4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直升机或无人机水面救援打捞架体结构,包括悬吊块(3)、斜杆A(5)、斜杆B(6)、水平杆A(13)、水平杆B(15)、打捞网(16)和导风机构,其特征是:悬吊块(3)上部设有悬吊孔(2),呈“八”字形分部的斜杆A(5)和斜杆B(6)上端铰接连接在悬吊块(3)的下部两侧,所述斜杆A(5)的下端与水平杆A(13)外端上部设置的立杆B(11)上端铰接连接,所述斜杆B(6)的下端与水平杆B(15)外端上部设置的立杆A(9)上端铰接连接,水平杆B(15)的内端与水平杆A(13)的靠近内端下部铰接连接,打捞网(16)的网口(19)固定在斜杆A(5)、斜杆B(6)、水平杆A(13)和水平杆B(15)形成的水滴形口的一侧面上,在打捞网(16)上设有引风用的防水布(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升机或无人机水面救援打捞架体结构,其特征是:在悬吊块(3)的上部设有悬吊板(1),所述悬吊板(1)中部设有悬吊孔(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升机或无人机水面救援打捞架体结构,其特征是:在悬吊块(3)的下部间隔设有立板(20),两立板(20)上分别设有左右间隔设置的轴孔A(21),在斜杆A(5)和斜杆B(6)的上端分别设有轴孔G(33),所述斜杆A(5)和斜杆B(6)的上端插在悬吊块(3)两立板(20)之间形成的夹持槽中,由两轴A(4)分别将斜杆A(5)和斜杆B(6)的轴孔G(33)与立板(20)的轴孔A(21)串联形成铰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升机或无人机水面救援打捞架体结构,其特征是:在水平杆A(13)的外端上部设有立杆B(11),水平杆A(13)与立杆B(11)之间为弧形过度,所述立杆B(11)的上端设有豁口B(29),斜杆A(5)的下端设有轴孔B(22),斜杆A(5)的下端插在立杆B(11)上端的豁口B(29)中,由轴C(10)串联所述斜杆A(5)的轴孔B(22)和立杆B(11)上端豁口B(29)两侧设置的轴孔E(28)形成铰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升机或无人机水面救援打捞架体结构,其特征是:在斜杆A(5)的下端设有短立杆B(18),所述轴孔B(22)设置在短立杆B(18)的下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升机或无人机水面救援打捞架体结构,其特征是:在水平杆B(15)的外端上部设有立杆A(9),水平杆B(15)与立杆A(9)之间为弧形过度,所述立杆A(9)的上端设有豁口A(24),斜杆B(6)的下端设有轴孔,斜杆B(6)的下端插在立杆A(9)上端的豁口A(24)中,由轴B(7)串联所述斜杆B(6)的轴孔C(23)和立杆A(9)上端豁口A(24)两侧设置的轴孔C(23)形成铰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升机或无人机水面救援打捞架体结构,其特征是:在斜杆B(6)的下端设有短立杆A(17),所述轴孔设置在短立杆的下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升机或无人机水面救援打捞架体结构,其特征是:在水平杆B(15)下部面设有窄条(25),所述窄条(25)的水平杆B(15)内端设有朝向水平杆A(13)的延伸条(27);在水平杆A(13)的下部面前后分别设有两边部条(30),两边部条(30)的内端上部的水平杆A(13)上设有压杆(12),两边部条(30)之间形成槽(31),所述两边部条(30)的靠近内端分别设有轴孔F(32),所述延伸条(27)的内端插在两边部条(30)之间,由轴D(14)串联延伸条(27)内端的轴孔D(26)和两边部条(30)轴孔F(32)形成铰接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升机或无人机水面救援打捞架体结构,其特征是:在打捞网(16)的后上部两侧分别设有设有引风用的防水布(8)。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直升机或无人机水面救援打捞架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打捞网(16)为尼龙网。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