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船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6317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船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舶,特别于平头和涡尾型船舶。
早在古代中国就出现了平头型船舶。这种船型船体的流线平顺地流动过船底,有较好的阻力性能并有压浪和消波作用,古代平头船首部船底升起位置在离船首约 船长附近,船底与水平面的夹角一般大于20°。这种船首形状在船舶航速较高的情况下就不能起到应有的压浪和消波作用。
七十年代,意大利对蜗槽尾船型的研究证明蜗尾可以提高推进效率,是因为在推进器前方通过船体形成蜗槽,造成一种与螺旋桨推进器方向相反的预旋流动,由推进器回收其能量以达到提高推进效率的目的。由此,意大利G.B.Tomassi所在研究蜗槽尾的基础上,经船模试验,将遂道尾,纵流压浪尾与之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涡尾船型,加大了螺旋桨直径与船舶吃水的比值。这种新的涡尾船型在螺旋桨前方形成较强的预旋流并产生反桨效应,但其缺点是尾浪仍然较大,效率较低。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高效平头蜗尾船型。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措施,由具有平头和在推进器前方通过船体形成涡槽造成一种与螺旋桨旋向相反的预旋流,由推进器回收其能量,能获得较好推进、振动性能的涡槽组成的船型。该船型平头部分底部与水平面的夹角α=5°-7°,起升位置自船中开始,涡尾部分螺旋桨直径与船舶吃水之比为1.0—1.4,所述平头和蜗尾的横剖线形状如附图2中10—20站及附图3中0—10站所示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船型性能优良,主要表现在具有较高的推进效率、螺旋桨敞水效率、相对旋转效率及船身效率。这是一种新的内河船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如下附图1首部平底与水平面的夹角图;附图2平头横剖线形状图,10—20站;附图3涡尾的横剖线形状图,0—10站。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下具有平头和在推进器前方通过船体形成涡槽造成一种与螺旋桨推进器旋向相反的预旋流,由推进器回收其能量能获得较好推进、振动性能的涡槽组成的船型,平头部分底部与水平面夹角α=6°,船首底部起升位置自首端垂线处向前延伸水线上的5%。涡尾部分螺旋桨直径与船舶吃水比值为1.2,所述平头横剖线形状为附图2中10—20站,所述蜗尾横剖线形状为附图3中0—10站。试验结果表明,该平头蜗尾新船型的船身效率达到1.40—1.44,推进效率Q.P.C达到0.86—0.89,具有良好的操纵性能,兴波小,能提高实际营运航速。
权利要求1.一种新船型,其特征为由具有平头和在推进器前方通过船体形成涡槽造成一种与螺旋桨推进器旋向相反的预旋流,由推进器回收其能量能获得较好推进,振动性能的涡槽组成的船型,平头部分底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5°-7°,起升位置自船中开始,涡尾部分螺旋桨直径与船舶吃水之比值为1.0—1.4,所述平头横剖线形状为10—20站,涡尾横剖线形状为0—10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舶,特别适用于平头和涡尾型船舶。这是一种由平头和涡尾结合而成的新船型,平头部分底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7°,起升位置自船中开始,涡尾部分螺旋桨直径与船舶吃水之比值为1.0-1.4,所述平头横剖线形状为附图2中10-20立足点,涡尾横剖线形状为附图3中0-10站。
文档编号B63B3/00GK2244017SQ9520677
公开日1997年1月1日 申请日期1995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1995年3月27日
发明者薛中川, 刘卫斌, 潘立新, 刘增荣 申请人:华中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